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作者:河南省資訊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群人。

他們雖然生活在我們身邊,可當我們接觸他時,卻發現他隻是一個“化石”。

有呼吸有心跳,能跑能跳,也能和人正常交流,但他的言行,永遠是過去的論調。

茶圈裡,就有很多這樣的人。

開口講話第一句便是:“想當初……”

翻來覆去,都在講十幾年前,甚至上個世紀的事情。

既然這樣留戀過去,那就回到過去好了。可問題是,還回得去嗎?

過去曾經有過的輝煌,那是源于彼時的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彼時的成就。

然而,今天的種種條件都變了,再怎麼沉醉于過去,也無濟于事。

是以,不應該老拿過去說事。

過去的人,就應該讓他過去,因為過去,隻适合留在過去。

正如有的人說:好茶不壓餅,壓餅非好茶。

放到現在來說,優質白茶不壓餅的說法,早就是過去式了。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2》

喜歡白茶的朋友,最終會回歸到一個問題上:

散茶和餅茶哪個好?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差別?

其實,無論是散茶還是餅茶,最大的差別在于形态,而從本質上來說,它們都屬于白茶。

散茶,顧名思義,就是以松散狀态存在的白茶。

當它們從茶樹上被采摘下來,經過簡樸的工藝,萎凋和烘幹,制作完成之後是什麼樣子,就保留着最原始的模樣。

換言之,散茶是白茶最自然放松的狀态。

餅茶,則是在白茶散茶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加工。

經過蒸軟、包揉、壓制定型和烘幹,讓白茶從原本芽葉根根分明的狀态,成為了一塊圓潤的茶餅。

現如今,随着制作工藝的進步,不僅有圓餅狀的,還有方磚狀的,以及各種五花八門的形态。

在白茶剛剛複興的時候,大家最早接觸的是散茶。

當這個觀念根深蒂固之後,白茶餅的流行,讓不少人出現了排斥心理。

有一部分人認為,白茶壓餅會破壞養分,故好茶通常舍不得拿來壓餅,隻有剩下的邊角料才會做成茶餅。

然而事實是,如今成熟的壓餅技術,對茶葉營養所造成的損耗,微乎其微。

真正優質的白茶餅,不僅要有好的原料,更要有經驗豐富的制茶師。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要選擇在哪個時間段去壓餅。

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溫度濕度,不同的壓餅師傅,不同的手法,都會影響餅的口感與香氣。

經過後期的良好陳化,會越陳越香,風味絲毫不比散茶遜色。

但另外也有人說,白毫銀針就很少壓餅,你怎麼解釋?

不可否認,從前白毫銀針壓餅的少。

原因在于,當時的銀針産量太低。

在2016-2017年那個時間段,知道白茶的人還不多,認識白毫銀針,喜歡白毫銀針的人,就更少了。

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茶農自然不敢采太多。

否則,做太多賣不出去,豈不是浪費了時間和人力?

基于此情況,白毫銀針連散茶的産量都少得可憐,又談何大批量的壓餅呢?

況且,壓餅也是需要機器裝置,也是需要花錢的。

無形之中,銀針餅的成本就增加了。

但在市場尚未明朗的情況下,茶農們可不敢妄自行動,再加上白毫銀針體積較小,并不占空間,也就導緻過去白毫銀針大多以散茶的形式存在。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

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喜歡上了白毫銀針,它的産量也略有提升。

産量提高,随之而來的便是關于倉儲的問題,如何才能壓縮白毫銀針的儲存空間呢?——壓餅。

衆人還驚喜地發現,壓成餅狀的白茶,與散茶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風味!

更加醇熟,更加豐腴,别有一番滋味。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3》

白茶餅制作過程,經曆了破壁。

大緻原理是,茶葉體内部分的細胞壁,受到均衡的重力作用後裂開,使其内部的細胞液釋放出來,附着到葉表。

這些細胞液,成為了葉片與葉片間天然的粘合劑。

與此同時,細胞液得以與微弱的氧氣進行物質交換,生出了更加成熟的味道。

順便提一嘴,老白茶裡神秘的“棗香”,正是經過壓餅,破壁發酵後才會産生的香氣。

根據經驗來看,棗香往往出現在品質好的壽眉餅當中。

當然,剛制作好的白茶餅不會立即就被我們聞出來。

而是在幾年以後,經過了内質的沉澱和陳化後,才能被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一股類似蒸紅棗糕的清甜氣息。

故曰,棗香。

而散茶由于沒有破壁,細胞保持得較為完整,香氣還是以毫香、花香、藥香等氣息為主。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張三喜歡溫柔賢惠的内向女孩,李四喜歡熱情開朗的外向女孩,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眼光與愛好。

而對待散茶和餅茶,亦是如此。

散茶的特點,在于清新、鮮爽、空靈,湯色相對清淺,湯水稠滑感更強。

而餅茶的特點,則是雄渾的,沉穩的,濃郁的,湯色相對較黃,湯水中的味道也更重一些。

雖然國标中說,鮮、香、醇、爽才是優質白茶的标配。

對照這一點,明顯散茶更占上風。

但比起“小清新”風格的散茶來說,餅茶反而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尤其是喝慣了濃茶,味蕾已經習慣了重口味的茶客,喝不懂散茶中的鮮爽感,那種滿滿茶氨酸的味道,并将其認為是“淡”。

而對比之下,餅茶由于經過了破壁,生出了成熟的香氣滋味。

是以,新人往往對白茶餅更有好感。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4》

茶葉壓餅,自古有之。

原來壓餅是為了運輸,現在壓餅更多是為了收藏。

随着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漸漸流傳開來,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大批量購買白茶。

但奈何,家中的存茶空間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

曾經有位茶友說,“我連續4年買了你們家的白牡丹,可今年實在是沒地方放了,隻能觀望,不敢入手。”

了解之後才知道,這位茶友買的是白牡丹散茶。

衆所周知,像白牡丹、壽眉這類連梗帶葉的白茶,體積比較蓬松。

如果想要大量囤積,必然需要足夠大的倉儲空間。

但作為一個普通的茶客,存茶純屬愛好,不過是為了自己将來能有老白茶喝,何來專業的倉庫呢?

如此一來,白茶餅的優勢便突顯出來了。

白茶壓成餅,可以大大減輕庫存的壓力。

舉個例子,用一個同樣大小的紙箱裝壽眉,散茶裝箱隻有15斤左右,而餅茶卻有足足60餅,折合大約是42斤。

兩者間的差距,瞬間就被拉開了。

是以我們建議,家庭存茶空間有限的茶友,以收藏餅茶為主,盡量騰出足夠的空間。

再根據自己的能力,酌情考慮收藏适量的散茶。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白茶餅是用邊角料做成的,散茶才優質?好茶不壓餅是真的嗎?

《5》

日子一天一天過,時代也在發展。

很多過去的人,也變了。

有讓人失望的,也有頓覺耳目一新的。

以前認為不能接受的事,現在了解得多了,也更為輕松。

就像好茶不壓餅,這句話如果放在過去,估計有很多人都會贊同。

可到了現在,但凡真正喝過好白茶餅的人,都不會同意。

散茶和餅茶,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就像這個世界上,可以存在不同的美,尊重差異,了解個性。

茶圈裡,同樣希望百花齊放。

如果每款茶的味道都趨于相似,處處雷同,那麼喝茶該會變得多麼無聊?

難以想象,那樣的日子,乏善可陳。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