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浪的朋友能否成為大朋友?

相對于資訊類網站把内容作為一種快消品,社群網站中的内容則更像是口香糖,網絡社群的重點應該是關系,而SNS網站的重點應該是互動——使用者之間的互動。

網絡社群可以看作是一群具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的通路者之間的聚合,2個陌生人可能因為同時喜歡某一個明星而出現在一個粉絲群裡;可能因為都住在某個小區而浪

迹在小區的論壇中;可能因為都從事某項工作而出現在一個小衆的SNS裡。是以,如何讓一個新進入的會員不感到陌生和如何讓來了一段時間的會員不感到無

聊,這是社群應該解決的2個首要問題。      

    目前來看,國内的SNS發展主要走2條路線:一是webgame,以kaixin001和他的抄襲者為代表;一是微部落格,以5G等較垂直化SNS為代表。

    作為Webgame的首席代表的kaixin001已經很明顯的顯露出一個問題,Webgame的使用者黏性是很差的,很多使用者已經經不住某周的山寨開心廣

告轟炸而紛紛投誠

。單一的Webgame太容易被克隆而使用者遷移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同樣是偷菜到哪都一樣是偷,同樣是養寵物到哪都一樣養。Webgame之是以火一個重要

的原因是操作友善,利用Webgame所建立的關系是一種弱關系,我需要奴隸來買賣是以加你為好友,我需要更多的地方來停更多的車于是我要加你為好友,但

兩者之間是否有交流?答案是否定的!後期有SNS網站試圖扭轉這一局面,典型的是系統消息提示:“你的好友XX在XX遊戲以XX分的成績向你發起挑戰”,

但是,有多少使用者會直接屏蔽這個資訊呢?

    從放出來的很初級的殘次的新浪朋友的内測版本來看(至于為什麼這麼說,稍後解釋),他們在走第二條微部落格的路子。個人覺得目前放出的新浪朋友的版本更像是Web版的QQ群+華麗版的Twitter。目前版本的新浪朋友放出了幾個主要的功能:微部落格、群組、相冊、推薦。從這幾個功能上猜測,新浪朋友的做法應該是利用微部落格炒話題,以熱話題聚合;利用群組聚合大話題,以相冊和分享作為輔助;以推草根明星為目的,以朋友為手段。是以整個朋友的起點會是微部落格,紐帶是群組、輔助工具是相冊,這之間的驅動器是積 分(人緣)。朋友甚至直接連部落格都給拿掉了,使用站外部落格的導入與同步以微網誌的形式對站外部落格進行釋出。     

      微部落格是被所有的SNS網站所證明過的應用最多的功能,也是目前紅的發紫的話題之一。微部落格的作用之一是釋出,但精髓卻是分享。有了分享這些微部落格的内容的價值才最終凸顯,而把這些微部落格進行聚合也是一種有價值的應用,這是鄭昀做銳推的原因,也應該是新浪朋友做“熱話題”的根本想法。通過這些熱話題很輕松的就可以把朋友和其背後強大的媒體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不同産品線之間的整合。

      之是以說朋友是一個華麗版的Twitter在于,比Twitter可釋出的内容更豐富、比Twitter更多的使用者互動方式、對資訊的分類梳理更加細化(自己的、好友的、關注的、群組的)、可以通過使用者直接對零散的資訊進行聚合(群組、群聊、熱話題)。

群組是目前SNS中應用比較少的一個功能之一,其原因就在于使用者黏度太低,缺乏使用者成長性和索引性,權限很單一,而且在資訊龐大的社群中,很少能有固定展

現的地方,是以即使有使用者需求的内容,也不便于推廣和關注。而新浪朋友此次選中群組作為産品的一個主打,其主要考慮的應該還是在于要“造星”,以群組作為

一個大社群中某一群使用者的栖息地,以群組的核心訴求作為出發點,引發從衆效應。比如内測版新浪朋友中有參加快樂女生的新浪員工陶樂的粉絲群,使用者可以通過分享微部落格、新聞、照片、别的群組關于陶樂的文章到粉絲群裡,然後組員對這些資訊進行消化。這樣,群組的内容與黏性進一步擴大,這裡真正成為一個關于陶樂的所有粉絲的資訊集散地,最終吸引更多的粉絲加入。

同時,每一個群組都有一個Web版的聊天群組,這裡的聊天記錄是可以自主選擇保留在群組裡的,也就是說,在這裡可以更直接的與群組的成員進行交流。與網站

上的群組相結合,這不就是Web版本的QQ群嗎,解決了即使溝通的問題,也解決了群組公共資源的問題。    

       之是以說目前的新浪朋友是一個很初級的殘次品在于:

       1、應該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應用沒有放出來,以及會有配套的應用在醞釀。比如是否會上Webgame作為輔助?與站内其他資源的進一步整合等。

       2、網站給人的整體感覺很粗糙,在很多細節方面都存在問題,比如首頁的加載。

       3、因為是以微部落格為中心,那麼如何引導使用者對海量的資訊進行梳理與消化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目前來看很多地方的流程都有待優化,比如對針對某一個微部落格的回複,比如對群組消息的提醒等。

4、推薦機制值得再商榷。相對一個剛進入朋友的人而言需要很多的推薦來引導他融入,那麼,當我擁有了我能力範圍内可以管理的好友之後我是否還需要推薦呢?

也許那個時候我隻想看到我的好友的消息就足夠了,至于誰被圍觀了我不會去在乎,這個時候如何降低推薦帶來的幹擾将成為問題;推薦的意義在于把我所不知道的

和不熟悉的内容推薦給我,當我已經是某一個熱門群組的會員之後,再推薦這個熱門群組給我對于我而言價值肯為零,甚至反感。

       5、當明星們被引入新浪朋友之後,當需要塑造草根明星的時候,會成為新浪朋友營運的關鍵點。

       那麼,從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新浪朋友的重點将不會在朋友上,而是壓到了營運上,如果營運做的好整個社群會被引爆。  

      每一個産品都需要至少有一個亮點去吸引和黏住使用者,比如kaixin001的偷菜、螞蟻網的美女、5G的IT氛圍、白社會的出彩的互動設計、某内網的全facebook代碼。無論朋友是否成功,至少,他做了一次不一樣的SNS化嘗試,讓那些被格式化的網民們能夠去思考一下,其實WebGame并不是SNS!

Read more: http://www.ikent.me/blog/#ixzz0JH6nfnRn&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