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易經智慧小故事,第十一卦泰卦

作者:道及規律
易經智慧小故事,第十一卦泰卦

泰卦闡述持盈保泰原則。

創業難,守亦不易,不可滿足于現狀,堅持更上一層樓的信念,堅守突破創新的原則。

易經智慧小故事,第十一卦泰卦

“天地交而萬物通”,“國泰而民安”。當自己的人生事業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時,要考慮持盈保泰,防止物極必反,要制定各項防範措施,采用“内懷剛健,外形柔順”的政策,使自己利于不敗之地。

一個人想要成就驚天動地的事業如果得到一個人想要成就驚天動地的事業,如果能得到群眾的支援,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也會如履平川,暢通無阻。

易經智慧小故事,第十一卦泰卦

朱元璋從一介平民到一代帝王,正是因為他深谙泰卦的哲理,團結群眾,掃平群雄,進而使萬衆歸一,終成霸業,坐上了明朝開國皇帝的龍椅。

朱元璋小名叫做重八,父親叫朱四五,家住濠州鐘離縣太平鄉孤莊村。朱元璋17歲那年(公元1344年),家鄉發生了大旱災,接着又是蝗災和瘟疫,他的父母和大哥在半個月裡相繼死去,家裡無錢辦理喪事,多虧好心的鄰居幫助朱元璋才流着淚埋葬了親人。

家裡除了幾間破草房,再也沒有什麼财産了,孤零零的朱元璋隻能靠吃樹皮草根過日子。後來,他流落到皇覺寺,把頭發剃掉當了和尚,混口飯吃。那年頭,寺廟裡的糧食也不多呀,朱元璋隻好到處流浪,捧着一口破缽化緣。化緣實際上就是讨飯,在淮河中遊一帶遊食了三年以後,他又回到了皇覺寺。

朱元璋在這三年中結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許多人信奉白蓮教和彌勒教,秘密的進行反對朝廷的活動,朱元璋也受到了影響。

回到皇覺寺後,有一天,朱元璋接到了好朋友湯和的一封信,勸他去投奔郭子興的反元起義軍(紅巾軍)。開始的時候他拿不定主意,後來有人發現了這封信,一告他和紅金軍勾結,朱元璋被迫逃走。這年三月(公元1352年),朱元璋成了郭子興部下的一名紅巾軍士兵。

朱元璋不但英勇善戰,而且很會辦事兒,是以,郭子興很賞識他參軍僅兩個月,郭子興就把他提拔成為了自己的親兵,還把義女馬氏嫁給了他。第二年,又把朱元璋提升為鎮撫,從這時候起,朱元璋開始發展自己的力量。

公元1353年,毫州突圍後,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家鄉,招兵買馬,少年時代的夥伴徐達,吳良,周德等紛紛投奔他,不到十天功夫,就招募了700多人。這些人和後來投奔的鄧瑜、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成了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大将,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元璋還專門吸收了一些讀書人幫他出主意,定遠有兄弟倆,很有名氣,哥哥叫馮國用,弟弟叫馮國勝,朱元璋就向他們請教打天下的道理,馮氏兄弟告訴朱元璋:“要想消滅元朝,首先要攻克集慶”。朱元璋聽了,暗自點頭把這些道理都記在心裡,那時候他隻是一個給别人賣命的小軍官,但已經有了攻占精靈,令打天下的打算,公元1354年,朱元璋吸收了定遠的一批地主武裝,他的隊伍擴大到兩三萬人。

公元1355年六月,郭子興病死了,韓林兒任命郭子興的兒子郭天叙為都元帥,部将張天祜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當時,江淮一帶還有徐壽輝,張士誠、雙刀趙和李把頭等多支紅巾軍大家都想擴大地盤,增強自己的力量,是以有時也互相算計,互相争鬥,朱元璋當了左副元帥後,想從河州渡江攻打采石,太平,然後再進攻集慶,可是到哪去找那麼多的戰船呢?

正在這個時候,雙刀趙和李把頭派人邀請朱元璋到巢湖商量兩家合作的事情。朱元璋正要去赴宴,有人告訴他說,李把頭想在商談過程中殺掉朱元璋,吞并他的部衆,于是,朱元璋就推說病了,不能親自去參加商談,反而邀請李把頭來赴宴,李把頭中計了,一到朱元璋的軍營就被捆綁起來,扔到水裡淹死了。雙刀趙聽說了,趕緊逃奔到徐壽輝那裡去了,他們經營了好幾年的巢湖水軍,也就歸順了朱元璋。朱元璋勢力大增,把進軍的矛頭指向了集慶。

從公元1355年七月開始,朱元璋向吉集慶發動了三次進攻,前兩次因為有個叫陳整先的大将,暗地裡和元朝守軍勾結搗亂,攻城失敗了。紅巾軍損失了不少将士,特别是第二次攻城時,紅巾軍的都元帥郭天叙和右副元帥張天祜也被殺害了。

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之後親自指揮攻城。起義軍水陸大軍幾十萬攻打集慶浩浩蕩蕩,旌旗招展氣勢非常壯觀。叛将臣整先的兒子陳兆先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元朝首降福壽緊閉城門,不敢出戰,最後起義軍攻破集慶,福壽來不及逃跑,被亂刀砍死。

朱元璋進入集慶,馬上召內建立的父老們宣布:“元朝政治腐敗,讓大家吃夠了苦頭,我攻下集慶,是為了大家鋤奸平亂的,大家安居樂業就是了,不用懷疑,也用害怕,願意跟願意跟我建功立業的賢人君子,我會以禮任用的,從今以後官吏不許欺壓百姓,一經發現絕不寬容”百姓們都很高興,很快就恢複了安甯,接着,朱元璋把集慶改為應天府,表示他的起義是按照上天的意思發動起來的,即“上應天命”。

朱元璋是個很有謀略的政治家,善于利用别人來保護和發展自己,當北方劉福通他們的力量很強時,他接受了韓林兒的任命,承認宋政權的龍風年号,處處打着宋政權的旗号辦事,是以,受到劉福通紅巾軍的保護,同時,卻又保持着自己隊伍的獨立性,不受别人的指揮和支配。

劉福通大居北伐的時候,朱元璋抓住時機,攻占了集慶,以這裡為中心,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在以後的三年裡,他又逐漸占領了常州,甯國,揚州,處州,徽州等地方勢力遍及江淮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時的朱元璋已經顯出了君臨天下的帝王氣象然而,她并未滿足于現狀,而是蓄勢待發,準備完成登基稱帝的宏圖霸業。

攻占徽州後,朱元璋經大将鄧愈的推薦求得儒生朱升。也就是這位老儒朱升提出了具有曆史意義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帝”的戰略。恢複農業生産,增強經濟實力,保證了軍事供給和需要,安定了後方,并在此期間擴大隊伍,訓練隊伍,讓其更有作戰能力。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改元為吳元年。此後,他派出大軍北伐中原,發出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對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頗具号召力。

在北伐的順利進軍中,朱元璋與公元1368年在應天稱帝,國号大明,建元洪武。随後,徐達率領的北伐軍逼近大都,元順帝倉皇出逃,統治中國98年的元朝滅亡了。此後,統一戰疫仍在繼續,同年,湯和率領的南征軍滅方國珍、陳友亮,定福建兩廣盡入版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四川平定,直到洪武20年(公元1387年),山西,陝西以及東北平定,全國統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