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作者:盧丹廣州使用者

轉載自 Acquired

提起這個名字,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卿本佳人》《玉蒲團》等情色影片。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其實,與三級片導演的身份相比,他的攝影成就更高。

不拍名勝古迹、大人物,專注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圈子裡流行這樣一句話:“華人攝影界沒有大師,隻有一個叫何藩的。”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01

“天才”何藩

自學成才

何藩,1933年生于上海,父親是絲綢生意老闆,妥妥的富二代。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為數不多的彩色照

雖然生活足夠富足,但因父母工作太忙,十多歲的他很多時候都是一人度過,影院成了消遣之地。

影片中黑與白、光與影、明與暗相接的色點變幻,讓他每一幀都看得出神,深深的印刻在腦海中。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父子之間相處時光雖不算多,心意卻是相通的,十三歲那年父親送給何藩一部Brownie相機,用實際行動支援他拍照。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沒有專業老師教、不懂得拍什麼,他就在上海街頭小巷穿梭,見到喜歡的人與景就拍下來,晚上回家把浴室當成暗房洗照片。

拍着拍着就摸出了一些門道,《上海的雨天》《上海外灘》在他讀中學時就拿到了甲級獎項。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上海》

早年成名

十八歲那年何藩随父母舉家南遷,移居到香港,在主張“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采西歐大學導師制度”的新亞書院讀文學,接受到了良好的國學教育。

唐詩宋詞的意境之美,被他注入黑白攝影中。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大海與天空的宏大搭配帆船的渺小,電線杆投射在馬路上的線條,牆面矩形窗裡的人像,都詩意十足。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後來,有人問何藩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件?

他說靈感源于古詩:“日暮途遠,人間何世”的《日暮途遠》,夕陽落下,一位勞工蹬着三輪車海邊前行,無車無行人,靜谧而美好。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這種把具象意象化的表達方式,讓何藩确立了獨特的風格,在攝影界名聲斐然。

三十歲之前就拿獎拿到手軟,陸續獲得280多個國際攝影大獎,更是連續八屆獲得美國攝影學會評選的“世界攝影十傑”。

外界稱他為中國街頭攝影的“一代宗師”,實打實驗證了張愛玲的真理名言“出名要趁早”。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02

直面底層社會

何藩真正令人崇敬的地方,在于他的仁義之氣。

盡管生活富足、功名在身,卻始終對中國底層人民充滿關懷,鐘情于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香港回憶錄》《人生劇場》《昨日香港》,是光與影交織下的香港三部曲,記錄着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難得一見的圖景。

第一部曲《香港回憶錄》是何藩一生所出版的極為經典、知名的一部,收錄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的生活百态。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階梯口的日常閑聊、工地上的忙碌、城市碼頭間來往的人流,都是屬于那個時代的烙印。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第二部曲《人生劇場》更一步剖析香港,收錄了許多肖像攝影,反應現實的百姓生活。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鏡頭下沒有華麗的場景、高大上的人物,直面底層社會的粗瀝感。

肩負重擔、竹牆爬高、拉車勞工,看着就讓人心酸。

早出晚歸,辛苦勞作,這就是勞苦大衆生存的不易。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生活百般滋味,并不是每個人的童年無憂無慮,窮困會讓人早日成熟,勇敢面對苦難。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談到這類作品,何藩覺得他們所表達的草根精神,是最令他難忘的。小人物拼搏求存,一直在掙紮奮鬥。

自己需要用人道主義精神,去關懷他們。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第三部曲《昨日香港》則有别于前兩部的寫實風格,采用大量多重曝光技法,創造出過去與現在、幻想與現實相交錯的“抽象”作品。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陰影》是作品封面圖,也是何藩的典型代表作,拍的是書院外牆壁上三角形陰影割裂陰陽,一名女子低頭立在角落,在2015年拍出37.5萬元高價。

明暗對比的巧妙構圖是作品一大亮點,一條大直斜線的構圖使畫面一分為二,簡潔無比,穿旗袍女人站在視點上,成為視覺重點。

整體元素雖然非常少,卻令人浮想聯翩,懷念那個時代香港獨有的藝術韻味。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這或許驗證了那句:“用眼睛捕捉的鏡頭隻能稱之為照片,用心靈捕捉的鏡頭才是真正的藝術。”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03

抛掉過往,重新出發

鮮花、掌聲、獎項,攝影讓何藩獲得無限榮譽。

但他不念過往不畏将來,放下所擁有的一切,依然轉行投身電影。

不為别的,隻因熱愛。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全新的行業讓他從頭做起,沒有當導演的機會,便在片場當雜工、參演各種小角色,不怕苦不累有活就幹。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飾演唐僧

後來,他終于等來拍電影的機會,但僅限于情色片。

是為夢想折腰,還是屈從現實?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決定即使三級片,他也當成一種事業去經營,拍出美感。

是以,在他的影片中不僅留下來最美好的葉玉卿,也呈現出獨特的舞美和空鏡。

演員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在力求唯美。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對于何藩的選擇有人發出疑問,明明已經功成名就了,好好當攝影大師就可以了,幹嘛去做不利于名聲的事情?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他答:“我一直認為,任何藝術作品都應該源于真實的情感和了解,我的工作沒有任何目的性,作為一個藝術家我隻是想表達我自己,我需要情感上的沖動才能拍出有意義的作品。”

而當作品與觀衆産生共鳴時,那是一種金錢所買不到的滿足。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何藩,被遺忘的攝影大師

晚年,他移居美國後學起PS對之前的照片做整理,通過疊加、并置等手法,讓其在新的時代煥發不一樣的意義。

或許有幾分芥蒂,或許對自身做出總結,憶起種種過往,他說:“我拍過很多三級片,但我的攝影從未妥協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