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红起来
今天来分享一下受大众青睐的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在80-90%之间),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而红汤、红底以及香甜味醇也是红茶的重要特征。

干茶图片
注意一个误区:制茶工艺中的“发酵”与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品发酵是完全不同的。提到发酵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制作面包、酸奶、泡菜或者物品霉烂等微生物参与的生物氧化过程。
但在绝大部分制茶工艺中,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不依赖于微生物的参与的,甚至不算是真正的“发酵”,只是在中国茶叶的惯用语境中被大家称为“发酵”。
红茶可再细分为三大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
工夫红茶也叫做条形茶,因为初制时要特别注重条索的完整紧结,精制时也需要花费很大工夫,便被取了“工夫红茶”这个名字。
不同种类的工夫红茶一般用地名命名,比如闽红工夫、滇红工夫、祁门工夫等等,全国十九个产茶省,有十二个都曾生产过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叶底红亮,香气馥郁,滋味甜醇。其中的代表茶叶是祁门红茶,世界四大红茶之一,享有“红茶皇后”的美誉,是工夫红茶中的世界级“明星选手”。
再注意一个误区:“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红茶大类下的分支,是一种茶叶;
功夫红茶:功夫红茶是指红茶的一种泡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茶汤图片
▲工夫红茶
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红茶,同时也是其它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
小种红茶的分类就比较简单一些,一共两种——“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桐木关,是世界上第一种红茶。正山小种初创后,外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种”,于是桐木为显示其茶叶的正宗,将其命名为“正山小种”。
要从味道上区分这两种茶其实很简单,正山小种具有很浓的桂圆甜味,外山小种则相对缺少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