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作者:二木電影點評

文\二木電影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有這樣一部南韓電影,在網上對此片的高度評價到了誇張的地步:

“史上最好看的南韓電影”

“毫無破綻的完美電影”

随着在2019年,這部影片的原型—南韓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嫌疑人“李春才”歸案,為這部沒有結局的影片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号。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犯罪嫌疑人李春才與當時警方的肖像圖

它就是位于南韓影史十大電影之列的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

在一流的商業技法中又能加載沉痛的集體反思,這也是南韓電影崛起并在亞洲稱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由奉俊昊導演,宋康昊主演的電影《寄生蟲》,摘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生生将南韓電影拉高一個段位,一時風頭無兩。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寄生蟲》獲奧斯卡多項大獎

而作為同樣是奉俊昊導演、宋康昊主演的影片,《殺人回憶》在網上的評價絲毫不弱于前者。

認真看過兩部作品的觀衆其實會發現,在《寄生蟲》中有個鏡頭與《殺人回憶》中十分相似,可能對于奉俊昊導演來說,《殺人回憶》才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在兩部影片的結尾宋康昊都有同一種鏡頭

空曠無人的田野中

下着雨的夜

穿着紅衣的漂亮女子

電台緩緩播放着哀傷情歌

這樣安靜的夜晚——

一雙柔滑細膩的手

一場場變态的奸殺慘案

雨停了,屍體暴露在陽光下

兇手混迹于人群之中,消失

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直到——

下一個雨夜,歌聲又響起……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但是就算這部電影已經算得上是南韓甚至整個亞洲的最上乘之作,它也擁有了南韓衆多優秀電影一貫的“通病”:如果沒有了解到影片的時代和政治背景,那麼你很有可能把它當成一部普通的懸疑片,甚至結尾會讓你不知所雲。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因為其中政治時代背景是不容被忽視的,甚至重要性超越了“兇手”本身:在1986年,時值南韓軍政統治時期,曆史上的南韓正在經曆轉型,處于民主運動的關鍵時刻。

是以,影片裡充斥着時代鮮明的符号: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小縣城的警察們從沒有去過漢城,他們視野狹隘,拒絕接受科學的偵探方式;在案件遇到瓶頸時竟然去求神問蔔,出言“美國太大是以他們偵探要用頭腦破案,南韓很小,是以隻需用腳破案”: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迂腐的官僚體制,現有落後的條件讓他們更青睐暴力的審訊,深深陷入有“口供就能定案”的法律誤區。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影片裡的嫌疑人從智力不全的少年到變态的勞工,再到怪異的榮民,他們成了社會無助仿徨群體的縮影,可以說:他們都是這個動亂時代背景下的受害者。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影片中從首爾來的蘇泰允,代表了人民群衆中僅存的“正義”與“公正”,一開始他也試圖用科學、理智的方式破案,他最終也難以抵擋大時代下的“洪荒猛獸”。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在與他有過交集的女生被殘忍殺害後,盡管他内心已經樸興圭将視為真兇,他還是堅持所謂的“證據”。在拿到美國寄回的DNA檢測報告時,他像抓着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樣、滿懷希望地拆開代表着“真相”的信封後,諷刺的是結果竟然是三個字:“不符合”。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在那瞬間,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強烈沖突讓他心中的信仰崩塌,暗示了盡管當時社會還是有一小部厘清醒、“堅守底線”的人,但最後也将會泯滅衆人。随着最後一名嫌犯踉跄着向黑暗走去,就好像真相也随之被埋入深淵。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多年之後,當樸探員故地重遊,盡管他已經辭職經商多年,回想往事不堪回首,不過這個案件已成為他内心深處的桎梏,在與女孩緩慢的對話中,得知真兇可能重回舊地時,往事不受控制地在眼前重新浮現。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女孩的這句話也昭示了其實兇手可能已經在影片中出現過,其中一人就是兇手;又或者說在整個事件中,人人亦是兇手)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正是因為政局的動蕩,大量警察與士兵被抽調去處理騷亂,警局、軍隊人手不足,是以導緻兇案頻頻發生。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宋康昊凝視兇手

在這個長鏡頭中,宋康昊的演技表現得淋漓盡緻:恍然大悟、震驚、憤怒等情緒皆表現其中,長時間的沉默無聲與之前女孩的對話遙相呼應,留給了觀衆充分的想象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在這個鏡頭中錄影機的運用:随着宋康昊突然轉過頭來,像是察覺到他的目光,錄影機也跟着向右偏移。導演為了給觀衆一種案件旁觀者甚至參與者的感受,在這一刻賦予了鏡頭“人性化”的舉動,甚至讓觀影者産生出“心悸”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在該影片拍攝完成時真兇仍然逍遙法外,宋康昊用他那雙憤怒的雙眼也是在告訴正在看着電影的兇手: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真兇時隔33年終歸案,也為這部未完的電影補上結局—《殺人回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