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黎:詩歌創作是一種記錄

作者:廖昊
李黎:詩歌創作是一種記錄

80後詩人李黎自2001年畢業後從事出版工作至今,一直在南京居住,現為江蘇文藝出版社編輯、副編審。他從1999年開始寫作,筆耕不辍,作品散見于《紅岩》《芙蓉》《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人民文學》《鐘山》等;著有詩集《深夜截圖》《雪人》,出版小說集《拆遷人》《梁山群星閃耀時》。曾獲第四屆紅岩文學獎、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等。

作為近年來文壇較為活躍的80後青年作家之一,李黎的小說風格獨樹一幟,大部分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為主題,不故作高深、不媚雅,寫作姿态誠實。這種寫作态度和風格也與他的詩歌一脈相承。

詩人寫于人生中不同階段的詩,是對他的心境、感情、命運的記錄,也是他所處時代的映射。

對他來說,寫詩是一直進行的事情,未曾中斷過。在他看來,詩人的詩歌寫作需要很長的時間,要在一個詩歌線上來觀察詩歌的風格和特色。寫詩于李黎而言,是一種對本身工作的“平衡器”。他如此表示:“寫詩是一種記錄,是對白天工作的話語和語态的修正”,李黎認為,詩歌是有具體作用的,作為語言生态的一種平衡,非常重要。

目前李黎的詩歌創作的出發點是為了保持對語言的一種敏感,而且是偏文學領域的敏感。這是作為一名作家和詩人的自覺。他告訴記者,最近三四年,他習慣于淩晨創作一些詩歌,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寫在手機裡,然後截圖下來,稱為《深夜截圖》,發表出來,與别人交流的同時也是一種自我鞭策與推動,“這是一種很自我的方式”,李黎如此說道。

作為一名80後的詩人,李黎一直對寫作本身懷抱敬畏之心,無論是詩歌寫作還是小說寫作,他始終保持冷靜且鮮明的态度。在他看來,新詩一百多年以來,尤其是到了最近四十年,詩歌的發展到了曆史最好的時期,詩人的數量和寫作的品質以及對社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原标題《李黎:詩歌創作是一種記錄》)

【來源:深圳特區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