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紅起來
今天來分享一下受大衆青睐的紅茶
紅茶屬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在80-90%之間),是以适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撚(切)、發酵、幹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制而成的茶,因其幹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而紅湯、紅底以及香甜味醇也是紅茶的重要特征。

幹茶圖檔
注意一個誤區:制茶工藝中的“發酵”與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品發酵是完全不同的。提到發酵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制作面包、酸奶、泡菜或者物品黴爛等微生物參與的生物氧化過程。
但在絕大部分制茶工藝中,茶葉的“生物氧化”是細胞壁破損後,存在于細胞壁的氧化酶類促進兒茶素類進行的一系列的氧化過程,這一過程是不依賴于微生物的參與的,甚至不算是真正的“發酵”,隻是在中國茶葉的慣用語境中被大家稱為“發酵”。
紅茶可再細分為三大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
工夫紅茶也叫做條形茶,因為初制時要特别注重條索的完整緊結,精制時也需要花費很大工夫,便被取了“工夫紅茶”這個名字。
不同種類的工夫紅茶一般用地名命名,比如閩紅工夫、滇紅工夫、祁門工夫等等,全國十九個産茶省,有十二個都曾生産過工夫紅茶。
工夫紅茶外形條索細緊,色澤烏潤。沖泡後,湯色、葉底紅亮,香氣馥郁,滋味甜醇。其中的代表茶葉是祁門紅茶,世界四大紅茶之一,享有“紅茶皇後”的美譽,是工夫紅茶中的世界級“明星選手”。
再注意一個誤區:“工夫紅茶”和“功夫紅茶”
工夫紅茶:是紅茶大類下的分支,是一種茶葉;
功夫紅茶:功夫紅茶是指紅茶的一種泡法,之是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茶湯圖檔
▲工夫紅茶
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紅茶,同時也是其它紅茶的鼻祖,其他紅茶都是從小種紅茶演變而來的。
小種紅茶的分類就比較簡單一些,一共兩種——“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
正山小種産于武夷山桐木關,是世界上第一種紅茶。正山小種初創後,外地紛紛效仿,一時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小種”,于是桐木為顯示其茶葉的正宗,将其命名為“正山小種”。
要從味道上區分這兩種茶其實很簡單,正山小種具有很濃的桂圓甜味,外山小種則相對缺少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