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戀交友詐騙定罪需要什麼證據

婚戀詐騙是一類非常常見的詐騙類型,比較容易入罪,本文以三個案例說明婚戀詐騙定罪證據及量刑情況。

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間,被告人吳某通過網絡遊戲結識被害人,後在網絡聊天過程中使用虛假身份,隐瞞真實婚姻狀況,與被害人建立“戀愛”關系。期間,吳某利用二人的“戀人關系”讓被害人主動支付錢款,或者虛構生病需要買藥、送貨開車時刮傷他人要賠償等各種理由,騙取被害人人民币16萬餘元并揮霍。

在案證據:被告人吳某的供述,被害人的陳述,微信支付交易明細,工作說明,微信聊天記錄截圖

量刑:法院認為被告人吳某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判處吳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币一萬元;責令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被告人通過網上交友軟體,虛構自己有軍人身份或背景,并虛構工作機關及職業、收入水準,取得多名被害人信任并與之交往,騙取各被害人向其轉賬人民币共計50餘萬元。

2018年3月至7月間,被告人通過上述方式與被害人勾某戀愛交往,期間以刷單、償還欠款、墊付醫藥費等事由,騙取勾某人民币近8萬元。2018年3月至4月間,采取上述同樣手段,以需要支付裝修費用、欠款等事由,騙取被害人陳某人民币9萬餘元。2018年5月至8,采取上述同樣手段,以刷單、支付餐費等事由,騙取被害人付某人民币8萬餘元。等等。

在案證據: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勾某、陳某、付某、李某、趙某、楊某、吳某、甄某的陳述,證人劉某的證言,微信聊天記錄,銀行轉賬回單,支付寶轉賬記錄,微信轉賬記錄,照片

量刑:被告人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罰金人民币十萬元。

被告人與被害人通過順風車相識并發展為男女朋友關系。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間,被告人葛某以做生意、給親屬看病等虛假事由,多次向林女士借款,騙取被害人林女士共計人民币130餘萬元。

在案證據:

被告人葛铮的供述:2016年10月,其和林某搭順風車相識,兩個月後發展成為男女朋友關系,2017年1月,因公司業務需要用錢,其跟林某借8000元錢并說有了錢就還她,後其陸陸續續以各種理由向林某借錢。2017年8月,其告訴林某自己想開一個洗車房跟林某要了6萬元錢,拿到錢後就去賭博了。2018年1月,其謊稱自己的母親病了向林某要了15萬元錢,也拿去賭博了。後其陸續以投資被騙的理由跟林某借錢,借了錢就去賭博。到目前為止,其跟林某要了大概一百四五十萬元錢,期間還過林某36000元錢。林某懷疑過其,其覺得自己跟林某處對象,林某幫助其也是理所應當的,林某懷疑其就編造投資等理由騙她,她就信了。其騙了林某幾十次,微信支付寶都有,其每次編造一個虛構的理由,林某才借給其錢,其不知道林某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其在和林某聊天記錄中提到的公司不是其的,其在那家公司上班但隻是員工。其和林某交流還款時承諾的房子在其母親名下,一直沒運作賣。其和林某提到的紅酒生意、開洗車房、其母親心髒病去醫院看病、托人辦戶口、其母親被騙、還公司欠款、父親過世需要買骨灰盒、到外地做生意、賣房等都是編造的事由,借到的錢大概60%用于賭博,剩餘的基本用來還小額貸款了。其從2008年開始賭博,在緬甸的網站上玩百家樂但網址記不住了,這些年輸了大概三百多萬元。

被害人林某的陳述:2017年1月,葛铮坐其順風車,其二人就認識了,後來其對葛铮有好感就往男女朋友方向發展。2017年1月18日19時許,葛铮通過微信向其求助,說要給供貨商補款需要4000多元錢,他當時實在沒有辦法就問其能不能幫助他,2017年2月底可以歸還,其沒多想就通過支付寶給葛铮打了8000元錢,但葛铮一直未歸還。後來,葛铮每個月都會向其要錢,理由有還公司欠款、做氧泡泡官方代理、放賬、還朋友錢、請朋友吃飯、紅酒生意、開洗車房、出差費用、還網貸、母親生病等。截至2018年6月27日,葛铮向其要了1319100元錢,其多次向葛铮索要錢款,但是葛铮多次推脫就是不還,其覺得被葛铮騙了就報警了。其和葛铮談過一段時間的男女朋友,在2018年1月3日之後,其覺得和葛铮之間不是男女朋友關系了,見面就少了。其和葛铮之間沒有經濟糾紛,其不欠葛铮錢。

微信、支付寶轉賬記錄,借款明細,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微信聊天記錄

量刑:海澱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葛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罰金人民币十二萬元,并責令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裁判理由:被告人自稱向被害人借款前因賭博輸掉巨額錢款并欠下高利貸,可見,其在借款前就沒有償還巨額借款的能力。從被告人葛某向被害人借款時虛構借款事由、隐瞞借款用途的情況看,其主觀上應當明确知曉如若将實情相告可能不會得到被害人的錢款,甚至可能使其與被害人之間因戀愛關系而産生的信任終結,實際上被害人亦明确表示如果得知實情必然不會将錢款出借。

在取得錢款後,被告人葛某并未将錢款用于自稱的營利項目而是用于賭博和歸還高利貸,這不僅與被害人出借錢款的意圖相違背,更直接導緻涉案錢款無法歸還的後果,其自稱的收入不足以歸還涉案的巨額錢款,可見,被告人葛某在借款後亦無還款能力。當被害人林女士索要錢款時,被告人葛某采用承諾領證結婚等方式逃避催要,還以承諾賣房還款、少量還款、書寫欠條等方式拖延還款時間,其主觀上并無歸還被害人錢款的意願。

綜上,被告人葛某利用被害人林女士基于戀愛關系對其産生的信任以及關心心理,通過虛構借款事由借入巨額錢款供自己揮霍,具有非法占有被害人錢款的目的,這與民間借貸糾紛有着本質的差別,故對于辯方提出的辯解以及辯護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這三個案例都非常之典型,代表了婚戀詐騙的模式,其中一個輕判案例,兩個重判案例。第一個案例案情非常簡單,第二個案例因為多次詐騙很難做無罪辯護。三個案例中還涉及民間借貸和借款詐騙之區分,法院對定罪原因進行了詳細論述。

婚戀詐騙的證據結構都比較簡單,主要就是當事人的供述、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量刑主要看數額,超過五十萬時就在十年以上量刑,是一類非常容易重判的犯罪。值得說明的是,婚戀詐騙有時候和借款交叉,此時是否構成詐騙在不同案件中有不同結論,是有無罪空間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