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統一僅15年就亡了,一方面是因為秦王朝的嚴苛暴政,一點小錯就割這割那,另一方面是因為小人當權。
上期咱們說到“沙丘政變”,秦始皇長子扶蘇被一道假聖旨逼得自刎,李斯、趙高吹吹打打喜迎新帝胡亥即位。蒙恬蒙毅兄弟對遺诏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趙高借着不遵遺诏的名頭,兵誅蒙恬兄弟,順便将一衆反對的聲音給肅清了。

胡亥的帝位坐穩後,趙高又有新的幺蛾子。“沙丘政變”是由趙高主導,可他還不是朝堂之上權力最大的那個人,此時的丞相是李斯。李斯輔佐兩朝,威望很高,來明的肯定不行。趙高就背地裡使壞。每當昏庸的胡亥在和美人嬉鬧苟合,趙高就和李斯說:陛下宣你觐見。李斯擾了胡亥的興緻,次數多了,胡亥便不再信任尊重李斯。後來,趙高給李斯安了個謀反之罪,一代權臣李斯被處以腰斬。
當上丞相的趙高碰到這個不理朝政的胡亥,内心對權力的渴望愈發強烈。上演一出“指鹿為馬”,将反對他的人清理得一幹二淨。而此時,大秦帝國已岌岌可危,等到劉邦率軍逼近鹹陽城的時候,趙高也害怕了,想着推胡亥出去承擔罪責。他指使女婿閻樂率軍闖入宮中逼死胡亥,準備自己稱帝。史稱“望夷宮之變”。
可趙高已然臭名昭著。見無人支援,趙高轉念立嬴氏宗親子嬰為帝,并以此向劉邦來求和。子嬰心裡明白,立自己隻是趙高的權宜之計,一個獨斷專權殺戮宗室殘害忠良的趙高,那能擁護我嗎?子嬰當機立斷,和随侍韓談将趙高砍死了。子嬰随即召群臣進宮,曆數了趙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就這麼着,趙高這輩子就算是結束了。作為加快大秦帝國走向滅亡的頭号蛀蟲,他無疑是很成功的。如果不是趙高假傳秦始皇的遺命逼死公子扶蘇,秦朝即使不能千秋萬代,再傳幾代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不是趙高進谏讒言,讓秦二世殺伐功臣、屠戮宗室,秦軍也不會自毀長城、不堪一擊。如果不是趙高發動“望夷宮之變”逼死胡亥,秦朝或許還有一丁點兒的希望,退守關中以後,與項羽劉邦劃分天下而治也未可知。
曆史的滾滾車輪卻隻會不停向前。下期話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代表人物--蔡倫。感謝點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