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作者:HANS漢聲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上個星期,一隻猕猴出現在地質大學,小猴圍着操場欄杆散步,俯瞰塑膠跑道上芸芸衆生。

也就半個月前,地大才剛“喜提”一隻北極狐,宿舍樓下早晨7點,有人撞見一隻埋頭吃包子的白狐狸。

最近幾年,神奇動物頻繁出沒武漢。

江漢路黃鼠狼向路人讨吃的,蔡甸沉湖濕地飛來粉色火烈鳥,華科食堂門口野豬亂竄,武大珞珈小狐狸圈地自萌……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武漢小動物出沒集錦

今年夏天,東西湖某小區一樓住戶張先生,在自家窗前發現一窩“戴眼罩”的小野獸,長得有點像幹脆面代言人小浣熊。

照片發到業主群,沒人認識。小區物業從東西湖野保站一路打聽到武漢動物園,最後問到了花蝕老師(科普作家@花落成蝕),他一看:“這不是貉嘛!”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東西湖小區張先生拍下的貉,乍一看像我家暹羅貓。

沒錯,“一丘之貉”那個“貉”,野生物種。

如果說大學校園背山靠水“神獸”宜居不稀奇,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區出沒野生物種,實屬讓城裡人開了眼界。

小動物為什麼進城?我們如何與之相處?

我們帶着一連串為什麼,拜訪了花蝕老師。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喜歡生活在“夾縫”中的貉。圖上這隻貉叫呵呵,住在武漢動物園,花蝕老師親手養大,油光水滑。

在武漢動物園,我們終于見到貉的實物。

貉的模樣神似浣熊,體型比浣熊更小。宮崎駿動畫《百變狸貓》講的就是它們的故事。

“沒記錯的話,武漢是繼上海之後,第二個小區裡出現貉的大城市。”

花蝕老師告訴我,從去年開始,截至今年,上海有150多個社群出現了野生貉。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上海貉分布圖,圖檔來自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武漢也值得這樣一張野生小動物分布圖。

東西湖這個小區跟上海那些被貉選中的小區,内外環境幾乎一樣。

小區地處武漢三環線外,毗鄰小河,不遠處有大片林地。小區内,植物郁郁蔥蔥,綠化很棒。

小區周邊沒有貉的養殖場,基本可以斷定,這群貉是從郊區擴散到市内的野生貉。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目前在武漢動物園裡能看到的“進城動物”隻有貉

貉的身影曾經遍布大半個中國。城市蓋滿高樓大廈之前,武漢本就是貉的故鄉。

花蝕老師說,野生貉進入城市,說明生态環境在變好。城市高速建設時,動物消失或離開;城市化放緩,環保綠化跟上來,動物們也回來了。

城裡人把貉看作“闖入者”,其實對于人家貉來說,進城隻是“回老家”罷了。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花蝕老師,微網誌ID:花落成蝕。知名科普作家,武漢動物園網民園長。

武漢湖泊濕地衆多,常見各種野生鳥類,粉色火烈鳥都神奇地飛到武漢蔡甸沉湖濕地。

哺乳動物方面,武漢曾廣泛分布各種鼠類,鼬獾,貉,狗獾,豬獾,刺猬,野豬等。

武漢人最熟悉的野生動物大概是黃鼠狼了。

坊間一度流傳怪談:政府為了滅鼠,買了10萬隻黃鼠狼投放武漢三鎮。2008年武漢晨報記者專門調查,發現純屬謠言。

不過,這并不影響黃鼠狼作為捕鼠英雄的事實,它們光叼老鼠就能在城市活得很好。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難怪武漢的貓越來越懶。

嚴肅發問:武漢市區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有多少?活動範圍、軌迹是怎樣的?

很遺憾,暫時無解。

武漢目前還沒有人專門做這方面的研究,想知道答案,首先要在武漢各小區安裝一定數量的紅外錄影機。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一台紅外錄影機淘寶價格在200-700元,8節5号電池插sd卡,在動物活動較多、頻繁觸發相機的情況下,能拍半個月,動物活動較少區域,能堅持兩三個月。

在上海,複旦大學王放老師團隊以及近100名市民志願者,在各小區布設了80台紅外觸發相機,日夜不停記錄野生動物行蹤。

他們保守估計,上海從去年開始出現的這批貉,至少有3000隻。

武漢僅東西湖發現了“一家四貉”,不過花蝕老師推測,周圍社群公園應該還有,隻是沒人注意或者報告。

武漢目前沒有專門團隊去研究記錄這些城市新居民。花蝕老師在武漢動物園附近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過刺猬的蹤影。龜山有鼬獾的記錄。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小區裡的貉,還有地大操場猕猴,都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家門口來了“國保”,哪有趕走的道理。

擔心也是有的:萬一它撓我可咋辦?

面對陌生小動物,人類好奇又害怕。其實小動物内心也萬分警覺,比如貉,他們從不主動接觸人類。隻要人不主動招惹,它們和人類可以非常和諧地共處一小區。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有人問,貉有傳染病嗎?實際上貉的确有攜帶傳染病的風險,不過和流浪貓或者流浪狗類似,不要主動觸碰招惹。

小動物不傻,它們會主動适應城市環境,比方說領地意識降低、體型變小了、食性更廣、攻擊性變弱了等等。

人類除了不主動去逗引招惹,最重要的:不要投喂!

投喂會引起聚集。家樓下圍滿野生動物嗷嗷待哺,想想還蠻可怕的。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如果實在不希望它們在你小區安家,最好的辦法是減少适合做窩的地形。

以貉為例,它們喜歡躲在狹長地縫,隻要将那些可能被貉作為藏身之地的地縫封起來,他們自然就跑開了。

另外,如果在家附近發現不明野生動物,或者日常生活受到小動物幹擾,直接打110。

///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網上把野生動物進城的現象叫做“動物的城市化”,花蝕老師說,這也可以說是“城市的再野化”。

“動物的城市化”在武漢才剛開始。在很多國家,動物早就融入到城市生活。

新加坡有兩大水獺叢集,像兩個黑幫,時常火拼。華盛頓有數量衆多的浣熊和臭鼬,浣熊會像流氓一樣登堂入室。

在英國倫敦和布裡斯托的一些城區,每平方公裡能找到超過20隻赤狐,公園林地随處可見它們肆意奔跑的蹤影。

不要靠近!不要靠近!不要靠近!當野生動物回歸武漢

花蝕老師說,隻有人的城市是不好的。一個地方的人對動物态度越友善,動物就會長得越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會越和諧。

過去近一個世紀,小動物一直在适應我們的城市擴張,退讓出本屬于他們的領地。

現在,輪到我們适應他們重新歸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