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作者:瑤瑤瑤嗷

粗剪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以所“号”的脈作為标準去取舍素材,将之按劇本的順序排放起來,完成好每場戲所承相的戲劇任務,并盡可能呈現出導演拍攝的全部戲劇内容和戲劇性(情緒、人物、沖突等)。

我在粗剪階段一般不會對原劇本的結構做大的修改,也不會随便删除導演拍攝的任何一場戲。因為如果在粗剪階段輕易删改結構,有可能會造成整個影片的松架缺失或導演的創作表達不充分。叙事方式的确立、結松的調整和風格的形成是在完成了粗剪之後,對搭起來的架子進行全盤審視,并和導演進一步溝通之後,在精剪階段去完成的任務。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我們用影片《橫空出世》裡找水和打算盤兩個段落來具體說說粗剪階段怎麼去挑選鏡頭和用怎樣的技法去組接成一場戲,《橫空出世》是講我國制造研發原子彈的故事。

找水和打算盤兩場戲、一是為了凸顯面對惡劣自然環境(天災)的不屈精神,一是為了突顯面對蘇聯封鎖(人禍)的不屈精神。明确了這兩場戲在片中承擔的任務,就要去想辦法通過素材實作它。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再說導演的拍攝,主題是嚴肅的,情節是故事性的,素材構圖是規整的,與之相适應的剪輯風格就應該是凝重質樸大氣的。剪輯技法運用不能太時尚、前衛、反傳統,而應該以流暢簡練、突出故事性的經典剪輯為主。

先通過“找水”一場,來具體說說如何取舍素材并組接,實作其戲劇任務和戲劇性的問題。這場戲的原素材共拍了12個鏡頭16條。按原素材場記排列如下:

鏡一:

1條,固定機位,馮實帶着找水的士兵面對錄影機在連綿的沙漠中由遠而近爬上沙坡,走到中近景時,馮實站定,攝影機微推,馮實說:“這是水吧……”攝影機由右往左前搖,隊伍開始向水源奔跑,有人撲倒、翻滾。

2條,内容、機位和1條同,不同的是馮實帶隊由遠而近地爬沙坡時腳步顯得踉跄,一個小戰士上前攙扶着他往坡上走,有了長途跋涉的疲備感覺。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于,隊伍開始向水源奔跑時、撲倒、翻滾的幅度更大,速度更快,興奮感顯得更強烈。

鏡二:小全--中景,戰士們從沙坡上沖下。

鏡三:大全,戰士們從沙坡上沖下。

鏡四:大全--近景,戰士們跌跌撞撞地從沙坡上沖下。

鏡五:大全,戰士們從沙坡下往上奔跑。

鏡六:1條,戰士們從沙坡下往上奔跑。2條,戰士們從沙坡下往上奔跑。

鏡七:中近景。1條,馮實站在沙頂看水的方向,戰士從他身邊撲越而過。2條,同上,隻是鏡頭更大一些。

鏡八:1條~4條,戰士們由下往上爬沙坡鏡九:全景,戰士們從陸地沖向水裡。

鏡十至鏡十二:中、近景,慢搖,戰士們歡快地戲水

首先确立這場戲要做什麼。内容是找水。沙漠中找水是艱難的,馮實帶着隊伍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找到,但在這裡終于找到了,人物的情緒從極度的渴求中釋放出來,那種興奮勁兒是鏡頭的着力點。但僅挑選素材是不夠的,用什麼技法才能呂顯戰勝困難後的開心呢?這和寫文章一樣,最好的修辭手法是對比。選取鏡頭時,前面越能表現人物困頓感的鏡頭越是要留下來的,後面越是能傳達出興奮感的畫面也越是要挑選的,注意選擇表現人物細節的鏡頭。在技法上,前面的長剪輯率(剪輯點少)和後面的短剪輯率(剪輯點多)形成對比,變奏也是一個好的方法。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按這個思路來看這些素材。

鏡一的第2條和第1條比,馮實的踉跄和小戰士的攙扶,翻滾的節奏和動作,都更具視覺效果,也更能呂顯自然環境的艱辛和找水的長途跋涉的艱難,是以選鏡一第2條。

鏡二和鏡三比較,鏡三的大全景太空曠,鏡頭裡的動作顯得小而模糊,使得表現出的興奮感變得松懈,情緒和景别的節奏也不比對,是以要展現全貌時,選擇了鏡二的仰拍,讓戰士們從小全沖到中景,既有場面又比對了節奏,情緒上也表現得到位。同時在這裡也挑選了鏡七的中近景,在歡快的群戲中突出主角馮實。在技法上,這兩組鏡頭都不是整條選取,而是剪碎了,挑選了其中動作大的一些畫面,以凸顯那種歡騰的氣氛。最後是把2個鏡頭碎剪成了4個鏡頭。

鏡五到鏡八,畫面上是戰士們從下往上爬沙坡,和前面已經沖下沙坡,在實體運動方向上形成了明顯的沖突,無論其拍攝的節奏和情緒多好,引起了叙事時空的歧義,都不能用,要堅決舍棄,就像沃爾特·默奇說的,單個鏡頭即使再好,如果和整個肌體不合,不是這個肌體的細胞,也要拿掉。這是剪輯師審視素材的重要原則之一。由于實體運動方向的問題,這場戲直接扔掉了3個鏡頭共8條素材。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從鏡九開始到鏡十二都是戰士們戲水的中近景鏡頭的慢搖鏡。每一個鏡頭都有一些好的、最能展現戰士們興奮情緒的畫面。

但如果整條的選取

一是搖鏡所表現出的節奏太慢,使情緒松懈;

二是每條裡也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這個部分想要加大渲染歡快的情緒,可以挑選動勢較大的鏡頭,加快剪輯頻率,多用小鏡頭(特寫)組接的方式。

是以剪輯師在組據時,就在每一條裡選取了一些如擁抱着倒進水裡,帶着浪花在水中躍起等動作較大的畫面,盡量采用小鏡頭和碎剪的方式進行組接,由于戲份不夠。後來還補拍了如扔衣服、扔水壺等特寫鏡頭,加進了這組畫面裡。整個組接以水和人物動作的上下起伏作為連接配接點,形成節奏,同時利用畫面拍攝時的升格鏡頭,使氣氛得以延宕和渲染,最大限度地呂顯了歡快的氣氛,把拍攝時的5個鏡頭加上補拍的2個特寫碎剪成了15個鏡頭,完成了這場戲的戲劇任務和戲劇性。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最後這場戲剪下來,将原劇本由12個分鏡頭組接的段落,在扔掉了4個不合适的鏡頭的基礎上,通過碎剪,重新組接成由20個鏡頭構成的段落。

鏡一:全景--近景,固定機位,馮實帶着找水的士兵面對錄影機在連綿的沙漠中由遠而近,踉跄着,被小戰士攙扶爬上沙坡,走到中近景時,馮實站定,攝影機微推,馮實說:“這是水吧……”攝影機由右往左前搖、隊伍開始向水源奔跑,戰士們大動作的撲倒、翻滾。(原素材鏡一第2條)

鏡二:中景,馮實站在沙坡頂上看,身邊的戰士們(前景)已争先恐後地從頂上往下躍。(原素材鏡七第2條)

鏡三:近景,戰士從沙坡上滾下。(原素材鏡七第2條)

鏡四:中景,戰士奔跑着沖下沙坡,右出畫。(原素材鏡二)鏡五:小全,戰士們從沙坡上沖下。(原素材鏡二)

鏡六:小全,戰士從沙坡沖向水裡。(原素材鏡九)

鏡七:特寫,背包、水壺扔在地上。(補拍素材)

鏡八:特寫,快速奔跑着的帶着揚起沙塵的腳。(補拍素材)鏡九:小全,戰士從沙坡沖向水裡。(原素材鏡九)

鏡十:特寫,揮舞的脫下的衣服。(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一:中景,邊脫衣服邊向水裡沖。(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鏡十二:特寫,揮舞脫下的衣服。(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三:近景,脫了衣服飛奔的士兵。(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四:特寫,背向攝影機,撲向水裡。(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五:特寫--拉開成中景,側面張着嘴歡叫的戰士,前景是飛濺起的水花,鏡頭拉開,戰士整個身體潛入水中。(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六:中景,幾個戰士在水裡上下起伏撲騰。(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七:近景,兩個戰士相抱着仰面倒入水中。(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八:近景,另幾個戰士從水中躍起。(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十九:特寫--搖鏡,奔流江水的空鏡,拉開,搖至撲水的戰士們(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鏡二十:中景,在水中歡呼跳躍的戰士。(原素材鏡十至十二中)

從前文的分析和最後組接的段落可以看出,這場戲的素材挑選和鏡頭組接就是在準确地為影片号脈之後,按照其承擔的戲劇任務和要昌顯的影片氣質為标準,把素材裡的内容當做單一的“字詞”,以“對比”為修辭手段重新組詞造句,使用剪碎鏡頭來渲染情緒、營造節奏、突出戲劇性的。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再來說打算盤那一場戲。通過這場戲,我們要具體談談如何利用挑選好的素材實作其戲劇性的問題。

這場戲的素材一共拍攝了8個鏡頭共11條(鏡一四、七,每鏡拍了2條,其餘是每鏡1條)。

鏡一:從特寫搖至中景,打算盤。(拍兩條)

鏡二:特寫,俯拍,桌子中間放饅頭,前景打算盤的手。

鏡三:特寫,打算盤的人的臉上的汗水搖至打算盤的手。

鏡四:1條,特寫,固定拍攝,打算盤的特寫。2條,特寫,跟拍打算盤的手的移動。

鏡五:特寫--近景,打算盤的特寫搖至近景一個女科學家認真工作的臉,再搖至一臉汗水邊打算盤邊吃包子的男科學家。

鏡六:特寫、打算盤特寫上搖至另一女科學家的臉。

鏡七:

1條,全景,打算盤,女服務員依次倒開水、一名男科學家右入畫發材料,畫面裡的背景是來來去去、坐下站起忙碌的人群。

2條,全景,和第1條不同的是背景和主體配合得更好,更具有節奏感,展現出的坐下站起的忙碌氣氛更熱烈,場景更好看。

這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戲。但原劇本隻用了8個分鏡來表現這場戲,雖然特寫不少,但段落整體時長和力度不夠,表現不出月月年年的時間流逝感和厚重氣息,營造不出中國人忘我工作的情緒。

這場戲要想做好,就必須修正這些不足

剪輯師首先選取了一個很具中國元素的東西來凸顯“中國人”和“歲月”這兩重意思,這個東西就是算盤。算盤是中國的發明,而且曆史悠久,打算盤本身也具有一絲不苟、分毫不能差的含義。打算盤的曲面一出現在銀幕上,觀衆就能明白這是我們民族特有的東西,同時伴随着古老凝重和謹慎的歲月質感,符号和象征意味一下子就彌漫出來了。是以剪輯師在這場戲中大量運用了打算盤的特寫鏡頭進行重疊,來強調月月年年的時間流逝和中國人的特有精神氣質。剪輯師準确運用的這個符号(打算盤)和觀衆本身有着天然的親切感與貼近性,一下子就将觀衆内心的情緒調動了起來。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然後剪輯師通過空鏡和其他鏡頭穿插的方法,将原本打算盤的8個分鏡破成兩個部分,重新進行分鏡。剪輯師先利用“算盤重春”作為視點。

再利用空鏡插入模糊時間,組接成一場由多個景别、多種鏡頭運動方式和疊化技法共同構成的14個鏡頭的大戲,增長了整場戲的表現時間,加強了戲劇感染力:

第一部分,選取了原素材鏡一中的一部分畫面和鏡四中的兩個打算盤的特寫,表現出大家認真工作的狀态。然後為了表現時間的流逝感,将原鏡七第2條的部分素材選出、提前,接成第四個鏡頭,展現出大家此起彼伏的忙碌狀态。然後插入一個中景鏡頭,門外守護的士兵問:"他們在幹什麼?”另一士兵回答:"幹什麼?幹革命工作!”(借的該片其他場次的素材)再插入一個空景,全景的科學院大門口,進進出出的人群(借的該片其他場次的素材)。這兩個插入的鏡頭,不僅使原素材得以剖開,也表示了時間的跨度。利用音樂的延續,再接到打算盤的鏡頭時,自然讓觀衆覺得過了很長的時間,科學家們也工作了很長的時間。

弘成IT教育:看《橫空出世》,學影視後期粗剪階段知識點

做完了這個中間的部分,再做另一個打算盤的部分。這一部分要和前一個打算盤的部分不同因為情緒要掀得更高,是以不僅鏡頭要給得更足,在技法上也要做得更洪亮。這一部分除了用大特寫和小搖鏡,還用了疊化,讓一組打算盤的手的特寫鏡頭交替疊化,再和工作的科學家們流着汗的臉、邊啃饅頭邊工作的臉等特寫組接起來,形成一種節奏感,同時表現了工作的忘我、忙碌、艱辛和時間的延續,也很好地展現出歌頌的主題,把這場戲的戲劇性通過技法加以渲染,将情緒推向極緻整部片子的粗剪完成之後,差不多就按劇本的順序搭起了一個大概的架子,下面就可以進入精剪階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