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作者:後青年時代

季羨林在《人間歲月長》裡專門寫了他跟幾個好友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故事,看看他跟好友之間發生了哪些,知己在他的人生中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同時,通過季羨林和他知己的交往經曆,我們也能學會如何跟朋友相處,如何擁有一段彌足珍貴的友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我們先來說一說季羨林和胡适之的故事。

胡适之這個人,我們也稱他胡适,聽過這個名字的人,對他不會陌生。他是我國近代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還是翻譯家,他翻譯過很多作品,比如法國都德、莫泊桑和挪威作家易蔔生的作品,他不僅精通衆過古典文化,還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世界曆史上舉足輕重的思想家。

1948年時,胡适之在北京大學當校長,那個時候,季羨林也在北大教書,兩人是以熟識。

在季羨林看來,胡适之是一個非常幽默風趣的人,雖然是校長,但對所有人都很随和,總是笑容滿面,親切和藹。當時,季羨林是授課老師,經常會找校長彙報工作,兩人時常在校長辦公室裡交談。

加上胡适之又是報紙學術副刊的主編,季羨林經常寫文章給報紙投稿,兩人除了工作上有交流,就連學術問題也要一起溝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季羨林寫過一篇論文,他覺得自己寫得很一般,觀點有點不明确,他就拿給胡适之幫忙看看,第二天一早胡适之就給他回複了,季羨林知道,這麼快回複自己,胡适之肯定是連夜看完的,胡适之告訴季羨林,他寫得很好。這句話給季羨林帶來極大的鼓舞,胡适之不僅當面表揚季羨林的學問,還在背後當着其他人的面表揚季羨林。

有一次,胡适之跟一群學術研究院的人一起喝茶,他對這些人說:“大家做學問就應該像北京大學的季羨林那樣。”這話傳到季羨林的耳朵裡,讓他十分感動。

季羨林是個大學者,文化水準很高,同樣的,胡适之也是一個文化人,兩個人雖然年紀差了一些,但在學術研究上,還真是非常有默契。胡适之欣賞季羨林的才學,季羨林也很尊重胡适之,兩個人有着共同的愛好,都熱愛做學問,是以兩人互為對方的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我們常說一句話,叫人生難得一知己。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交到很多普通朋友,但是知己好友卻很難碰到。曾國藩說過一句話,人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乎。這話就告訴我們,你交的朋友是好是壞,就決定了你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

是以,我們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很重要,它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如果我們跟志同道合,有共同追求,共同理想的人交朋友,我們就離自己的奮鬥目标更近,在朋友的鼓勵和陪伴下,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果我們跟那些才華橫溢、人品高尚的人交朋友,我們也會豐富自己的學識,注意自己的修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好的朋友,就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好的同行者,他跟我們一起前進,在我們需要幫助時,願意伸出援手拉我們一把。

古往今來,泛泛之交很容易,但知己最難尋覓。是以,要是遇見了知己,千萬要珍惜他們,珍惜這段友誼,因為知己能讓我們受益一生。

命裡出現的知己,如果那個知己暫時沒有出現,我們也不要着急失望,我們先做好自己,成就自己,然後靜候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季羨林與胡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