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嘉靖皇帝與衆大臣死磕3年,甚至不得不大開殺戒,到底為了啥?

作者:樂德樂的文史漫話
嘉靖皇帝與衆大臣死磕3年,甚至不得不大開殺戒,到底為了啥?

傳習錄第15條到第95條為王陽明的學生陸澄所錄。

陸澄,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主事,在大禮儀政争中因反對明世宗而遭罷黜,後悔過,世宗仍不喜其為人,不用。陸澄之是以為後人所知,就是因為他的傳習錄81條。

明孝宗之子明武宗朱厚照暴斃無嗣,首輔楊廷和為武宗起草遺诏,指定皇堂弟朱厚熜繼承皇帝位,即明世宗。但楊廷和主張明世宗視同太子即位,相當于過繼給孝宗當兒子,名義上成為武宗的親兄弟,稱明孝宗為皇考,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叔考。但明世宗堅持要以自己親生父親興獻王朱祐杬之子的身份繼承大統,即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考,稱孝宗為皇伯考。

雙方的鬥争持續了三年,最後明世宗聖意獨斷,楊廷和為首的朝臣人多勢衆,誓死捍衛,兩百餘位朝廷大臣跪請世宗改變旨意,哭聲震天,至午伏地不起, 朱厚熜震怒,令錦衣衛逮捕為首者八人,下诏獄。群臣更覺義憤,沖至左順門前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員134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86人停職待罪。事後,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共16人。

此次名分之争實為政争,如果世宗作為世子即位,官僚系統勢必維持舊朝安排,楊廷和便可繼續左右朝政,而明世宗以小宗入大統,則要重起爐竈,啟用新人。實際情形就是如此,明世宗啟用了張璁、方獻夫、徐階、俞大猷、胡宗憲、戚繼光等大臣名将,開創了嘉靖中興的新局面。

嘉靖皇帝與衆大臣死磕3年,甚至不得不大開殺戒,到底為了啥?

清朝同治帝是鹹豐帝的獨苗,同治帝無子,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過繼于鹹豐帝,登基為帝是為光緒皇帝,光緒與奕譞的父子關系被君臣關系所取代。

孔子第77代孫,襲封31代衍聖公孔德成和他的兩位姐姐孔德齊、孔德懋都是父親與丫鬟王寶翠所生,王寶翠在産後17天便去世了。兩位姐姐從小隻能認正室陶氏為母親,另有乳母喂養,與生母當面不能相認,見了面得稱呼“大小姐”、“二小姐”。

明世宗即位的時候才15歲,他有如此的見識,确屬非凡之輩。

嘉靖皇帝與衆大臣死磕3年,甚至不得不大開殺戒,到底為了啥?

王陽明的不少學生在大禮儀政争中,不少都屬于楊廷和的保守守舊勢力,實際是随大流而已,陸澄在其中隻是一個小人物,世宗認定陸澄為反複小人,其實隻是不想任用保守勢力的借口而已。王陽明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論争,卻是革新派,支援明世宗的主張。從這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出,王陽明雖然學生衆多,遍及朝野,但并沒有在政治上形成小集團。

明世宗嘉靖帝信奉正統的朱熹理學,王陽明的心學與朱熹理學相左。朝廷定王陽明三宗罪:一是違旨不遵,擅離職守;二是事不師古,标新立異;三是異端邪說,非議朱子。嘉靖八年二月,朝廷下旨,褫奪王陽明建立伯爵位,下令禁止陽明心學傳播。

陸澄錄得81條傳于後世,也算是對明世宗的一個小小的勝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