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學習《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作者:同在蒼穹下

原文: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之謀也。

譯文:發現可疑情況就要弄清實情,隻有在偵查清楚以後才能行動;反複了解和分析敵方情況,是發現陰謀的重要方法。

計名出處: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說的是唐代當塗縣令王魯貪贓斂财,搜刮民脂民膏。一天,當地百姓聯名告發他手下的一個人受賄。王魯見了狀子,十分恐慌,生怕自己的不法行為也被揭露出來,便不由自主地在狀子上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講解:打草驚蛇作為一條計謀,指的是在敵情不明或敵情可疑時,先進行試探性的佯攻,誘敵将真實情況暴露出來。在充分了解敵情之後再采取行動,以防落入敵人圈套。

“草”是蛇生活栖身的場所,與蛇最相關,動草蛇必知,打草必然驚蛇。以草觀蛇,既傷不到自身又可明了敵情。

計謀應用:“克萊斯勒的重新起飛”。20世紀80年代初,亞柯卡為使克萊斯勒汽車制造公司重振雄風,決定把“賭注”押在敞篷汽車上。當時,由于時髦的空氣調節器和立體聲收錄機對于沒有車頂的敞篷汽車毫無意義,敞篷小客車幾乎銷聲匿迹。美國汽車制造業已停止生産敞篷小汽車達10年之久。

預計敞篷小汽車的重新出現會引起老一輩駕車人對它的懷念,也會引起年輕一代駕車人的好奇,但是克萊斯勒才從連續4年虧損的低谷中走出,再也經不起折騰。亞柯卡采取了“打草驚蛇”的試銷方法。

亞柯卡讓勞工用手工制造了一輛色彩新穎、造型奇特的敞篷小汽車。當時正值夏天,亞柯卡親自駕駛這輛敞篷小汽車在繁華的汽車主幹道上行駛。

在形形色色的有頂轎車洪流中,敞篷小汽車仿佛是來自外太空的怪物,立即吸引了一長串汽車緊随其後。幾輛進階轎車圍住亞柯卡,提出一連串問題:“這輛車是哪家公司制造的?”,“這是什麼牌子的汽車?”諸如此類的問題,亞柯卡都作了回答,心中對敞篷車的銷售前景有了初步把握。

經過幾次這樣的“打草”,亞柯卡掌握了市場情況。不久,克萊斯勒公司正式宣布将生産男爵型敞篷汽車。結果,美國各地都有大量愛好者預付定金,其中還有一些女騎士!

亞柯卡利用“打草驚蛇”的謀略,掌握了敞篷汽車的市場銷售前景,一舉推出,第一年就銷售了23000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企業經營中,産品銷售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市場是企業進行銷售活動的場所,交易是市場營銷的重點,沒有交易的成功,市場營銷活動便是無果之花,企業生産産品,是在可行性調查的基礎上試産的。一般新産品投放市場要有一個試銷過程,依此過程之銷售情況決定是否成批生産。“試銷”就是“打草驚蛇”的商業運用。

現代商家一般采用“贈送”、“試用”等形式,作為“打草”之舉。

今天學習《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今天學習《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今天學習《三十六計》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圖檔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