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作者:王昭昭讀書

文 / 王昭昭

林楠笙和左丘明都是南京幹部特訓班的優秀學員,為何他比左丘明要晚那麼多才加入共産黨?說到底,跟他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林楠笙從師範院校畢業以後,就報考了南京幹部特訓班,他報考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目前外敵入侵,雖說教育也能改變一代人的思想,也是救國的途徑,但是不如棄筆從戎來得更直接。還有一點,他希望找到一條更适合自己的路。

從這點上來看,他救國的願望是很強烈的,目的也很純粹簡單。

從未有過軍旅經曆,情報學成績好于軍事成績。這是林楠笙在幹部特訓班的時候,老師對他的評價。這樣一個身份背景都很幹淨的人,也是讓陳默群對他放心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海複興社内部出現了地下黨,為了能夠抓出潛伏在内部的“郵差”,陳默群隻好前往南京特訓班去找新人來。林楠笙便是符合他心中條件的人選。

陳默群是個狠人,辦事幹練、毒辣,能讓他看上的人必定也非一般人才。至于學校老師拿來的各科成績第一名的學員名單,他大緻過了一眼,就輕蔑地丢在一旁。在他看來,這些考核科目太過簡單,即便是第一名的成績,也隻能說明具備成為情報人員的基本素養而已。

對他來說,這還遠遠不過。而林楠笙,則是他此趟行程中,無意發現的寶藏男孩。

當他坐在會議室裡,林楠笙剛好過來換最新的報紙。在放的過程中,他把《南京民報》和《金陵時報》兩份報紙,放在了最上面,而把發行量更大的《良友》和《申報》放在下面。這個舉動引起了陳默群的注意。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他特意問了林楠笙這樣擺放的原因。随後,他讓林楠笙把最新一期的報紙拿給他看。林楠笙卻拿了一份《申報》過去。這又引發了陳默群的好奇心。

在展架處調整擺放的位置,是因為林楠笙觀察發現,雖然《良友》和《申報》發行量更大,但是在特訓班,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南京民報》和《金陵時報》。

而給陳默群拿的那份為何又是《申報》,因為他猜測陳默群是從上海過來的。是以,他應該更想了解上海那邊的消息。

在短短幾分鐘内,林楠笙憑借着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判斷力,做出的舉動不得不讓陳默群對眼前這個年輕人另眼相看。

而在随後的考核當中,林楠笙再次經受住了老陳挑剔的考驗。

陳默群開着車,讓學員跟着跑20裡地,不僅要比拼速度和耐力,還考驗大家的觀察力。故意在路中間安插了十幾名士兵和一輛卡車。當學員跑完行程,他讓大家說出在路上看到了什麼。

受觀察時間和觀察距離的限制,特訓班的學員,還是說出了車牌号碼以及一共有多少名士兵這些細節。唯獨,林楠笙觀察出這些士兵當中,參雜了一名步兵。因為他戴的是紅色的肩章。

林楠笙還說出了為何判斷陳默群是從上海過來的原因。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陳默群對林楠笙的表現很滿意,很快就決定帶他回上海。可以說,他對他是寄予厚望的,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心氣,都讓他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心高氣傲的陳默群,是看不慣庸才的。就像他一直瞧不上副站長王世安一樣。在他看來,他就一個小官僚而已,除了會溜須拍馬、安于享樂之外,并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能。

林楠笙被帶到上海複興社之後,接受的第一件任務就是找出潛伏在内部的共黨“郵差”。不管是從師範畢業,還是到在特訓班進行專業的情報訓練,但那畢竟是學習階段,真正的戰場是上海。

是以,當林楠笙第一次見到被打得渾身是血的共黨人員的時候,林楠笙木讷地站在門口,不敢靠近。即便是在陳默群的示意下,走進了,那也是緊閉雙眼,不敢睜開。

當他睜眼的時候,手都在抖。

作為一個國民黨情報人員,他未免也太幹淨了。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不過陳默群覺得,沒關系,凡事都是第一次,以後習慣了就好。對于林楠笙,他是很願意花心思去栽培他的,不為别的,就因為他是自己挑選出來的,他相信自己的判斷。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他欣賞林楠笙沒錯,隻是他覺得自己可以把控住的這個人,跟他從本質上就不是一類人。陳默群為了達到目的,手段毒辣。

林楠笙内心是溫柔的,他不願看到同胞被殘害,即便是陳默群口中所謂的共黨,在他看來,也不應該遭受那樣的毒打。

當他想從小孩身上獲得情報的時候,也不是找人逼供,而是買了好吃的東西,哄小孩說出來。

當陳默群讓他扮演徐立文,以老師的身份接近朱怡貞,并且想辦法讓對方愛上自己的時候,林楠笙問了一句,這樣做是不是不道德?

但正因為他内心的溫柔,很多時候讓他立場不夠堅定,分不清是敵是友。

他好像也不會多反問幾句,自己不是要報國嗎?如今外敵入侵,為何陳默群整天搞來搞去都是抓共黨呢?

他雖然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強,但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面,就顯得沒那麼果斷了。

他跟着陳默群,把陳默群當恩師,又對陳默群産生了類似于師生般的感情,以至于陳默群要從南京調回上海的時候,他滿懷欣喜地去碼頭接他。

他在前期很多時候都是糊塗的,對于自己選擇的這條路到底對不對,并不十厘清醒。

跟林楠笙比起來,左丘明開悟要早很多。左丘明畢業後沒多久就加入了共産黨,隻是後來一直潛伏在國民黨内部而已。論綜合實力,他不輸林楠笙。

他一直比林楠笙要灑脫許多,林楠笙總是那麼深情;而左丘明則總是顯得那樣舉重若輕。

在學校考核那次,左丘明也是第一個說出路途中停着的那輛軍用卡車的品牌和車牌号碼。而且中途他擔心林楠笙體力不支,還停下來等他。

早期的林楠笙性格外露,雖然從事情報工作,但他不如左丘明那樣沉得住氣。為了能夠留在上海複興社,他讓藍心潔,一個舞女幫忙擷取情報。

左丘明提醒他,這樣危險的工作讓一個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人來做,是很危險的。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藍心潔果然敗露,幸好有左丘明出面解圍才得以脫身。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一路上,很多時候都是左丘明在保護林楠笙,包括林楠笙在香港養傷。以及最後身份洩露,為了能夠幫林楠笙離開,自己主動落網。

左丘明早就想明白自己該選擇的路,隻是,林楠笙該走哪條路,直到左丘明的犧牲,才給了他内心重重一擊。

他想替左丘明收屍,廣州的國民黨不同意,對方說,你要搞清楚,他到底是哪家的烈士?

同是複興社特訓班學員,為何左丘明比林楠笙早一步入黨?

林楠笙離開學校的時候,問左丘明,我們什麼時候再見面?

左丘明回答他:今天短暫的離别,是為了明天更好的相逢。

隻要我們還在一條路上,我們終究會相逢的。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