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尋找古籍守護人#孫膑減竈殺龐涓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龐涓率領魏、趙聯軍侵犯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把大臣們召來,商議對策,說:"對南韓應該早救還是晚救?”成侯說:“不如不救。”田忌說:“韓弱魏強,不如早點去救”。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孫膑則認為:“韓魏兩國剛剛交戰,我國如果現在救援,等于是我們替南韓承受了魏國的進攻壓力。而且,還得不到南韓應有的感激。魏國有吞滅南韓的野心,一定會盡全力進攻;南韓眼看要被滅亡,必然到齊國來哭訴求援,我們應該等這個時候再出兵,既能救南韓于危難之際,還可以趁魏軍疲憊撿個大便宜。這樣,既有雙重的好處,還能獲得好名聲。”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齊威王聽完大加贊賞。于是私下裡答應南韓使者出兵,然後送他回國。南韓仗着齊國許下的出兵諾言,就大膽出擊,與魏軍交戰。結果五次連戰連敗,隻好往東依附齊國。

齊國抓住時機出兵,派田忌、田嬰帶領軍隊,孫膑為軍師,徑直向魏國都城攻擊,來解救南韓的危機。

龐涓聽說後,慌忙回師馳援。魏國國内也發動全國兵力,任命太子申為将軍,以抵禦田忌大軍。

孫膑對田忌說:韓、趙魏三國的軍隊向來骁勇彪悍。以為齊國男兒怯戰,故瞧不起齊軍。會打仗的人應該因勢利導《孫子兵法》亦有雲“從一百裡外奔襲、會損失上将軍:從五十裡外奔襲,隻有一半士兵能到達。"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是以,在進入魏地以後,田忌便指令士兵逐漸減竈,第一天築10萬口竈,第二天築5萬日,第三天隻築2萬口,龐涓數着三日裡齊軍逐漸減少的竈台,越來越高興。說:我就知道齊軍膽怯、才進入我國境内三天,士兵逃走的就超過半了“于是便留下步兵,自已挑選了騎兵精銳。日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膑推算龐消的行程。到達馬陵附近差不多也就傍晚了,馬陵道路狹窄。而且兩邊地勢險要,便于埋伏。于是他讓士兵砍去一棵大樹的樹皮,在樹上寫下一行大字"龐涓死此樹下”。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然後派齊軍裡擅長射箭的人。帶一萬張弓弩埋伏在道路兩旁、并傳下令去,隻要看到火把燃起,就一齊向火光處射箭。

當天夜裡,龐涓果然到達馬陵。經過那棵大樹時,隐約看到樹上有字,因天黑看不真切,就點起火把去照,六個字還沒讀完周遭的齊軍伏兵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魏軍領時大亂、争相逃命,一下子就潰散了。

龐消心知已經沒有回轉的餘地。于是自刎面死,臨死前還不甘心地說:"沒想到竟成就了那小子的名聲!"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戰國篇第七集《孫膑減竈殺龐涓》

齊軍乘勝大勝魏軍,還活捉了魏太子申。

下一篇講《鐵嘴蘇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