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作者:喱頭哥

很多人都釣過魚,但你見過會“釣魚”的魚嗎?而且它的釣竿,還不用上餌!大家好我是喱頭哥,今天我們聊聊海中漁翁:鮟鱇魚。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鮟鱇是深海魚類,生活在大海的深處,主要分布于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它身體十分柔軟,長度一般為40到90厘米,沒有鱗片,渾身布滿了褐色斑點,皮膚上有大量的粘液,再加上它那滿是尖牙的大嘴和又扁又平的身體。好家夥,這貨長得那叫一個磕碜。

可能鮟鱇魚是這麼想的吧,“反正我不靠顔值吃飯,海底又這麼黑,就随便長長吧”。

在遊泳能力上,鮟鱇魚可以說是魚中的“旱鴨子”,作為魚類它實在是不合格呀!它肌肉松弛,體型還不小,這讓它遊泳起來那是相當的困難,是以鮟鱇魚在海底行動時,就用胸鳍代替雙腿在海底爬行。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遊泳不利索的鮟鱇魚,想要追上靈活的小魚小蝦們,那是想都不用想,于是乎,這貨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它給自己配了一根”釣竿“。

鮟鱇魚釣竿的種類那叫一個多呀,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軟的、硬的都有,哪怕是有的釣竿看起來很短,根本無法拿來用,但它的彈性卻極強,一下子就能彈老遠。當然,有釣竿還遠遠不夠,還得有”魚餌“才行。

鮟鱇魚的釣竿上,有個發光的“小燈籠”,這就是它的“魚餌”,用來吸引附近的小魚。在生物學上這個“小燈籠”叫做“拟餌”,它内部有能分泌光素的腺細胞,這些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最終産生了光。這個不用上餌的”釣竿“,用起來那可是太友善了。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在釣魚方面鮟鱇魚絕對是一個好手,它将釣竿放在自己大嘴上方,一旦有小魚誤以為是浮遊生物而靠近“小燈籠”,鮟鱇魚就會馬上張開大嘴,将它們全都吸到嘴裡。

但在漆黑的深海之中,許多生物都有趨光性,鮟鱇魚發光的“小燈籠”不單單會引來小魚,還會吸引來各種兇殘的捕食者。

是以它在“釣魚”的時候,要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隻要有看上去不好惹的魚類靠近,鮟鱇魚就會迅速地将“小燈籠”塞到嘴裡。

随着光源的消失,它就能靠着周圍漆黑的環境迅速地離開,那些被吸引來的捕食者,也會因為在黑暗中找不到鮟鱇魚的蹤影,隻能悻悻離去。

作為釣魚能手鮟鱇魚,它的交配方式也是獨樹一幟,在自然界中真的是絕無僅有。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對于這種長相奇特的生物,科學家肯定不會放過它。在實驗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這些鮟鱇魚怎麼都是雌性的呢?雄性鮟鱇魚到底都去哪了呢?

經過仔細研究之後,科學家們這才發現,原來雄性的鮟鱇魚就在雌性身上。

鮟鱇魚的雌性和雄性的體型差距極大,雄性鮟鱇魚的平均長度介于6.2到7.3毫米,是已知體型最小的脊椎動物之一。而雌性的大小,普遍為雄性的十幾倍。

生長在大海深處的雄性鮟鱇魚,窮其一生中的任務,就是找到一隻雌性的鮟鱇魚。為此呢,有的雄性鮟鱇魚甚至會進化自己的視覺或嗅覺,為了找到老婆也真是夠拼了了,是以類比一下,那些小夥子整天想着女朋友會有的,而小姐姐整天想着男朋友會有的,你們羞愧了嗎?!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鮟鱇魚并非群體生活的,在廣闊的海洋中,雄性鮟鱇魚很可能窮其一生都無法找到一位雌性。但隻要雄性鮟鱇魚找到雌性,它就會遊到雌性鮟鱇魚腹部下方,并将自己颠倒過來,随後張開大嘴死死地咬住雌性的腹部,同時口中還會釋放出一種消化酶。

這種消化酶特别厲害,能起到類似“粘合劑”的作用,雄性鮟鱇魚從嘴部開始,慢慢與雌魚融合在一起,它們的血管,生理組織,甚至是循環系統也會進行連結。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之後雄性鮟鱇魚的身體會逐漸地萎縮,消化器官、大腦、心髒和眼睛,都會漸漸消失,到最後就隻剩下一對生殖腺,此時雄性鮟鱇魚,已經徹底成了雌性鮟鱇魚身體的一部分,身為宿主的雌性變成了雌雄同體。

最恐怖的是,科學家曾在一條雌性鮟鱇魚身上,發現了8對雄性生殖腺,也就是說,它已經融合了8條雄性鮟鱇魚,在這一點上,它算是妥妥的”花心大蘿蔔“。每到它想要交配時,8對生殖腺會同時釋放精子,與它釋放的卵子結合,形成體外受孕。

又是雌雄同體,又長得麻麻賴賴的鮟鱇魚能吃嗎?不管是長的醜還是長的怪,很多人看到後關心的話題就是:這玩意能不能吃?

哎,還别說,這家夥還真能吃;不僅能吃,它還特别好吃,同時營養又十分豐富。

鮟鱇魚體内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都是腦細胞的重要成分,對提升記憶力和免疫力有很大幫助。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在日本的江戶時期,鮟鱇魚還有這麼一句話“東部吃安康、西部吃河豚”,在當時,它是最進階的貢品。

在連歐洲和北美,鮟鱇魚被稱為“窮人的牡蛎”,很多人都沉迷于它的美味。

可是鮟鱇魚不是生活在漆黑深海中的嗎?要是從深海中打撈那成本得多大啊,它又是怎麼成為“窮人的牡蛎”呢?

原來,鮟鱇魚的種類極多,目前人類已知的鮟鱇魚種類就超過了250種。

我們平時生活在買到的一般都是生活在50-100米深的鮟鱇魚。

由于鮟鱇魚的肉質鮮美,價格也不貴,是以在市場上特别歡迎,再加上這家夥動作遲緩極易捕撈,導緻鮟鱇魚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

最醜深海“漁翁”鮟鱇魚,通過努力把自己進化成了一道菜

可鮟鱇魚生活環境注定了它根本無法人工養殖,我們吃到的鮟鱇魚也都是野生的,如果一直這樣無止境地捕撈下去,那麼鮟鱇魚恐怕也将會面臨生存危機。

哪怕鮟鱇魚長相醜陋,可鮮美的口感還是讓它難逃人類的毒手,但大量捕撈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隻有展開對鮟鱇魚的保護,進行可持續發展,才能享受到鮟鱇魚美味的同時還能對它起到保護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