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春:王铎故居參訪記

作者:學者書畫家評論家文春

在國慶假期的後幾天,回了趟家鄉,期間也通路了新野,見到了一些久聞但未謀面的一些朋友。回來時南陽,感謝一衆好友的盛情,體驗了一下大上司住過的小院。

過路洛陽時,當然不能錯過參觀明朝大書畫家王铎的故居博物館了,這可是難得的近距離學習和體驗書法之美的好機會。

王铎故居位于洛陽下轄的孟津,這是一個曆史悠久人才輩出的地方,有六朝帝都之譽。賈誼、韓愈和明清王铎都是文化名人。現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也是孟津人,他們兄弟幾個在不同的崗位上都很優秀。過秦論的作者和王勃滕王閣序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中的賈誼說的就是孟津的這個賈誼。韓愈的《師說》是我們國文課必讀的經典文章,而他的《祭十二郎文》是也是我個人認為古人中寫得最好的抒情文之一,一往情深,感人肺腑。與《陳情表》,《祭侄文稿》一樣,堪稱這類美文的經典之作。

王铎主要是以書畫著稱于世的,是明末清初與董其昌齊名的大書法家。也有延續二王然後加上王铎合稱三王的,但這個說法認可度和美譽度有待進一步觀察。

整個明代書法,因自草莽英雄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曆時二百多年,各位皇帝都很喜歡書法,多喜歡秀麗多雅的楷書,行書,幾乎繼承了趙孟頫的格調,館閣體書法占比大,整個明代書法未能上溯秦漢北朝以來的書法成就,整體藝術性不高。

到了明末,提出山水畫南北分宗論的董其昌楷集顔真卿、楊凝視和趙孟頫,草書根植于顔真卿、懷素和米芾的跌宕、險絕,集古法之大成才開了一代書風,另外還有文征明等,在北方,王铎就是一個代表性人物,号稱神筆王铎,有南董北王之譽。

王铎是主張入古出新的書畫大家,繪畫師法荊浩、關仝,書法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大字行草書和水墨章法是其突出的成就,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

啟功先生說:覺斯筆力能抗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其成就的取得,與近代大家黃賓虹一樣,與不斷臨帖,不斷臨古有關。

在參訪期間,在當地曹總的引領下,與王铎博物館的吉館長也深入探讨了有關王铎藝術成就方面的話題,交流愉快,獲益良多。

孟津隸屬洛陽,我想起同學兼好友學良在洛陽工作,遂打電話聯絡,得知已回鄭州并且也得以重任,非常高興,想起來已有多年未見了。說要來洛陽或安排朋友招待,我考慮車馬勞頓,就說明天鄭州暫停,見面叙舊。第二天,學良、子平、彥召,宏平、中超、文勤和剛好來鄭的南陽李處及對酒頗有研究的周總一衆好友相聚,甚是高興,聊起了過去相處的很多有趣的舊事,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學良曾有一段在國家總局工作的時間,當時相處甚多并多次見面。子平還談起他北大同學給政治局常委在海裡講座後我們一起在一個小酒館喝酒的情形,也有十多年了。彥召在北大上學時就是家鄉走出的優秀學子,宏平、中超、文勤也都對家鄉懷有深厚感情。還有一些同學沒來及交流,來日方長。

另一位好友,宜陽的宏偉老弟,知我喜歡書畫,特意準備了整套王铎的書法拓帖,并通電話要寄來,也是非常感謝。好的拓帖與原作一樣,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