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芙蓉國評論丨跳出“壓榨式用才”陷阱,抓好“後繼有人”根本大計

作者:日常惡魔
芙蓉國評論丨跳出“壓榨式用才”陷阱,抓好“後繼有人”根本大計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接續奮鬥,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這是深刻總結我們黨百年奮鬥經驗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實作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必須源源不斷培養造就愛國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人才。

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一個地方、一座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在創新創造的新時代,人才的價值和作用顯得更為重要。從科技創造、再到技術更新、又到新興業态,每一處發展、每一個環節、每一處進步都少不了人才智慧發揮和才華施展。千秋偉業,用才為本。招才引智、聚引賢才,固然是為了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促進黨和國家事業持續進入輝煌。但是,少數地方存在“壓榨式用才”現象值得警惕,盯住既定的部分高層次人才不放,缺乏育才引才的後勁和動力,對現有的人才存量進行“極大限度”使用,造成人才創造力進入瓶頸。如此,不利于人才工作良性循環發展。

沒有一座城市能拒絕人才,“搶人大戰”之後如何用才考驗的是城市溫度。事實上,個别地方或城市在使用人才過程中存在“壓榨式用才”問題,同該地工作韌勁和持久性不夠分不開。習慣躺在“人才功勞簿”上,缺少聚焦産業發展、群衆意願、地方形勢、創新技術招才引智的戰略規劃,甚至放棄了對未來人才布局、結構優化、戰略發展的統籌謀劃。如此,隻想利用“存量”人才進行利益最大化,難以激活城市人才“流量”、打不開人才“增量”、降低了人才“品質”。

用才為本,須“以人為本”。用才即是用人,使用人才考驗地方執政者和上司者的智慧、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用才理念,切實站在造福百姓群衆、推動地方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的高度,摒棄人才“政績工程”、多些唯才是舉的品格擔當,着力把人才用在刀刃上、讓人才源源不斷引進來。此外,用才的溫度更展現在愛才惜才,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加大人才關懷厚愛、為用才主體松綁賦能,營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争相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良好氛圍。

用才是一項技術活。人才本身就是一座礦産資源,怎麼用才至關重要,是“壓榨式使用”還是“循環性使用”,展現的是黨性擔當、政治作風和人才情懷。禮賢下士、尊重人才,才能得到人才的支援和信任,才能利用自身的人脈和資源,動員越來越多的人才聚集起來,發揮人才的紐帶作用和磁吸作用,讓地方成為人才的蓄水池。相反,若把人才當做“賬”來算,以引才成本撬動用才利益最大化,必然會讓人才心寒、受挫。故此,唯有地方上司幹部樹牢人才引上司向,堅持人才發展理念,方能提升抓新時代人才工作的能力和格局。

跳出“壓榨式用才”陷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當今世界,開放包容、日新月異、互為一體,人才戰略、人才眼光要跳出眼前、放眼世界,更要有胸懷天下的廣博襟度,切實有聚引天下英才的高度和格局。唯如此,方能打破技術創新的内部循環,防止地方科技創造、産業創新陷入“内卷”,造成人才資源的極大流失和浪費。

能否真正跳出“壓榨式用才”陷阱,折射的正是一個地方、一座城市未來發展的持續力和原動力,也關系着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