環境的急劇惡化在警示人類回頭是岸,地球在召喚人類的覺醒,洪水不僅在我國發生,也剛剛侵襲了比利時,德國,羅馬尼亞,荷蘭,盧森堡。

7月20号為止德國西部洪災170多人喪命,760多人受傷,損失超過30億歐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天氣?表面答案是全球氣候變暖,那究竟有多暖?美國一入夏就熱死了600多人,死亡谷的溫度達到81度,科威特達到74度,加拿大一個叫萊頓的小鎮1000多人緊急就醫,因為溫度達到了50攝氏度。
按理說50攝氏度在赤道地區是很常見的,但問題是這是一個與我國哈爾濱同一緯度的地區,是想如果哈爾濱50度的時候我國其他城市會是什麼樣的溫度呢?
這樣的高溫會帶來什麼影響呢?糧食的絕收是次要的,更深遠的影響是森林火災等其他衍生的自然災害,現代的科技手段根本沒有哪個國家完全有能力去迅速撲滅一場森林大火,還記得2020年澳洲那場燃燒了五個月的森林大火嗎?燒死了15億隻動物,很多物種直接滅絕。
這場大火向地球排放了4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總和還要多!
而且我告訴大家這場大火絕對不是人禍,我們人類啊給時間做了年份的區分,是以感覺很多事都是去年前年或過去的事,但對地球而言這是一個連續運轉的過程,是以2021隻是2020年的一個延續和更新,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今年北極圈出現了地表溫度48度的異常高溫,溶洞層被融化,這不僅讓北極熊失去了家,更會釋放出遠古的病毒來到人間。
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更多人類難以應對和了解的病毒,感染力強,爆發迅猛,死亡率高,南北兩極是上天留給人類的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後果難以設想。
北極冰蓋原本是可以反射太陽光減少地球熱量吸收的,而現在是一個惡性的循環,進入了冰越燒越熱,越熱越化的局面,地球的升溫将進入一個加速模式,然而人類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嗎?人類真的準備好迎接全球氣候的劇烈變化了嗎?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無動于衷,總感覺災難離自己很遠,會認為天塌大家死,還有的認為自己在屋子裡空調打開就可以相安無事,哪有那麼簡單,老天爺要懲罰人類有100種方法,人類無處可逃,按照這樣的慣性接下來的十年會不會進入一個急劇惡化期也不好說。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個地球的現狀不容樂觀,倘若未來這樣的極端天氣成為人類的家常便飯,還談什麼遊艇豪宅,精緻美食,天災面前完全無差别對待,洪水台風地震高溫火山海嘯,人類在這些絕對力量面前毫無抵抗力,那時候人們才後悔和反思,少點工業廢氣排,放少點河流污染,少點森林破壞,是不是還可以幸福的活下去?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們現在條件就是太好了,認為稍微節儉一點都很難接受,衣服剛穿了幾次就扔掉,但生産那件衣服的過程消耗了多少資源?衣服漂洗上色污染了多少水?最後焚燒又會污染多少空氣和土地?飯店裡一剩就半桌的菜,但這些食物生長的過程消耗了多少資源?打過多少農藥?試過多少化肥?交易運輸排放過多少尾氣?
房屋建築垃圾每個城市每年都可以堆砌幾座山,門市房的店鋪不斷地換店家,裝了砸砸了裝,一場車展百萬的裝修用了三天就拆成垃圾處理掉,農村原來的土石房屋現在很多都換成了彩鋼房,清澈的河道全是酒瓶子塑膠袋破衣服爛鞋頭子。
幾乎每個村子都在偏僻的山谷裡隐藏着一個露天的垃圾清倒場,在出行上,明明幾步就能走到,非要開個車,明明公交地鐵比開車還順暢,也非要開個車,這樣的過程燃油因為你一個人的享受而污染了一次空氣,如果此刻有人會站出來說我有錢,我樂意的時候,也正是展現了人類的短視和自私。
常言道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這正是人們僥幸心理的真實寫照,但我想送給大家一句話這句話非常重要:永遠不要指望别人來拯救自己,也永遠不要指望别人會為你承擔責任,因為一切都會回饋到自己的身上,可能隻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金錢,事業,愛情,世界萬物都遵循着這個因果定律,領悟了這句話的真正内涵才會驅動我們發自内心的認識到積德行善的重要性,慎獨的重要性。
頭上三尺不可不敬,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到,又有多少人能看懂,時間緊迫,情況危急,願更多的人能夠喚醒自己,然後去喚醒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