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作者:江湖小曉生

永嘉是晉懷帝司馬熾的年号,晉懷帝司馬熾是西晉開國之君,司馬炎的第25子。他在位期間,八王之亂告一段落,可五胡亂華卻再次風起雲湧。

西晉王朝在搖搖欲墜的處境之中,長安、洛陽這些軍事重鎮,雖然還在西晉手裡,但随時都有被吞并的危險。而司馬家的各大宗室以及北方貴族們,此時已經在考慮一場規模浩大的遷徙活動。

永嘉南渡就是在這一曆史背景下出現的,大量北方貴族,為了躲避胡人的殘害,選擇南下偏安一隅。這期間司馬家的王爺們,一共南下了大概10位,其中有5位都是司馬懿的直系後代:

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祐、琅琊王司馬睿、梁王司馬翹。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這5個人裡,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是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的兒子。汝南王司馬祐是司馬亮的孫子。也就是說汝南王司馬亮一家就占了3個名額。

此外琅琊王司馬睿是司馬伷(司馬懿第三子)的孫子,梁王司馬翹,則是司馬伷的曾孫。也就是琅琊王世系裡,隻有2個名額。

剩下5個人則不是司馬懿的後代,他們分别是:

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的曾孫司馬滔,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的玄孫司馬雄、司馬纮和司馬欽,司馬懿的六弟司馬進的孫子司馬承。

這5個人是不具備繼承權的,再怎麼說,司馬家的皇位,是司馬懿打下的基礎。司馬師和司馬昭奠定了基業,司馬炎建立了政權。是以說司馬懿兄弟們的後代,隻能靠邊站。

可司馬懿的直系後代裡,為何琅琊王司馬睿能夠脫穎而出呢?要知道汝南王司馬亮他們家,可是占了3個名額的!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建業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司馬睿在八王之亂中打了個醬油,随後在永嘉年間便被任命為安東将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這職位在西晉初年,那壓根就不算個啥,因為西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都在長安和洛陽一帶,建業這邊說老實話,是沒法和中原地區相比的。

可是到了西晉末年,都督揚州諸軍事,可就成了個香饽饽了。因為江北各地長期處于戰亂之中,先有司馬家内讧導緻的八王之亂,後有胡人趁機南下造成的五胡亂華。

北方中原地區,基本都被戰火給蹂躏幹淨了。這個時候你再回頭看看建業,哇塞,那可真是個美麗富饒且安甯的好地方啊!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大量中原土豪,打算移居到建業來生活。可此時的建業,那實實在在在就是琅琊王司馬睿的地盤,你說他們是不是要拍司馬睿的馬屁?

于是乎,司馬睿的官職在這幾年裡,飛速上升。先出任鎮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等到晉懷帝司馬熾被抓了以後,司馬睿又被各大貴族推舉為盟主。

晉愍帝司馬邺繼位以後,司馬睿緊接着被封為左丞相,沒多久又被提拔為丞相。這10年時間裡,司馬睿已經從司馬家諸位王爺中的小角色,上升為西晉王朝最後的希望了。

最關鍵的是,人家在建業經營了長達10年之久,早就根深蒂固了。你們這幫新來的家夥,就算昔日再有權勢,此時也必須要向司馬睿低頭了。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汝南王司馬亮,是八王之亂中比較跳的一個人物。他作為司馬懿的兒子,在司馬家族的地位舉足輕重。可惜這位老爺子沒能熬得過八王之亂,剛開局就被滅了。

但是司馬亮的2個兒子和1個孫子,都選擇了南渡,是以他們家族的競争力還是相當強的。尤其是西陽王司馬羕和南頓王司馬宗,他們倆都是司馬亮的兒子,身份、地位都不比司馬炎差多少。

西陽王司馬羕在元康初年就被封為郡王,永興年間又被加封為侍中,永嘉年間,又被封為鎮軍将軍、散騎常侍。

南頓王司馬宗在元康年間被封為南頓縣侯,後被加封為公爵。在征讨劉喬的時候立下大功,是以被封為南頓王。

這兩個人當時的地位和資曆,都不比司馬炎差多少,而且論輩分,他們還是司馬炎的叔叔。而且他們還是親哥倆,自然是互相照應,再加上侄子汝南王司馬祐,這個家族絕對是司馬睿最重要的競争對手。那麼司馬睿是怎麼對付這些對手的呢?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在我們一貫的想法之中,司馬睿始終都是個無能的傀儡皇帝。“王與馬,共天下”的尴尬,始終都是司馬睿身上抹不去的污點。

可是這位傀儡皇帝,為了成為傀儡,可謂是煞費苦心啊!因為除了司馬睿以外,其他司馬家的王爺們,也都對這個傀儡的皇位虎視眈眈。那麼司馬睿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将競争對手調離建業。

當西陽王司馬羕和南頓王司馬宗南下以後,司馬睿并不是親切地将他們留在建業工作,而是給他們足夠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帶人到江西去開荒。

表面上的原因是建業地區的田産不夠養活那麼多人,實際上就是為了防止這兩位叔叔搶班奪權啊!畢竟這是司馬家的傳統嘛!

第二,拉攏老王家。

這是司馬睿最不願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王導在朝中威望很高,而王敦則手握重兵,是個十足的狠角色。

這兩個人一文一武,一唱一和,使得江南幾乎成了老王家的天下。是以老王家和皇帝之位,其實就是差了一個名分罷了。是以司馬睿要想坐穩江山,就必須要争取王導和王敦的支援。

關于這一點,司馬睿做得非常到位。在王敦沒有認可他之前,不管多少人勸他稱帝,他都表示拒絕。因為他明白,真正能說得上話的人是王敦。

等到司馬睿真正登基稱帝的時候,他在登基儀式上,居然做了一點離奇的事情。司馬睿拉着王導的手,打算讓王導和自己一起坐在龍椅上。要不是王導堅決拒絕,那這事兒可就成了千古笑料了。這就是我們為啥總說“王與馬,共天下”了。

一邊将有威脅的宗室趕出建業,一邊則緊緊地抱住老王家這條大腿,司馬睿總算是坐穩了皇帝。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司馬睿稱帝以後,一切并沒有他想象中那麼順利,因為王敦對他似乎不太滿意。為了化解自己和王敦之間的沖突,司馬睿刻意重用他的堂弟王導。

王導和司馬睿的關系别提多好了,甚至被司馬睿稱之為仲父。可是王敦對此不僅不領情,反而變本加厲。當時東晉王朝的百官之中,居然有八成都是老王家的親信。

那司馬睿當然不幹了,于是他開始扶持自己人,打算平衡老王家在朝廷的勢力。結果王敦居然怒了,以清君側的名義,帶兵直奔建康而來。

四月,敦前鋒攻石頭,周劄開城門應之,奮威将軍侯禮死之。敦據石頭,戴若思、劉隗帥衆攻之,王導、周顗、郭逸、虞潭等三道出戰,六軍敗績。尚書令刁協奔于江乘,為賊所害。鎮北将軍劉隗奔于石勒。帝遣使謂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則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騰當歸于琅邪,以避賢路。”---《晉書》

王導此時也顧不上自己和司馬睿的關系了,為了老王家的未來,他也果斷支援自己的堂兄王敦。結果王敦一口氣殺入了建康,吓得司馬睿直接把龍袍脫了,詢問王敦:老王啊,你要做皇帝早說啊!我現在就讓給你!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王敦呵呵一笑,壓根就看不上司馬睿千辛萬苦争取來的皇位。他自封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也就是說東晉的軍政大事,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這還不夠,當年司馬睿帶兵對付王敦時,曾下令:“有誅殺王敦者,封五千戶侯。”這回王敦殺入了建康,為了嘲笑一下司馬睿,直接将自己封為坐擁萬戶的武昌郡公。爵位待遇都比司馬睿封的那個強。

此後,王敦成為了東晉的話事人。他雖然傳回武昌,卻能夠遙控朝廷。司馬睿的朝廷基本上就成了個擺設。雖說司馬睿建立了東晉,可這也太丢人了吧?你說他是中興之主,還是傀儡皇帝呢?

永嘉南渡時,司馬懿的後代有5位南下,為何司馬睿成了中興之主

司馬睿打壓宗室的同時,又拉攏老王家,想着能夠一家獨大。結果這計謀玩翻車了,人家老王不答應了!

王敦這脾氣夠火爆的,而且臉皮超級無敵厚,直接一頓操作殺入建康,把司馬睿給整不會了。自此司馬睿便一蹶不振,沒多久便生了重病。

這才47歲啊,身體就立馬垮了。回頭再來看當年争奪皇位的過程,屬實有些可笑。而王氏一族,在整個東晉都很牛,雖然後期又出現了庾氏、謝氏、桓氏等等豪族,可老王家經久不衰,整個東晉有8位皇後,都是出自老王家。

參考資料:《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