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大宋第一懸案斧聲燭影到底是真是假?宋太宗趙光義真的是弑兄篡位嗎?這期咱們就來說說這個事。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一座大殿内燭光搖曳,侍者們站在大殿外,隻能看到大殿的窗紙上,燭光映出的兩個人的身影,正在說着什麼,突然一個人站了起來,之後傳出來,用斧頭敲打地面的聲音,一個人大聲吆喝道,好作之,意思就是好好幹, 然後燭光熄滅一切歸于寂靜,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之後,殿内突然一陣慌亂,又過了一陣,一個人出來宣布皇帝駕崩了,這就是傳說中曆史上最玄奇的案件之一,斧聲燭影。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這是中國曆史上的千古懸案, 大家一直想知道的就是到底是不是趙光義害的兄長趙匡胤,截胡了他侄子的皇位呢?咱們今天就來嘗試偵破一下這個曆史懸案。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咱們開頭提到的那段燭影斧聲的故事,是出自民國時期一個叫蔡東藩的小說家所寫的《宋史通俗演義》, 還有一本叫《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的小說,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描寫,都是在影射趙光義殺了哥哥趙匡胤登上皇位,那麼這些小說最原始的出處是哪裡呢?就是這本書叫《湘山野錄》,是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筆記體野史,主要内容是記載從北宋開國到宋神宗時期的曆史,内容十分廣泛,大部分都是寫朝廷高官顯貴的趣聞轶事。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我們再來看案發當晚的第二段記載,出自北宋司馬光的《涑水記聞》, 這是他為了編寫資治通鑒收集的資料。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書中記載,大約淩晨兩點的時候,侍者在外面等得太久,感覺應該進去檢視一下, 結果進去一看,太祖皇帝已經歸天了,于是就趕緊通知宋皇後,皇後到現場一看大吃一驚,就趕緊派太祖的貼身宦官王繼恩去把趙德芳叫來,結果呢,這位宦官王繼恩就動了個心眼,他沒直接去找趙德芳,而是先拐了個彎,把太祖弟弟趙光義給找來了,宋皇後正在六神無主的時候,一擡眼看見跟前站着趙光義,便心知大勢已去,隻好拜倒在地哭訴道,官家,我們母子的性命都交在你的手上了,趙光義也跟着邊哭邊說,你别擔心,我們共享富貴。之後,趙光義就順理成章地登基了。那麼在司馬光的這段記載當中,我們就能夠看出一些不同之處了,就是這裡沒有燭影斧聲的故事,但是确有搶位的嫌疑。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在趙光義執政六年之後,就是宋太宗太平興國6年9月,又突然出了一個迷之操作,就是宰相趙普突然抛出了一份金匮遺囑,用來證明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所謂金匮就是金色的櫃子。 金貴之盟據說是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他們的母親杜太後,在太祖成為皇帝的第2年,和他們哥倆達成的協定,當時杜太後病危,就語重心長的對大兒子趙匡胤和宰相趙普說,你為什麼能夠得了天下,建立大宋呢?那是因為周世宗柴榮死得早,立了幼子做皇帝,孤兒寡母的,你才有機會得到天下。是以為了避免同樣的情況再度發生,你就得立你弟弟作為皇儲,趙匡胤不得不同意,是以皇位的繼承順序就變成了,從趙匡胤到弟弟趙光義,再到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最後再到二兒子趙德芳,意思是讓趙光義過度一下。不過這個金匮之盟出來的時機也是比較耐人尋味,太祖大兒子趙德昭自殺于太平興國四年,就是趙光義登基後的第四年,趙德芳死于太平興國六年三月,而所謂金貴之盟的首度公開,咱們前面也說了,恰好是在半年之後的九月份。這怎麼看都像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而斬草除根啊,但是啊,就算趙光義在之後的皇位動手腳,也不能證明他,燭影斧聲,弑兄篡位啊。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接下來,咱們就得結合當時的政治環境來分析。首先,太祖趙匡胤死之前的政治格局。 趙光義當時的頭銜是晉王,職位是開封府尹,而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當時都還不是親王,職位是山南西道節度使,是在漢中做一個地方長官,比起趙光義直接管轄首都開封,他的職位實在是低太多, 而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芳的政治資曆,那就差得更遠了,當時隻是一個貴州的防禦使,比節度使還要低。從這些迹象來看,趙匡胤活着的時候雖然沒有立皇儲,但是着重栽培的對象确實是他弟弟趙光義,超過了對兩個兒子的器重。那麼,在沒有緊迫危險的情況下,趙光義莽撞的害S栽培自己的哥哥,這個是不是不太合邏輯。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這時候肯定有人會說,趙匡胤自己有孩子,為什麼還要傳位給弟弟趙光義。重點來了,這恰恰就是那個時代的常态。為什麼這麼說呢?宋朝建立時是個什麼時期,那是個中國曆史上又一個大分裂的亂世,位于黃河流域先後有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頻繁更替,包含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同時割據了九個政權,另一個政權孤零零的割據在如今的山西太原,就是北漢。這段時期就是著名的五代十國。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在那個時代,所謂皇帝,兵強馬壯者當之。父子年齡差距過大,幼主登基在亂世中往往會被手下大将所利用,宮廷政變,改朝換代在當時屢見不鮮。中原短短半個多世紀就換了5個朝代,變換了14位帝王。

是以五代時期很多帝王甯願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兄弟或者成年子侄,至少這樣還能保證家族的興盛,畢竟在五代十國那種亂世,一旦發生政權更疊,前朝皇族基本上都是會被斬盡殺絕的。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而且兄終弟及也不是從五代才開始,從中唐以後,藩鎮割據,很多時候各個獨立、半獨立節度使得繼承模式都是兄終弟及。也就是說節度使過世前把位置交給了自己的弟弟,然後弟弟要過世的時候又把位置傳給自己哥哥的兒子。如果近親裡沒有特别靠譜的人選,甚至會傳給自己的養子或者遠房子侄。

全新視角破解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害哥哥趙匡胤篡位之謎

而趙匡胤生于後唐年間,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五代人,他所生活和經曆的人生就是在五代中度過的。咱們以現代的視角看曆史,總習慣把曆史設定好多分界線,但是,當時的人也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過的,習慣不是突然就改的,這是個漸進的過程,趙匡胤也沒有穿越到未來回看過去的本事。是以,趙匡胤保留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傳統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說,趙光義是正常繼位的。至于後來,為什麼沒有把皇位歸還給哥哥一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視訊加載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