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米芾 惠柑帖 紙本 22.7x33.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長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試之。馀蔔面謝,不具。芾頓首。司谏台坐。
《惠柑帖》為米芾翰牍九帖之八,行草書。書劄筆緻最為率意放縱,結體傾側奇險,轉換多機巧鋒芒。在米芾大量的書作裡,字型大小其正懸殊最大并偶有塗改的作品,為此一類,可視作米芾風格的典型代表。
下面再看細節
芾皇恐。蒙
惠柑,珍感、珍感。長
茂者适用水煮
起,甜甚。幸便試
之。馀蔔
面謝,不具。芾頓首。
司谏台坐。
米芾(1051-1107)
米大人覺得司谏大人送來的柑煮水後很甜,遂信手回了一封手劄,此作筆筆精到、騰挪跳躍,結體奇崛,實在令人叫絕,堪為佳作。
話說,明末出了個王铎,是米芾的鐵粉,見到這件傑作,定是激動不已,遂臨成一幅。
清 王铎 草書臨米芾惠柑帖 廣東崇正2016春拍 成交價632.5萬元
釋文:惠百柑,殊珍感感。蒲且留數佳者,芾皇啟:适承寵顧之厚感悚異嘗,琉璃器得歸左右,乃是本心,望簡留也。旦夕參晤,不備。庚寅冬月,王铎臨。
陳半丁題簽:王孟津行書真迹,半丁老人題。
尺寸 208.5×49.5cm
創作年代 庚寅(1650)年作
估價 RMB 5,000,000-6,000,000
成交價 RMB 6,325,000
專場 九藤書屋藏明清書畫
拍賣時間 2016-06-12
拍賣公司 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16春季拍賣會
钤印:王铎之印、癡仙道人
藏印:劉曼生印、劉曼生收藏、谷牧心賞
米芾自稱平生書十萬麻箋布在人間,趙孟頫日書萬字,渾身上下盡是王法。而王铎則是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三者相比而言,王铎每日書寫不在米、趙二人之下。此幅《惠柑帖》為王铎臨作,時年五十八歲,屬于晚年臨創結合的精品力作。他精熟的用筆正、側、裹、八面出鋒,萬毫齊發,力透紙背并精于墨法,強調行氣的沖擊力如同大河奔流而下,勢不可擋,但有時又在大河奔流之後的急返,看似風平浪靜,而靜中有動,以奪人的氣勢,開創書法史上的新篇章。
不過内容好像不對啊,怎麼還是“臨”?
王铎(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癡庵、癡仙道人,别署煙潭漁叟。孟津人。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賞識,累擢禮部尚書。入清後曆任大學士,禮部尚書。王铎博學好古,工詩文,擅書法。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鐘繇。王铎博學好古,工詩文,書法尤其獨具特色。他自己曾言:“餘于書、于詩、于文、于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跤彼室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以之。”可見其刻苦癡迷的程度。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系背景删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