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場大佬們,你真的會溝通嗎?

最近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單獨成立了一條業務線,小Q和一衆技術、測試同學被劃到新項目中。新環境新征程,啟動會上,高層上司寄予厚望,希望新項目組能快速調整融合,早日進入備戰狀态,創造佳績。程詞慷慨激昂,聽得人熱血沸騰,群情高漲,場面好不壯觀。作為産品經理的“言”值擔當,小Q自然也當仁不讓,立志要為新項目做好總設計師,不負衆望。

幾周下來,項目組成員間逐漸熟絡起來,彼此之間因初相識而互相拘謹客套的階段過了以後,工作上各種磨合問題也接踵而至。自認為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尚不錯的小Q在新項目裡徹底翻了車,和開發同學出現了幾次嚴重的溝通分歧,雙方争的面紅耳赤,不歡而散。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小Q開始反思,同時精讀了幾本溝通方面的書,以求從中找到答案,盡快解開謎團。  

01  職場常見溝通誤區

小Q反思自己及周圍的産品經理在以外的溝通過程中,經常容易落入如下幾個誤區:

1.針鋒相對,言語不饒人

 不同部門的同僚在一起溝通時,經常因為角色不同,立場不同,大家對同一事情的思考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當彼此的結論有沖突的時候,沖突就産生了,如果各方都很強勢,都希望從言語上說服對方,而自己沒有一絲的讓步,就會由争論衍生為争吵。例:産品經理希望項目早點上線,而開發同學認為工期太緊,希望砍一些需求。雙方各不讓步,一場需求評審會變成了争吵會,無疾而終。

2.雞同鴨講,認知不同步

當各方對某些事情的認知不一緻時,就會出現彼此之間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的情況,盡管大家表面心平氣和,但實際上分歧已經産生,達不到預期效果。 例如,同樣針對’商品上架’,産品經理描述的是庫房的入庫上架行為,而開發同學想象的是商品在銷售平台展示的畫面,産品講的眉飛色舞,開發同學卻聽得雲裡霧裡。

3.固執己見,缺乏同理心

如果溝通雙方都很固執,完全不為對方着想,不求同存異,那麼這注定會是一場失敗的溝通。

 4.不懂傾聽,自說自有理

人人都是辯論家,從你張口的一瞬間,我就沒有想着要接受你的觀點,而是在思考如何反駁你了。如果雙方都不會傾聽,隻會越吵情緒越激動,沖突越來越大。

5.偏離主題,飛到九天外

有的時候,看似現場歡快愉悅,但一場會議幾個小時下來,發現并沒有實質性的産出,原因是從某一時刻起,因為某同學的一句話,整個會議就開始偏離主題,而且越來越遠,甚至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已經不記得開會的目的了。

6.不懂變通,一招走天下

針對不同層級、不同性格、不同時刻的溝通對象,用一沉不變的方式去溝通,導緻産生了不同的結論。比如産品經理在和技術講解需求時,細節需要講的越細越好,但以同樣的方式向高層彙報時,上司會認為你羅裡吧嗦,浪費時間。

7.缺乏真誠,過程冷冰冰

滿口胡言、大話連篇、眼神飄忽、缺少耐心、一心多用,不專注于對話,遇到以上任何一類的溝通對象,都會讓另一方覺得你在敷衍了事,感受不到你的誠意,基本從一開始,就已經讓溝通效果大打折扣,溝通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8.逃避溝通,沖突更惡化

任何東西都是攢出來的,錢是,好感是,沖突也是。遇到難溝通的人和事,很多人選擇逃避,放任不管,雙方從口頭表達變為書面溝通,再到零交流互相猜忌,直到沖突越來大,無法修複。

出了問題,就必須要去解決,否則工作和生活就會受阻。就像通暢的河流中間被一顆巨石擁堵,如果不及時挪走,久而久之,泥沙沉積,河道會越來越窄,直到有一天,河道被完全堵住,河水沖破河堤,釀成重災。

02  人際關系需要分類

我們通常隻知道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殊不知關系也是要分層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同等對待。在進行有效溝通之前,需要對我們身邊的關系有很清晰的認知。按照我們日常接觸的關系,人際關系可以分為三類:擇定關系、承繼關系、偶遇關系。

 一、擇定關系:由我們自己選擇的配偶、約會對象、朋友、社會團體等。擇定的關系當中,越是親密的人,就越值得我們去留意和呵護,對話交流一旦出現困難,必須及時化解。

二、承繼關系:常常伴随我們的擇定關系承繼下來的關系。比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為孩子選的學校,對應學校裡的老師,入職到某家公司以後的同僚等。處理這類關系有一個獨特的技巧:設定界限。一旦他們越界,我們就要确定一個正确的方式來回應他們。

三、偶遇關系:因為某些原因偶然相遇的人。例如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商場從業人員、飯店服務員、熱線話務員,我們在社群裡碰見的陌生人,以及工作中遇見的、以前不曾謀面的同僚等。與這些人隻不過是擦肩而過,不必為他們勞神。

職場大佬們,你真的會溝通嗎?

▲  人際關系分類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是以針對關系,我們應該有選擇性的差別對待。首先,我們自己用心選擇的擇定關系,更加值得我們去用心經營;其次是随擇定關系內建而來的承繼關系,最後才是是那些匆匆而過的偶遇關系。當然并不是說承繼關系就沒有擇定關系重要,而是說我們需要在不同的時刻需要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去對待不同的關系。

03  性格情緒四象限及溝通技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情緒反應特征,人的性格類型可以分為外向和内向,反應可分為易憤怒型(強勢,好競争)和易恐懼型(弱勢,愛逃避)。按照性格和遇到事情的反應不同,我們可以将周圍的人脈劃分為4個象限:高能型、高慮型、生悶氣型、退縮逃避型:

職場大佬們,你真的會溝通嗎?

▲  性格情緒4象限

以上4個象限的人分别對應不同的溝通特征,需要用不同的溝通技巧來對待:

①高能型。這類人不會羞于進行高難度對話,而且常常願意推動問題解決。

為了避免高能型的人壟斷溝通主導權,我們的反應必須溫和且鎮靜,而且不要急于回應。我們可以這樣說:很明顯你對這件事很在乎,也很感謝你告訴我這些,但我需要一點時間好好想一想。

②高慮型。這類人總是不假思索地分享他們的想法,而且輕易表達出他們的擔憂。他們的目光總盯在問題上,而不是去尋求解決方案。在交流過程中,他們傾向于表現得悲觀、憂慮。

與他們打交道時,我們要由着他們盡情表達自己的憂慮,耐心傾聽,不要反駁他們所說的任何話。花一些時間去了解、發掘他們的憂慮,幫助他們放松,他們才願意和你讨論邏輯問題和解決之道。

③生悶氣型。處于這個象限中的人,你可能很難搞懂他。他們有着強烈的情緒,卻沒有成熟的意見。他們不願意表達自己沒把握的觀點,也不願意讓自己聽起來很傻,是以在艱難對話中,他們選擇把所有的想法埋在心底。

 要他們趕快說出不成熟的意見,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壓力。我們可以這樣回應:“看上去你對這件事很有感觸,我真的很想聽聽你的想法和看法,你願意思考幾天,然後我們再好好談嗎?”,這些話才是振奮這類人的正确選擇。

④退縮逃避型。他們缺少動力,拿不出什麼意見,因為他們根本沒時間去思考,他們滿腦子都是負面資訊,隻盯着各種糟心事。他們很容易陷入壓抑和憂愁的泥淖之中,遇到挫折他們容易選擇放棄,逃避沖突

和處于這個象限的人溝通時,你需要意識到問題的症結到底在哪兒。我們可以這麼說:“我估計我所知道的有限,你的顧慮還有不少,對嗎?”,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從壓力中解脫出來,他們就能夠燃起希望。

04  十個實用的溝通技巧

3分鐘的溝通,勝過3小時的返工。職場上,如果缺乏溝通,經常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上司、對同僚、對下屬都是如此。掌握一些實用的溝通技巧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完成工作,更潇灑的馳騁于職業天地間。

1.當面溝通。能夠當面溝通解決的事情,就不要通過語音或文字。在溝通表達的資訊量當中,隻有7%是内容,38%是語調,55%是表情。隻有面對面溝通,才能更好的把握對方的語調和表情,有助于高效而準确的解決問題。

2.學會傾聽。多聽少說,聽懂再說,隻有真正地聽懂對方的話,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對方的内心,找到溝通問題的根源。

3.明确目标。明确每一次溝通的目标,随時提醒自己,切忌漫無目的的散聊,到頭來一無所獲。

4.正直真誠。感性勝利大于理性勝利。簡單正直比花裡花哨實用的多,一個真誠的眼神勝過一萬句空口的白話,也勝過一萬句邏輯嚴謹的辯白。

5.求同存異。當溝通雙方存在分歧時,不要一味的強壓和企圖說服對方。保留彼此的分歧,尋找彼此共同的目标以達成共識,才能使溝通繼續下去。

6.有同理心。很多時候,溝通的不順暢往往是由于雙方立場不同。多一些同理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并緻力于為對方解決問題,很多沖突就迎刃而解了。

7.注意用語。多贊美,少批評;多用“我們”、“咱們”,少有用“你”;多重視别人,少一味的突出自己;注意語調:多用一聲,少用四聲 ;注意語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不快不慢。

8.保持微笑。相逢一笑泯恩仇,桃花依舊笑春風。時時帶着善意的微笑,可以融洽氣氛,增進感情,拉近溝通雙方的距離。

9.控制情緒。人一旦憤怒就容易失去理智,在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真的特别生氣,可以采用10秒法則,先冷靜10秒,待情緒穩定後,再繼續溝通。 

10. 3F溝通法。善用3F創造良好的溝通過程:先陳述事實(Fact),再表達感受(Feel),最後說出期望(Focus)。如:有位同僚經常在辦公室大聲接電話,打擾了大家工作,你可以這麼提醒他:“見到你最近經常接電話(Fact),我知道你一定有着急的事情,但其它同僚正在工作,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Feel),你看能不能去走道盡頭去接聽?”

相聚總是短暫,職場上人來人往,變幻匆匆,很多同僚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成了過客,也許昨天的我們還在互相嬉笑怒罵,今天見面就已經各奔東西。如果能夠站在未來審視現在的我們,求同存異、和平共赢的溝通方式一定遠勝過争鋒相對、爾虞我詐式的厚黑欺淩。學會非暴力溝通,學會尊重禮讓,真誠待人,會讓我們迎來一段如詩般美好的職業旅程,沉澱下如陽光般絢爛的回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