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作家」朱軍先生散文|我與北大“三角地”書店

作者:東北作家

作者:朱軍

「東北作家」朱軍先生散文|我與北大“三角地”書店
不知從哪一天,迷戀上了北大“三角地”書店。每逢周末,或是需要買書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去北大“三角地”書店,于是踏上自行車,隻20分鐘,即可到達。 算起來,北大“三角地”的書店都不大。三角地對面相挨着有兩家書店,一個是新華書店,一個是北大書屋,由三角地往東300米處,還有一家新文化書店。這三家書店盡管都不大,但書籍存量卻十分可觀。書的種類亦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政治,經濟,哲學,自然,社科,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宗教,外文,以及各種工具類圖書等等,應有盡有。 最是喜歡的,是将自己置身于“三角地”書店特有的購書氛圍之中。推門進入書店,首先接觸的是店主親善溫和的目光。來的次數多了,彼此熟悉了面孔,微微點頭或默默一笑,算是互相打了招呼。然後,緩步走向書架,開始翻閱所喜歡和想要購買的書籍。有時候也不免純然是為了浏覽。當此時,你便進入了那樣一種境界——屋内顯得異常安靜,大家都在屏息閱覽,連翻書的聲音都是那麼輕微和細弱,每個人都生怕驚擾了他人,每個人都那樣全神貫注。這種由文化人所共同營造的購書環境與氣氛,把書店裡的每一位購書者,都帶進了超然物外的境地。此時好像隻有書和自己是唯一的存在,每個人面朝書架,在這裡靜觀默選。逢到人多時,書架前便沒有了空地。此時你會發現,盡管每位翻書者神情那麼專注,他們翻閱書籍的同時,又似乎在用心靈,随時去感應和關照自己以外的購書人。當微感或覺察到自己所占的位置妨礙了他人,便非常主動适宜地挪開自己的身體,給别人倒一塊空間。偶有兩人目光相碰,你還會從對方的表情和眼神裡,體味到購書人特有的溫善和禮節,雖然默無聲息,卻彼此契合。來這裡體驗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我漸漸得出結論,這裡的購書者,基本上都是北大的儒雅之士和莘莘學子,他們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層次,為北大書屋營造了與衆不同的購書氛圍。這并非虛誇。我曾去過各地其他很多書店,唯獨北大書店裡的購書氛圍顯得卓爾不群,安靜中透着一種特别的文雅之氣。 或是由于這個緣故,每進一次北大書店,我仿佛受了一次文化和心理上的熏陶與重染,感到無形的自我提升和心靈淨化。 之是以愛去北大書店購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裡的書既新且快,書的檔次和品味也一如北大的文化環境一樣高潔至雅。這裡絕找不到地攤上雜七雜八的東西。如果你想買什麼低俗的書刊,千萬不要到北大三角地書店來。這的書店主人當然也認錢,也講經濟效益,然北大這個優越的文化環境和特定讀者群,決定了所進書籍的品味和層次不可能随波逐流。是以如此,僅僅因為,這裡是北大。 倘有新書出版面世,北大“三角地”書店可謂“近水樓台”,好書新書來得特别快。透過“三角地”書店,我們還可以預知反觀目前中國文壇及文化意識形态領地最新之動态變幻趨勢(春來草木知,北大這塊驕人之所,無疑具備這般先天性優勢)。像劉再複的《性格組合論》,王江松的《悲劇人性與悲劇人生》,亦夫的《土街》等具有深刻内涵影響力的精品力作,進來幾百本,隻三兩天時間就銷售一空。這誠然有三角地廣告欄的宣傳作用。但北大學人對書的鑒賞能力和批判心理,相對而言,也是洞隐燭微,高出一籌的。一般檔次的書品,即便借助廣告大肆宣染,他們依然能慧眼識珠,絕不盲從購買并推崇。 來北京離職進修僅兩年時間,進修學校離北大又這樣近,想起來,從第一次邁進北大三角地書店門檻,到與書店結下不解之緣,也算是我這個讀書愛好者的福分吧。盡管我不是北大人,北大“三角地”書店,将在我一生讀書生涯中,留下一段十分美好的回憶。成為永遠也抹不掉的珍貴記憶,深藏于我心靈的一隅。
——選自作者散文集 《心靈的傾訴》

【作者簡介】朱軍,有政府機關、駐京辦、教育行政管理和新聞出版等多部門工作經曆。業餘愛好散文、古體詩寫作,已出版散文集《心靈的傾訴》,古體詩集《心空無際》《峰颠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