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作者:月月媽要生兒砸

導讀:拳王鄒市明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現在最害怕和兒子打視訊電話。當初他曾經帶着兒子參加了《爸爸去哪兒》的節目,到現在已經過去6年多的時間了。因為工作忙碌,他很少能夠陪在孩子的身邊,隻能給家人打視訊電話,很多時候,自己的視訊發過去,孩子已經困得在沙發上睡着了。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這也是很多家庭的心酸,父親大多數都很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對于寶寶來說,父親的電話和視訊都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現在的家庭,陪伴孩子的人多數是媽媽,還有的是爺爺奶奶。喪偶式育兒是很多家庭出現的現象,媽媽們一個人帶娃,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照顧,多數隻能看到母親的身影。

很多父親對于孩子的成長嚴重缺席,如果寶寶缺少了父親的陪伴,缺陷也會很多。

0-6歲的寶寶,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一個孩子良好的安全感,來源于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關愛。如果這個階段,爸爸能夠積極地參與育兒,不僅可以拉近和孩子們之間的親子關系,還能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孩子在這種溫暖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内心會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會有更強大的底氣面對未來的風雨。

如果父親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寶寶的内心就會很空落,有再多的母愛,也彌補不了父愛的缺失,這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在以後的日子中,會遇事恐慌,患得患失,以至于他們成年之後感覺幸福的能力降低,生活得很辛苦。

一個叛逆的孩子背後,必定有缺席娃成長的家長。從小缺少了父母管教的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尤為強烈。尤其是爸爸嚴重缺席的家庭,因為孩子從小就充滿了對父親的不滿。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會通過叛逆的方式來和家長對抗,以此來發洩自己的委屈和不滿。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有一位同學父親常年在外地上班,即便是偶爾回家,也是抱着手機打遊戲。根本不關注家人和孩子,對于娃的學習和生活是不聞不問的态度。孩子想和爸爸親近一下,也是奢侈的事情。這位同學對父親充滿了仇視的情緒,到了青春期,經常和社會青年一起,父親越是管教,孩子越是叛逆,家庭沖突急劇上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爸爸,還是媽媽,誰的缺席都會讓娃性格上有些缺陷。父親缺席了女兒的成長過程,女孩子缺乏對性别的認同感,會影響到她以後的情感發展和擇偶觀。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缺席了成長。兒子就會慢慢的排斥爸爸,對母親的情感和依戀越來越濃厚,産生強烈的戀母情結,很可能會成為寶媽男,對于未來的擇偶和婚姻,也會産生不好的影響。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父親呵護和關注下成長起來的娃智商更高,将來走向社會之後,也更容易成功。孩子不隻是喜歡新奇的玩具,更需要父親的陪伴。

小的時候,爸爸因為工作原因,經常要出差,我和弟弟會哭着跟在爸爸的後面追出去好遠。後來,父親精心為我們兩個準備了一張地圖和記号筆,指着地圖告訴我和弟弟他要去哪裡,然後在那個城市标記一下。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每到一個地方,爸爸會給我們打電話。友善的時候,還寄一張明信片回來,上面寫滿了愛意和思念。我和弟弟也不再哭泣,對于父親的分離恐懼,慢慢變成了期盼和美好的向往。

第一:高品質的陪伴

父親的工作都很忙碌,不可能像媽媽一樣,整天陪在孩子的身邊,那麼父親就要給孩子全身心的高品質陪伴。比如說每天晚上下班之後,陪孩子一起讀書,玩遊戲,周末的時候,也要陪着孩子去郊遊或者是讀書館。要主動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把握好時間,用心的和娃進行交流,全身心的陪伴,這會讓孩子更加幸福。

《爸爸去哪兒》播出6年後,鄒市明:自己最怕和兒子視訊電話

第二:尊重和了解寶媽

爸爸愛媽媽,愛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幸福的事情。父親要了解和尊重寶媽,男人上班賺錢養家很累,同樣的母親帶孩子非常辛苦。夫妻恩愛的家庭,有着溫馨的氛圍,這種融洽的成長環境,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教育。爸爸用心愛妻子和孩子。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旁觀者,無論多忙,都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結語:

爸爸的陪伴和媽媽的陪伴是不一樣的,父親讓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充滿了新奇和探索,爸爸們多抽些時間來陪娃一起成長吧。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