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知己是梅花

作者:上官真雪

上官真雪 秋風不知春閣 2021-01-10 07:06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進入臘月的門,天天都有高興的事,臘月初六農曆生日,初八臘八節,待本地的河南人臘月十九過完小年後,一直到臘月二十四,天天都有不同地方的人過自己的小年,炮竹聲日日不斷,能入鄉還不用随俗,依舊沿襲着各地老祖宗留下的習俗,說明大家還沒忘本,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一生知己是梅花

更令人高興的是,九仙嶺的臘梅這會兒也開了。采些花朵回來做成香包,挂在卧室裡,滿屋子清冽冽的味道,奇香無比。若是再來一場雪,踏雪尋梅,尋一份清逸與高雅,百花開盡,那樹聖潔的梅花自然是獨占九嶺的風光了。朦胧的月色、淡淡的清香,再加上雪夜的山寺,自是一番超然脫俗。

一生知己是梅花

臘月生人,自然是對臘梅情有獨鐘。人生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在乎世俗的眼光。象一枝臘梅,在屬于自己的季節盛放,自由,灑脫。不獻媚,不讨好,把自己活成一道風景。晚清名臣彭玉麟寫過一首七言絕句題畫: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

别有閑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

一生知己是梅花

誰也沒想到,這個在戰場上鐵血無畏的拼命三郎,于軍事之暇别無愛好,唯勤于繪畫作詩,終生不辍。他的詩和畫始終圍繞梅花這個主題,他筆下的梅花“老幹繁枝,鱗鱗萬玉,其勁挺處似童钰”,被稱為“兵家梅花”,與鄭闆橋的墨竹齊名。彭玉麟愛梅,是因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悲劇。

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從小在外婆家長大,與外婆家的養女梅姑青梅竹馬,後私定終身。但迫于禮教,彭玉麟奉母命另娶他人,梅姑也嫁到别家,郁郁寡歡,四年後,死于難産,彭玉麟聞訊痛不欲生,但無奈身為湘軍水師主帥,不能因兒女之情誤了軍國大事。于是,他立誓要在有生之年畫十萬朵梅花來紀念梅姑。他每畫成一幅,必蓋章“傷心人别有懷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梅枝上好厚的雪啊要是妙玉看到又要取下來收藏五年煮茶

此後的近40個春秋裡,無論多繁忙,身心多麼疲倦,彭玉麟幾乎每晚都揮筆作畫,通過一筆一畫的揮灑,傾吐對梅姑的情思。後來,他中年喪妻,不再另娶。他無心為官,六次辭去朝廷任命,最後任了個閑職長江巡閱使,定居杭州。打聽到梅姑家人均死于戰火,梅姑的墳茔無人照料,他便将梅姑墓遷到了西湖旁,又在墓旁蓋房種梅。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有閑暇,彭玉麟就在墓旁吹起竹笛,笛聲悠悠,哀婉多情,紀念他與梅姑度過的美好的少年時光。回到屋裡,他潑墨作畫,寄意丹青,“頹然一醉狂無賴,亂寫梅花十萬枝”。就這樣,他畫梅花,寫梅詩,日複一日,樂此不疲,“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1890年三月,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七十多歲的彭玉麟重病在身已處于半昏迷狀态,突然間他醒過來,命人備好筆墨,強撐着病體,認真地描繪一朵朵梅花,顫顫巍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蓋上印章,就再也支援不住了。他對身邊人喃喃地說: “10萬朵,10萬朵……”随即又陷入昏迷,再沒醒來。“生平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彭玉麟說到做到,果然是世間鐵血癡情的奇男子。

一生知己是梅花

而北宋著名的隐逸詩人林逋則更是終生不娶,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生性淡泊,工于詩詞,善長繪畫,一枝枝清逸的梅花,在他的筆下顧盼生輝。他孤身一人,梅妻鶴子鹿家人,把興趣都給了栽種梅花,養白鶴。他把梅花當作妻子,白鶴當作兒子,還養有小鹿,當成家人。他每天與他們為伴,過着一種閑雲野鶴的生活。林逋拒絕出仕做官,也不婚娶。就一心養鶴種梅,他房前屋後栽種的梅花就有三百多株。

一生知己是梅花

宋.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樽。

上面這首《山園小梅》要算是林逋詠梅詩詞中最出名的一篇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句曆來為人樂道,讀罷一副美好的山園小梅圖便立刻呈現在人們腦海中,可謂奇絕之筆。

一生知己是梅花

古時候文人墨客都喜歡梅花,但是從沒有人像林逋一樣把梅當做自己的妻子,幾回山腳又江頭,繞着孤芳看不休。即使山腳江頭、去年今年,已經看了很多次了,還是未覺厭煩,每每對着梅花總能忘了時間,也忘了世間的紛紛擾擾。用一身風骨似梅花用來形容林逋再合适不過了。

一生知己是梅花

蘇轼就對林逋非常欽佩,雖然沒有見過這個“神清骨冷”的人,卻在夢中看到過他清澈的明眸。他在《書林逋詩後》中曾寫道“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大隐隐于山,小隐隐于世,在西湖側畔,林逋未覺于世卻能絕于塵,當是真超脫俗者。

一生知己是梅花

詩人是最擅言于情懷的,白居易也寫過忽驚林下發寒梅,便試花前飲冷杯,但象林逋過樣不娶不仕,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之上,結廬二十年,種梅養鶴,自稱梅花是妻子,鶴是兒子,梅妻鶴子,放浪江淮,倒是不多見。

一生知己是梅花

妙玉,佛門檻外的一株傲雪紅梅。

 《紅樓夢》中妙玉也視梅花為知己。第41回有“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說的是戴發出家的妙玉請寶玉、寶钗和林妹妹吃“梯己茶”,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

一生知己是梅花

我隻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雪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也隻有是梅花上的雪水了,既雅緻,還略帶些許小資情調。恐怕妙玉尼師拿出梅花上的雪水煮茶,大概“醉翁之意不在茶”,最主要是為了讓寶玉哥哥嘗嘗鮮,因為汝塵緣未盡,總時不時對寶玉有些兒親昵的言行舉止。

一生知己是梅花

正是妙玉和寶玉之間有這種親昵的關系,曹雪芹在50回中又拿寶妙“開刷”了一番。當寶玉聯詩又落了第,詩社社長李纨決定讓寶玉受罰,書中這樣描寫:我才看見栊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寶玉忙吃一杯熱酒,冒雪而去。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攔說:“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語未了,隻見寶玉笑嘻嘻擎了一枝紅梅進來,衆丫鬟忙已接過,插入花瓶。衆人都笑稱謝。寶玉笑道:“你們如今賞罷,也不知廢了我多少精神呢。”黛玉的不讓跟人和寶玉的廢了多少精神,裡面暗藏玄機多多也。李纨寡居多年,“心如枯槁”,林妹妹“多愁善感”,是以才有“跟人”與跟人“反不得了”生花妙筆的描寫。

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越是知己,越難訴說盡矣。比起紅梅,黛玉更喜歡梅花枯枝。因為黛玉是個多愁善感的人,之是以喜歡枯梅,并不是因為喜歡梅花枯枝的外在,隻是喜歡在這中間找到同病相憐的感覺,進而産生一種共鳴罷了。黛玉身體不好需服暖香丸,而寶钗服用的冷香丸的配方折射出寶钗的性格,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

一生知己是梅花

這四種花,均要“白色”,“白”象征着寶钗高潔傲岸的性格,而四種花又專取花蕊,花蕊是一朵花的精華所在,這也表明了寶钗集這四種花的精華品質于一身。她有着牡丹豔冠群芳的美貌,荷花聖潔高雅的心态,芙蓉出水獨靈的靜雅,梅花盛于寒骨的傲氣。

一生知己是梅花

正是因為寶钗有着超凡脫俗的品質以及她獨一無二的道家精神“不幹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才能得到世間精華之作“冷香丸”。我道行尚淺,隻會做做簡單的香包,不知冷香丸這種非遺技術活常證法師做過沒有,下回央求她也試試。

一生知己是梅花

《紅樓夢》寫的三個純情的蘇州姑娘黛玉、香菱、妙玉,都出身仕宦人家,一個為寄人籬下的小姐,一個成被拐賣的丫環,一個是遁入空門的尼姑,經過一番颠沛流離,都進了賈府大觀園,不過妙玉是賈府正兒八經請進來的。“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為自幼多病,于是“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

一生知己是梅花

八歲開始,妙玉即在“玄墓蟠香寺”修行,山人以圃為業,尤多樹梅。妙玉稱得上在玄墓梅花叢中長大,對梅花有特殊感情,比如她用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水烹茶,招待黛玉、寶钗和寶玉吃“梯已茶”。妙玉贈梅那段,“寶玉聞得一股寒香撲鼻,回頭一看,卻是妙玉那邊栊翠庵中有十數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

一生知己是梅花

衆人在蘆雪庵聯詩,湘雲便要寶玉以“訪妙玉乞紅梅”為題。寶玉自稱“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精神”從妙玉處要來梅枝,“原來這一枝梅花隻有二尺來高,旁有一枝縱橫而出,約有二三尺長,其間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筆,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胭脂,香欺蘭蕙。各各稱賞。”

一生知己是梅花

從這一枝梅上,可看到妙玉還精通治梅園藝,難怪寶玉要費了口舌才得乞讨到。寶玉還對大家說,“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竟每人送你們一枝梅花,我已經打發人送去了。”妙玉性格孤癖,她自己的東西從不肯輕易給别人,卻慷慨折梅贈衆人,可見她那冷豔背後也有重情誼的一面。

一生知己是梅花

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妙玉的身世撲朔迷離,引發諸多揣測。妙玉跟随她精通“先天神數”的師父來“都中”朝聖“觀音遺迹并貝葉遺文”,不料師父竟仙逝,圓寂時留下遺言,要她“在此靜居”,等待“結果”,于是有了進賈府的機緣。

一生知己是梅花

妙玉列為“金陵十二钗”之一,屬另一紅顔薄命典型,她的判詞《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绮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将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肮髒違心願;好一似,無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一生知己是梅花

通行本《紅樓夢》,妙玉後來是被強賊擄去,留下懸念,“不知妙玉被劫或是甘受污辱,還是不屈而死,不知下落”。其實曹雪芹的本意為:妙玉後來在回蘇州途中,到了“瓜州渡口”,遇到身陷困境的寶玉和湘雲,為了解救他們,毅然違心“屈從枯骨”,即某權勢老吏,“無暇白玉遭泥陷”,卻有一種俠義。曹雪芹筆下的妙玉有梅花意象,她從“玄墓蟠香寺”走出來,帶着梅花的神韻;她有脫俗才情,詩書琴棋及禅茶無所不精,孤芳自傲,“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一生知己是梅花

自古文人大都喜愛梅花,大概也是歎惜梅花孤寂地開在“香寒蕊冷蝶難來”的冬雪天,憐汝孤冷清寂,而文人大抵又是狷峭冷逸和風标孤傲的,梅花頗恰合了文人的性情。而常證法師制的合香十八子珠串也不乏梅花幽香的,不知是否也得了妙玉的真傳。看來将梅花視為知己的還不少呐,古今代代相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