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因上官婉兒意外流行的“紅梅妝”

在上官婉兒的花邊新聞中,她混亂的私生活一定要比她的才情更為出名。

人人都知道,大唐盛行在額間點綴紅妝的習慣,但是又有誰人知道,這個妝容就是從上官婉兒開始流行的。

要說起這個妝容的起因,還離不開她混亂的私生活。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上官婉兒原本出自豪門,她的祖父曾為朝中宰相,後來因為犯了罪被判處死刑,上官家族就逐漸沒落了。

那時候上官婉兒的母親在掖廷為奴,但是畢竟曾經是貴族子弟,是以頗有才情的母親并沒有落下對上官婉兒的教育。

上官婉兒自小熟讀詩書,出口成章,精通吏事,盛名在外。在她13歲那年,武則天召喚了她,并且親自出題考量,沒想到表現優異的上官婉兒一下就入了武則天的眼。

武則天是個非常惜才之人,當即就下令免去了她的奴隸身份,并且讓她掌管宮中昭命,開始留在自己身邊工作。

此時的上官婉兒日夜跟随在武則天身邊,雖然她年紀還小,略顯青澀,但是内心卻到了情窦初開的年紀。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跟随武則天久了,自然也就接觸到了武則天的兒子們,她的第一任男友就是武則天第二次立的皇太子——李賢。

上官婉兒對于李賢也是投入了真感情的,畢竟是初戀,她曾經真的想過扶李賢坐上皇位,并且以後踏踏實實過日子。

但是在波谲雲詭的朝堂之中,作為太子的李賢注定不會安穩,因為得到了武則天的猜忌,是以後來被貶為了庶人,沒幾年後自盡身亡了。

李賢死後,上官婉兒仿佛看開了朝堂上的事,也漸漸成長了起來,她明白,在這個深宮之中,保住性命才是第一要素,其他的都不重要。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于是在那之後,上官婉兒就開始勤奮的工作,她期待着爬到實力的頂峰,那樣至少有一二的自保能力。

雖然話是這麼說了,但是都說“愛情就像龍卷風”,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唐朝本來就十分注重長相,要是再遇見一個世間難得一見的美男子,換成誰也無法抵擋。

張昌宗是被太平公主進獻給武則天的,因為張昌宗的美貌天下無雙,是以他剛剛得到寵幸,就被武則天封為了“雲麾将軍”。

一個是男寵,一個是日夜跟在女皇身邊的女官,兩人肯定有不可避免的接觸,時年的武則天已經是70多歲的高齡,那麼面對年輕貌美的上官婉兒,張昌宗肯定更加喜歡後者。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是以時間久了,兩人就開始了眉來眼去。

這件事情被武則天發現以後,武則天大怒,當即就用刀刺中了上官婉兒的眉心,并且将她下入了大牢,後來武則天還不夠解氣,更是對她實行了黥刑,也就是在臉上刻字。

該說不說,上官婉兒雖然行事有些荒唐,但其确實有才華之人,并且她在武則天身邊侍奉這麼久,武則天多多少少也離不開她。

于是沒多久,上官婉兒被武則天重新從大牢裡接出來,再次加以重用。

也正因為此時的上官婉兒受了黥刑,是以她為了掩蓋臉上的傷疤,就在額間處畫了一朵梅花掩蓋疤痕。

上官婉兒因為容貌秀麗,額間有梅花點綴竟然更加襯托她清美的容顔,是以這一度使得貴女們争相模仿,一時之間,“紅梅妝”竟然盛行起來。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狗血的朝堂關系

當然,關于上官婉兒入獄的說法,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畢竟衆人猜測,以武則天連親兒子都殺得狠絕性子,要是上官婉兒真的搶了她的男寵,又怎麼會再将她從牢中接出來。

傳聞說,當時上官婉兒為了保護武則天,假裝與逆賊們一起謀劃造反,後來武則天知道她的良苦用心後,就将她從牢中親自接了出來。

但是畢竟作為皇帝一言九鼎,是以上官婉兒還是被實施了黥刑,隻不過是在額間輕輕刺了一朵梅花而已。

此時的上官婉兒已經年近30歲,實話說,年歲并不算大,再加上她并未結婚生育,是以面龐看起來比之普通婦人更加年輕美麗。

在這之後不久,她又認識了一個人,此人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她跟武三思的荒唐事簡直人盡皆知。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這時候的上官婉兒已經權勢滔天了,她掌管着百司奏表,有直接處決政務的權利,并且還幫助武則天起草诏書,換句話說,她已經掌握了一部分的生殺大權。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發生後,武則天被逼迫退位,此時的唐中宗李顯将上官婉兒納入了後宮,她一躍成為了昭容。

不過作為後宮嫔妃,她與普通妃子的不同之處在于,她并沒有被罷免職權,還是幹着原先的老本行,幫助李顯起草诏書。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此時狗血的事情就出來了,李顯是個典型的妻管嚴,是以他十分害怕自己的妻子韋皇後,是以在這種環境下,上官婉兒的日子并不是那麼好過,她對于這個妻管嚴皇帝并沒有多少愛戴。

于是她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了另外一個懷抱中,那就是武三思。

是以李顯是個妻管嚴,是以朝堂上的事開始都是韋皇後做主了,在這樣的局勢下,上官婉兒就開始日日在韋皇後的耳邊念叨武則天的舊事,意欲讓韋皇後走武則天的路。

當然了,能掌朝政的人不少,但是武則天卻隻有一個,韋皇後的權利再大,她也注定成為不了武則天,後來上官婉兒為了拉攏權勢,又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介紹給了韋皇後。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是以在上官婉兒、韋皇後、李顯與武三思之間就出現了狗血的一幕,武三思作為兩位執掌大權之人的情人,又幫助李顯處理國事,李顯還樂此不疲地與他稱兄道弟,這頂綠帽子當真戴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因為上官婉兒掌握着生殺大權,于是他們就暗自在朝中推崇武氏,打壓李家皇族,這直接讓太子氣得吐血。

這時候的上官婉兒差不多快年過半百了,但是因為風韻猶存,再加上在朝中的勢力龐大,是以她最不缺的就是男寵了。

在她的男寵裡面,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崔湜(shí)。

崔湜的文辭相當出衆,是以他在讀到上官婉兒的著作以後,自然就被其才情吸引了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因站錯隊而被殺

崔湜出身名門,他的祖父是中書侍郎,父親更是戶部尚書,後來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

崔湜是有名的美男子,他能在朝中步步升遷,與他的美貌離不開關系。

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

雖說崔湜入朝為官時還不認識上官婉兒,那時候他依靠着武三思,因為慣會見風使舵,是以慢慢混到了四品的官職。

不過這僅僅是崔湜仕途之路的開始。

崔湜并不滿足停留在四品官位,後來他聽說上官婉兒時常出宮去自己的外宅居住,于是他打聽到了地方,悄悄前去拜會了。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當晚發生了什麼别人并不知道,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之後上官婉兒用最快的速度将他提拔上來,崔湜僅僅30多歲的年紀就位列宰相了。

後來随着太平公主的勢力逐漸強大,上官婉兒就站在了太平公主一邊,也正是因為這次押錯了寶,導緻上官婉兒以政變失敗,被殺結束。

當時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秘密起草诏書,立李重茂為太子,韋皇後攝政,但是奈何他們沒有鬥過李隆基。

李隆基打進宮門以後,上官婉兒惶恐之下趕緊拿出诏書給李隆基看,意思是證明自己始終站在李氏皇室這邊,但是李隆基根本不吃這套。

上官婉兒被李隆基斬殺,太平公主知道此事後悲痛異常,是以她不僅親自前去悼念,更是上表請求李隆基收集上官婉兒的詩作并編成文集,這才讓上官婉兒的詩詞流傳下來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那麼說完了上官婉兒的“花邊新聞”,我們再來客觀看待一下她的才華以及在朝中的成就。

上官婉兒的詩詞天賦遺傳自她祖父,再加之女子對于事物的觀察更加細膩,是以這就導緻她的詩詞極為優美精巧。

因為上官婉兒在朝中的勢力十分龐大,可以說與太平公主、韋皇後不相上下,是以她的所作所為一度成為别人争相模仿的潮流。

額間的“紅梅妝”是這樣,詩詞風格也是如此。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上官婉兒曾經設立修文館,主要招攬一些出名的文人墨客,以舉辦文化活動,如果遇到卻有才華的文人,她也不吝提拔。

雖然這卻是招攬了一批文臣,但是卻又導緻朝野上下奢華糜爛,多少文人企圖用華而不實的辭藻擠進朝堂。

也因為這樣,上官婉兒常常被後人诟病,就連李隆基都曾評價上官婉兒此舉是“禍亂宮闱”。

在很多正史中,人們對于上官婉兒的評價都是極其負面的,甚至在《舊唐書》中都毫不避諱地表示,上官婉兒為唐中宗、韋皇後等人作詩詞就是赤裸裸的阿谀奉承。

但是我們平心而論,這要是換成一位男子,對掌權者作詩贊美無疑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隻因上官婉兒是女子,是以這件事就顯得格外刺眼了一些。

巾帼宰相上官婉兒一生未嫁,卻頻頻傳出绯聞,最終因站錯隊被殺

抛開上官婉兒是否真的禍亂宮闱不說,她的才情是被後世之人普遍認同的,她憑借一己之力改變過一朝的文風,可以說是當時文壇的引領者。

那麼在你的心中,上官婉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