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作者:兵說

作者:莫孤煙

1949年8月,就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夕,我國派出軍方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與蘇聯方面洽談幫助我軍組建空軍的有關事宜。四野14兵團司令員劉亞樓此時已經被内定為空軍首任司令員,是以由他帶隊前往。

談判期間,蘇軍的空降兵給劉亞樓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在給北京的電報中說:在攻島作戰中,傘兵登陸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北京方面次日回電,同意組建傘兵,并讓劉亞樓和蘇聯詳細商量組建傘兵的具體細節。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蕭克、劉亞樓、陳赓、許光達合影

新中成立前夕,就已經決定了要組建空降兵部隊,等到次年主席通路蘇聯時,就向斯大林提出了援助的請求,希望蘇聯能夠派空降兵專家來做指導,另外所需的傘具等基礎裝備也要從蘇聯訂購,斯大林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有了蘇聯的支援,我軍空降兵部隊的組建就變得順利起來,而且起點不低。

主席給随行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說,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起義的傘兵第3團,将來還要建立強大的傘兵部隊,要歸你們空軍建制。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劉亞樓

主席所說的傘兵第3團,其前身是蔣軍的傘兵總隊,于1944年在昆明成立,下轄3個團,受美國教官訓練,裝備極為精良,是蔣氏的“掌上明珠”。傘兵總隊在解放戰争中參與的戰鬥不多,隻在豫東戰役第二階段,傘兵1、2團參戰,結果遭到華野部隊的痛擊,兩個團長一死一傷。1949年4月,駐防在上海的傘兵第3團,在團長劉農畯的帶領下起義,被改編成華東軍區軍政大學第7總隊,劉農畯任總隊長。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由傘兵團改編的陸軍突擊總隊,是蔣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

1950年初,總部決定,以89師師部為基礎,從各軍區陸軍部隊中抽調官兵組建傘兵部隊,華東軍區軍政大學傘兵總隊作為基幹部隊加入其中。9月,空軍陸戰第1旅成立,26軍77師師長王建青任首任旅長。這是我軍第一支正式的空降部隊。

1951年初,志願軍空軍赴朝參戰。首批參戰的飛行員大多沒有經受跳傘訓練,導緻飛機被敵機擊傷後飛行員未能成功跳傘而犧牲,給志願軍空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根據空軍訓示,陸戰一旅赴東北訓練飛行員跳傘。曆時4個月,他們訓練了700多名飛行員,包括王海、張積慧、劉玉堤、韓德彩等一批空戰英雄。他們都曾有過飛機失控時跳傘的經曆,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陸戰一旅的傘降訓練,人民空軍恐怕是要少幾名将軍了。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跳傘訓練

1961年,我國決定組建空降軍,總理拿出三個軍的番号,讓劉亞樓來挑。這三個軍,分别是1軍、38軍和15軍。

1軍這支部隊,流淌着紅二方面軍的血脈,其前身是西北野戰軍1縱,參加了西北戰場除蘭州戰役以外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是西野公認的頭号主力。幾次整編之後,1軍濃縮了整個第一野戰軍的精華,并在抗美援朝後期參戰,取得了和現代化強敵作戰的經驗。

38軍自不必多說,作為聞名世界的“萬歲軍”,在抗美援朝戰争中創造了戰場奇迹,打出了國威軍威,在整個人民軍隊中都是無可争議的頂級王牌。

15軍成立于抗戰時期,解放戰争初期沒打過多少大仗,直到鄭州戰役之後脫胎換骨,在淮海戰役中表現搶眼,從此成為二野部隊的後起之秀。和前兩個“老大哥”相比,15軍的底子明顯要薄一些,在競争中處于劣勢。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防空射擊訓練,教員手上拿着傘兵模型在講解示範

按我們的想法,可能都覺得劉亞樓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38軍,因為該軍戰鬥力最強,而且是劉亞樓熟悉的四野老部隊。不過,劉亞樓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15軍,此舉甚至連15軍軍長趙蘭田也感到有些疑惑。他問劉亞樓,全軍那麼多部隊,為什麼會選我們15軍改空降兵?劉亞樓回答,15軍在上甘嶺打出了軍威,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知道15軍,你們要擔負為我軍建立新兵種的曆史使命。

衆所周知,上甘嶺戰役是志願軍15軍和12軍共同打的,但戰鬥最為殘酷激烈的前半段是靠15軍45師硬撐下來的,45師有的分隊都快打光了,15軍從此在軍中的地位大為提升,隻要說起他們是打過上甘嶺的部隊,人人都肅然起敬。這正是劉亞樓青睐于15軍的重要原因。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我軍早期傘兵部隊

二戰期間的曆次空降作戰表明,傘兵具有極高的戰術價值,可以對敵方縱深的重要目标實施無孔不入的滲透式打擊,完全改變了陸軍平面作戰的模式。不過,傘兵也是最為危險的兵種,他們深入敵後,僅憑手中的輕武器與強大的機械化敵軍周旋,還要按時完成奪取重要目标的任務,身處包圍圈是常态,對官兵的軍事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

是以,任何一個國家的空降部隊,都是該國最為精銳的部隊。能夠被改編為空降兵的部隊,都會感到無上的光榮。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市場花園”行動是二戰中最大規模的傘降作戰,盟軍傘兵在這一戰中損失重大】

1961年3月14日,陸軍15軍正式改建為空降15軍,我軍又一個新的兵種宣告成立。在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上,以“上甘嶺特功八連”和黃繼光生前所在連組成的空降兵方隊接受了檢閱,這也是人民軍隊空降兵首次亮相閱兵式。而這次閱兵式的總指揮,正是15軍的老軍長,指揮過上甘嶺戰役的秦基偉。

劉亞樓為什麼選15軍改空降兵?當時軍長也好奇地問了此問題

84年國慶閱兵式上的空降兵方隊

而關于空降兵部隊歸屬于哪個軍種的問題,世界各國并不相同,主要看空降兵與陸軍和空軍的聯系,哪個更多,更有利于作戰的聯合行動和平時的建設管理。

美軍的空降部隊一直隸屬于陸軍,因為美軍認為空降兵的戰鬥是在地面上展開的,主要任務是奪取要點,而且必須與陸軍機械化部隊相配合,歸屬陸軍有利于作戰。蘇軍的作戰理念和美軍不同,強調空降兵的獨立作戰能力,尤其重視遠端奔襲,是以和空軍配合更多,歸屬于空軍便于作戰指揮和管理。

我軍在建國初期全面學習借鑒蘇軍的經驗,而且當時我國所有的飛行器和地面雷達都歸空軍,是以将空降軍劃入空軍建制,是符合國情實際的。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