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在小說《父母愛情》中有這樣一段叙述,母親歇斯底裡的聲音驟響: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

這六句撕心裂肺的呐喊聲,怎麼看都不像是安傑在向江德福解釋照片背後的英文,而是她對于自身的憐憫和悲憤。

按理說,安傑嫁給了位高權重的江德福,和他共同養育了三兒四女,雖已年過四十,皮膚卻是又白又嫩,這些迹象無不說明安傑過得十分熨帖。她又為何身在福中不知福,就知道“作”呢?

當我帶着這些問題再一次重讀後才發現,安傑的幸福是做出了犧牲換來的,其實她有着許多不甘和無奈。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01照片的由來‍‍

這張照片是藏在一本《安娜·卡列尼娜》的書皮裡,安傑的女兒老七閱讀時無意間發現的。

照片泛着黃色帶着歲月的斑駁。上面是一個年輕的男子,梳着一絲不苟的頭發,穿着西裝打着領帶。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算是奇異的裝扮,由此引起老七無限的遐想,進而産生了莫名的恐懼,認為還是交給父親處理比較好。

令老七沒有想到的是,江德福的反應比她強烈多了。在聽到安傑說照片上的人是自己的高中同學時,江德福執意認為,他們談過戀愛。

“沒談過戀愛,這照片是怎麼回事?那麼多同學怎麼就送你照片?”江德福刨根問底的背後是自己極大的不自信,他知道自己是個大老粗,單從外貌上和安傑就差着一截,更何況兩人還差了七歲。

“我沒辦法給你解釋,你沒上過學,你根本不知道同學是怎麼回事?”這時安傑有種秀才遇上兵的感覺,她不想也不願說,本來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都是和江德福沒認識之前的事了。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但是江德福不依不饒,話裡話外掩飾不住的都是懷疑和醋意:哼!我是沒上過學,我不知道你們這些洋學生烏七八糟的事。

剛開始安傑并沒有生氣,但是聽到江德福這樣誣陷自己怒不可遏起來。然而她的教養和素質也隻是讓她回了一句:你真無聊。

江德福卻是窮追不舍地非要逼問出照片背後的英文是啥意思。

密司安,什麼意思?

安小姐,安傑一連喊出了六個安小姐。彼時的安傑,腦海裡浮現出的是那個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穿着碎花旗袍的花季少女。

然而,那已是過去式,曾經的安小姐離現在的安傑越來越遠,這不由得讓安傑憤恨,無奈和委屈。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02照片背後的深意

如果沒有這張照片,江德福一定認為是自己讓安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如果照片不被發現,安傑或許認為自己僞裝得幸福足以以假亂真了。但是偏偏照片曝光了,突然被拿到太陽底下,亮瞎了江德福的眼,更戳痛了安傑的心。

首先,照片裡暗藏着安傑年輕時的夢想。二十年前的安傑端莊美麗,必定是許多男同學心中的女神。大概給照片的這位男士也被俘獲了吧,

但是郎才女貌的故事結局總是帶着些悲情。

受到當時種種條件的限制,安傑隻有嫁給江德福才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這讓安傑少女懷春的期許和希翼被冰冷的現實擊打得粉碎,唯有把這份情誼鎖到心底。安傑知道江德福不喜歡看她讀的那些書,也便把照片夾到了書皮裡。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其次,照片裡的人和江德福是兩個層次,由此引發了安傑對于婚姻的不滿和控訴。

結婚後的安傑處處看不上江德福。他不講個人衛生,不懂情調,沒有素質,心胸狹隘。區區一張同學的照片,解釋了好多句,他都不能了解,還猜忌安傑不單純,欺騙了他的感情。

有一句話說得特别對,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江德福越是這般不可理喻,安傑越會把照片裡的男士想得美好。而這種反差,更會讓安傑對自己的婚姻産生不滿。

最後,安傑是在為自己無聲的悲泣。她對于自己選擇優渥的生活,而淪為家庭主婦感到可憐,感慨自己做出的犧牲太大,認為自己委曲求全嫁給物質男,精神上卻一片荒蕪,自己活得太不值了。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

對于安傑來說,她沒有工作,空有才華無處施展,無法實作自我價值。隻有角色扮演,去做賢妻良母。通過一個個孩子的出生來刷自己的存在感。

如此看來,安傑和江德福的婚姻本就是各取所需,他們隻不過是合适而已。是以說,縱然安傑有再多委屈也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父母愛情》的作者劉靜,設計一張照片引發一場危機,為我們撕開中年人婚姻的遮羞布。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婚姻,也看清了人性。

由此,我想到幾年前那個喊出“甯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女孩。

人們無不唾罵她是個拜金女,要我說,她是太年輕,她不知道再多的物質都填不滿精神上的匮乏。

父母愛情:安傑嫁給江德福還有什麼不知足,為啥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