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次用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凡人英雄》:小人物的抗疫圖鑒

作者:北青熱點

繼《中國醫生》《武漢日夜》等抗疫題材電影取得良好口碑後,又一部抗疫題材電影《凡人英雄》于11月26日獨家上線優酷播出。與前兩部影片相比,《凡人英雄》的切入點獨辟蹊徑,通過三位小人物的抗疫圖鑒,展現了疫情洪流中平凡而又閃耀的人性之光。

該片制片人王雯表示,影片希望用全新的視角、輕喜劇的風格呈現中國人的苦中作樂、樂觀幽默的心态,以小人物折射出大情懷。

這次用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凡人英雄》:小人物的抗疫圖鑒

以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精品工程項目、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影片,《凡人英雄》由優酷、阿裡影業出品自制,網劇《唐人街探案》的導演姚文逸執導,喻恩泰、衣雲鶴、陳昊領銜主演,影片以真實故事作為背景進行改編拍攝,着眼于抗疫時期的人間煙火平凡日常,高度再現了武漢封城期間的人生百态。

影片中的三條故事線錯落交織,诙諧有趣,讓人忍俊不禁,同時又深受感動,笑中帶淚。其中有瀕臨破産、一路囧途,被“假兒子”糾纏的酒店老闆達志誠;高價倒賣口罩卻深受良心折磨的快遞小哥劉火火;來武漢參加面試卻感染新冠,無法突破研究瓶頸的人工智能專業畢業生江小天。三位主人公因為疫情而陷入了困境,但危難中也蘊含着希望,三人的“受難記”逐漸成為一場頑強抵抗、樂觀逗趣的全民抗疫大聯盟戰鬥。

導演姚文逸表示,“輕喜劇路線”是影片一開始就定下的基調,“我們在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階段之後,生活還得繼續,我們還要向前生活。”

而影片最大的特點是将疫情和人物本身的命運感進行結合,制片人王雯認為,這部作品在視角選取上力求避開抗疫題材的“同質化”,“疫情題材的創作有很多,有《中國醫生》這種以專業人員的視角講述的疫情故事;也有很多以疫情作為小背景,講述人和人或者是家庭之間情感的創作;而《凡人英雄》則是把小人物的命運沉浮和疫情的發展,緊密地連在了一起。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重要節點上,恰巧又遇到了疫情,而疫情這段經曆也讓他們的命運有了新的轉變,這是《凡人英雄》的獨特之處。”

這次用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凡人英雄》:小人物的抗疫圖鑒

來自一線的生動素材賦予了劇本真實的靈魂

盡管《凡人英雄》是一部網絡電影,但是,主創團隊卻是懷着真誠與敬畏之心,用了一年的時間打磨劇本。在故事創作過程中,出品方優酷和阿裡影業也是發動各方資源,收集了大量真實新聞素材、典型人物,采訪了很多武漢封城親曆者,包括一線志願者、醫護人員和病患。

這樣“廣撒網”的素材積累也為之後的優化取舍帶來了很大空間,導演姚文逸透露,影片嘗試了很多的創作方向,經曆了很多的自我否定與調整,“最早有七八條線的内容,更像是一個拼盤式的作品,最後留下來的故事線索,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夠直覺展現疫情的關鍵點,也能夠代表不同的群體,不同的處境。”

這樣紮實的創作讓影片反應出時代的真實,觀衆們有了強烈的代入感,正如制片人王雯所說,來自一線的生動素材賦予了劇本真實的靈魂,也完成了還原和記錄時代的使命,“這是收集真實素材所産生的必然結果。”

主創們希望影片呈現出的時代溫暖和接地氣的親和氣質,能夠觸達到觀衆的内心,導演姚文逸說:“我們相信這個題材中所蘊含的力量,也把真情實感作為最重要的立足點。疫情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很自私或者是很自我的一些人,面臨這樣的災難的時候,受到某種感召,願意站出來為别人做一些事,這是很讓人感動的。”

制片人王雯表示,影片上線之前,邀請了曾經接受采訪的志願者和醫護人員,也召集了志願者群體,醫護病患,帶着他們的朋友親人來看這個作品,“他們給出的回報,讓我們感覺做這部影片是非常榮幸、非常有價值的。我們呈現的隻是他們奉獻的冰山一角,能為他們做的事太少了。”據悉,該片播出之後,熱度也很高,“剛上線的時候,在某平台總榜排到第九,社會榜是第四,電影的品類很罕見地能登上社會榜,說明該片的内容和話題性,對于觀衆來說吸引力非常大。”

這次用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凡人英雄》:小人物的抗疫圖鑒

喻恩泰與小朋友“飛機”之間的親情故事最感人也最難拍

電影《凡人英雄》中,喻恩泰與小朋友“飛機”之間的親情故事非常動人,背後的創作故事也引發網友的關注。導演姚文逸透露,這名小演員的選角可謂精挑細選,“我們看了很多小朋友,但真正能讓我們想要的,特别接地氣,像是從土裡刨出來的小孩很少,我們看到白澤澤的時候,眼前一亮,馬上敲定他,就是他,他太會演戲了。”

姚文逸還表示,這條故事線也是影片中最難拍的,“因為全程都是在野外,基本上是拍一場戲要換個地方。”不過,喻恩泰的演技功底使得拍攝過程順利許多, 姚文逸說:“喻恩泰老師是非常有經驗的演員,他的表演都是有感而發的,還有很多喜劇段落是臨場抖包袱發揮出來的,比如,他開玩笑說,頭發是種植的,怎麼甩都甩不掉,這在拍攝現場都是神來之筆。”

此外,影片中還使用了多種方言來展現武漢這座城市的多元和包容,而喻恩泰作為南昌人就緊急學習了武漢話,對此,姚文逸說:“我們想要從一個更廣的次元去記錄當時武漢的狀況,武漢是一個大城市,志願者、快遞小哥,他們很多都是外地人,我們給他們設定了東北話、國語、武漢話等等,這樣會讓人物層次更分明。”

而除了一衆優秀演員們的通力合作,回望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導演姚文逸非常感謝獲得的各種支援,“我們的拍攝是在春節前夕,幸好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指導和牽線,幫我們協調了交管大隊、水利、旅遊各部門,在方艙醫院,我們隻有四天的拍攝時間,真的是在沒日沒夜地拍,群演們都回不了家,就睡在了那裡,而醫院的醫護人員也給予我們一些指導和一些修正。”

最終,《凡人英雄》全部采用了真實場景進行拍攝,也讓這部影片有着鮮活的質感,譜寫了一幅中國人民的抗疫衆生相畫卷,令觀衆回憶起自新冠疫情肆虐以來那些全國人民共同奮戰過的閃光瞬間,也讓人再次對千千萬萬個無悔奉獻的凡人英雄們肅然起敬。

這次用輕喜劇風格講述抗疫故事《凡人英雄》:小人物的抗疫圖鑒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喬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