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作者:哲思學意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如何阻止“被虐狂”?

作者:羅素

選自: 《幸福之路》

極度的被虐狂,公認為瘋癫的一種。有些人妄想人家要殺害他們,禁锢他們,或對他們施行什麼旁的嚴重的迫害。想防禦幻想的施虐者的念頭,常使他們發為暴行,逼得人家不得不限制他們的自由。象許多别種形式的瘋狂一樣,這一種瘋狂也不過是某種傾向的誇大,而那種傾向在正常的人也是不免的。

我不預備來讨論它極端的形式,那是心理分析學家的事情。我要考慮的乃是它較為溫和的表現,因為它常常是不快樂的原因,也因為它尚未發展為真正的瘋癫,還可能由病人自己來解決,隻消他能準确地診斷出他的病狀,并且看到它的來源即在他自身而不在假想的旁人的敵意或無情。

大家都知道有一等人,不分男女,照他們自己的陳述,老是受到忘恩負義、刻薄無情的迫害。這類人物善于花言巧語,很容易使相識不久的人對他們表示熱烈的同情。在他們所叙述的每樁單獨的故事中,普通并無什麼難以置信的地方。他們抱怨的那種迫害,毫無疑問有時是确實遭遇的。到末了引起聽的人疑惑的,是受難者竟遇到這樣多的壞蛋這回事。

依照“大概”的原則,生在一個社會裡的各式人物,一生中遇到虐害的次數大約是相仿的。假如一個人在一群人裡面受到普遍的(照他自己所道)虐害,那末原因大概是在他自己身上:或者他幻想着種種實際上并未受到的侵害,或者他無意識中的所作所為,正好引起人家無可克制的惱怒。是以,對于自稱為永遠受着社會虐待的人,有經驗的人士是表示懷疑的;他們因為缺乏同情心的緣故,很易使不幸的家夥更加證明自己受着大衆的厭惡。事實上,這種煩惱是難以解決的,因為表示同情與不表示同情,都是足以引起煩惱的原因。

傾向于被虐狂的人,一朝發覺一件厄運的故事被人相信時,會把這故事渲染得千真萬确;而另外一方面,倘他發覺人家不相信時,他隻是多得了一個例子,來證明人家對他的狠心。這種病隻能靠了解來對付,而這了解,倘使我們要完成它的作用的話,必須教給病人。在本章内,我的目标是提議幾種一般的思考,使每人可借以在自己身上尋出被虐狂(那是幾乎個個人多少有着的)的原素,然後加以排斥。這是獲緻幸福的一部分重要工作,因為倘我們覺得受着大衆虐待,那是決計沒有幸福可言的。

“不合理性”的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是每個人對于惡意的饒舌所取的态度。很少人忍得住議論熟人的是非,有時連對朋友都難免;然而人們一聽到有什麼不利于自己的閑話時,立刻要駭愕而且憤憤了。顯而易見,他們從未想到,旁人的議論自己,正如自己的議論旁人。這駭愕憤懑的态度還是溫和的,倘使誇張起來,就可引上被虐狂的路。

我們對自己總抱着溫柔的愛和深切的敬意,我們期望人家對我們也是如此。我們從未想到,我們不能期待人家的看待我們,勝于我們的看待人家,而我們是以想不到此的緣故是,我們自身的價值是大而顯明的,不象别人的價值,萬一是有的話,隻在極慈悲的眼光之下顯現。

當你聽到某人說你什麼難堪的壞話時,你隻記得你曾有九十九次沒有說出關于他的最确當最應該的批評,卻忘記了第一百次上,一不小心你說過你認為道破他的真相的話。是以你覺得:這麼長久的忍耐倒受了這種回報!然而在這個觀點上,他眼中的你的行為,恰和你眼中的他的行為一樣:他全不知你沒有開口的次數,隻知你的确開口的第一百次。假令我們有一種神奇的本領,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彼此的思想,那末,我想第一個後果是:所有的友誼都将解體;可是第二個後果倒是妙不可言,因為獨居無友的世界是受不了的,是以我們将學會彼此相悅,而無須造出幻想來蒙蔽自己,說我們并不以為彼此都有缺點?。

我們知道,我們的朋友是有缺點,但大體上仍不失為我們惬意的人。然而我們一發覺他們也以同樣的态度對付我們時,就認為不堪忍受了。我們期望他們以為我們不像旁人一樣,确是毫無瑕疵的。當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缺點時,我們把這明顯的事實看得太嚴重了。誰也不該希望自己完滿無缺,也不該因自己并不完滿而過分的煩惱。

過于看高自己的價值,常常是受虐狂的根子。譬如說,我是一個劇作家;在公平的人眼中,我顯然是當代最顯赫的劇作家。可是為了某些理由,我的劇本難得上演,即使上演也不受歡迎。這種奇怪的情形怎麼解釋呢?明明是劇院經理,演員,批評家,為了這個或那個理由,聯合着跟我搗亂。而這個理由,當然是為我增光的:我曾拒絕向戲劇界的大人物屈膝;我不肯奉承批評家;我的劇本包含着直接痛快的真理,使得被我道破心事的人受不了。是以我的卓越的價值不能獲得人家承認。……

另一種常見的被虐狂者,是某一等特殊的慈善家,永遠違反着對方的意志而施惠于人,一旦發覺人家無情無義時,便駭愕而且悚然了。我們為善的動機實在難得象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純潔,愛權勢的心理是詭詐非凡的,有着許多假面具,我們對人行善時所感到的樂趣,往往是從愛權勢來的。并且,行善中間還常有别的分子攙入。對人“為善”普通總要剝奪人家多少樂趣:或是飲酒,或是賭博,或是懶惰,不勝枚舉。在這情形内,就有道德色彩特濃的成分,即我們為要保持朋友的尊敬而避免的罪過,他們倒痛痛快快的犯了,使我們不由不嫉妒。

例如那般投票贊成禁吸紙煙法律(這種法律在美國好幾州内曾經或仍舊存在)的人,當然是不吸煙者,旁人在煙草上感到的樂趣為他們恰是因嫉妒而痛苦。假如他們希望已經戒除紙煙的以前的瘾君子們,到代表會來感謝他們超拔,那他們準會失望。然後他們将想到自己為了公衆福利而奉獻了生命,而那般最應當感激他們的善舉的人,竟最不知道感激。

同樣的情形可以見諸于主婦于女仆的态度,因為主婦自以為應當負責監護女仆的道德。但現在仆役問題已變得那樣的尖銳,以緻對女仆的這種慈愛也日漸少見了。

在進階的政治上也有類似的情形。一個政治家逐漸集中所有的精神力量,以便達到一個高尚的目标,他因之而摒棄安适,進入公共生活的領域,可是無情義的群衆忽然翻過臉來攻擊他了,那時他當然不勝其驚愕。他從未想到他的工作除了“為公”以外還會有别的動機;從未想到控制大局的樂趣在某程度内确曾鼓勵他的活動。在講壇上和機關報上用慣的套語,慢慢在他心目中變成了真理,同一政黨的人互相标榜的詞藻,也誤認作動機的真正的分析了。一朝憎厭而且幻滅之後,他将摒棄社會(其實社會早已摒棄了他),并且後悔竟是做了一件象謀公衆福利那樣不讨好的事情。

這些譬喻牽引出四條概括的格言,如果這些格言的真理被徹底明了的話,大可阻止被虐狂的出現。

第一條是:記住你的動機并不常常象你意想中的那麼舍己達人。

第二條是:切勿把你自己的價值估得太高。

第三條是:切勿期望人家對你的注意,象你注意自己一樣關切。

第四條是:勿以為多數的人在密切留神你,以緻有何特殊的欲望要來迫害你。

我将對這些格言逐條申說幾句。

博愛主義者和實行家,特别需要對自己的動機采取懷疑态度;這樣的人常有一種幻象,以為世界或世界的一部是應該如何如何的;而他們覺得(有時準确地有時不準确地)在實作他們的幻象時,他們将使人類或其中的一部分得到恩惠。然而他們不曾充分明白,受到他們行為的影響的人,每個人都有同等的權利來幻想他所需要的社會。

一個實際行動的人确信他的幻象是對的,任何相反的都是錯的。但這種主觀的真确性并不能提供證據,說他在客觀上也是對的。何況他的信念往往不過是一種煙幕,隐藏在煙幕之下的,是他眼見自己力能左右大局而感到快慰。而在愛好權勢之外,還加上另一項動機,就是虛榮心,那是在這等情形中大有作用的。

擁護議會的高尚的理想家——在此我是憑經驗說話——聽到玩世不恭的投票人,說他隻是渴望在名字上面加上“國會議員”的頭銜,定将大為詫怪。但當争辯過後,有餘暇思索的時光,他會想到歸根結底,也許那玩世派的說話是對的。

理想主義使簡單的動機穿上古怪的服裝,是以,現實的玩世主義的多少警句,對我們的政治家說不大會錯。習俗的道德所教人的一種利他主義,其程度是人類天性難于做到的,那般以德性自傲之輩,常常妄想他們達到了這個不可達到的理想。甚至最高尚的人的行為,也有絕大多數含着關切自己的動機,而這也毋須惋惜,因為倘不如是,人類這個種族早已不能存在。一個眼看人家裝飽肚子而忘了喂養自己的人,定會餓死。當然,他可以單單為了使自己有充分的精力去和邪惡奮鬥而飲食,但以這種動機吞下去的食物是否會消化,卻是問題,因為在此情形之下所刺激起來的涎液是不夠的。是以一個人為了口福而飲食,要比飲食時單想着公衆福利好得多。

可以适用于飲食的道理,可以适用于一切旁的事情。無論何事,若要做得妥善,必有賴于興緻,而興緻又必有賴于關切自己的動機。從這一觀點上說,凡是在敵人面前保衛妻兒的沖動,也當列入關切自己的動機之内。這種程度的利他主義,是人類正常天性之一部,但習俗道德所教訓的那種程度卻并不是,而且很少真正達到。是以,凡是想把自己卓越的德性來自豪的人,不得不強使自己相信,說他們已達到實際并未達到的那種程度的不自私;由是,追求聖潔的努力終于一變而為自欺自騙,更由是而走上被虐狂的路。

四格言中的第二項,說高估你自己的價值是不智的這一點,在涉及道德一方面,可以包括在我們已經說過的話内。但道德以外的價值同樣不可估高。劇本始終不受歡迎的劇作家,應鎮靜地考慮它們是否壞劇本;他不該認定這個假定不能成立。如果他發覺這假定與事實相符,他就當象運用歸納法的哲學家一樣,接受它。不錯,曆史上頗有懷才不遇的例子,但比起魚目混珠的事實來不知要少幾倍。假若一個人是時代不予承認的一個天才,那末他不管人家漠視而固執他的路線是對的。另一方面,假若他是沒有才具而抱着虛榮心妄自尊大的人,那末他還是不堅持為妙。

一個人如果自以為創造着不獲賞識的傑作而苦惱,那是沒有方法可以知道他究竟屬于兩者之中的那一種。屬于前者的時候,你的固執是悲壯的;屬于後者的時候,你的固執便是可笑的了。你死去一百年後,可能猜出你屬于那一類。目前,要是你疑心自己是一個天才而你的朋友們認為并不的話,也有一個雖不永遠可靠但極有價值的測驗可以應用。這測驗是:你的産生作品,是因為你感到迫切需要表白某些觀念或情緒呢,抑或你受着渴望贊美的欲念鼓動?

在真正的藝術家心中,渴望贊美的欲念盡管很強烈,究竟處于第二位,這是說:藝術家願意産生某一種作品,并希望這作品受到贊美,但即使沒有将來的贊美,他也不願改變他的風格。另一方面,求名成為基本動機的人,自身之内毫無力量促使他覓得特殊的一種表現,是以他的做這一樁工作正如做另一樁全然不同的工作一樣。象這類的人,倘若不能憑他的藝術來博得彩聲的話,還是根本罷手為妙。

再從廣泛的方面講,不問你在人生中占着何種等級,若果發覺旁人估量你的能力,不象你自己估量的那般高,切勿斷定錯誤的是他們。你如這樣想,便将信為社會上有一種共同的密謀要抑壓你的價值,而這個信念準可成為不快樂的生活的因子。承認你的功績并不如你所曾希望的那般大,一時可能是很痛苦的,但這是有窮盡的痛苦,等它終了以後,快樂生活便可能了。

我們的第三條格言是切勿苛求于人。一般有病的婦女,慣于期望女兒中間至少有一個完全犧牲自己,甚至把婚姻都犧牲掉,來盡她的看護之責。這是期望人家具有違反天性的利他心了,既然利他者的損失,遠較利己者的所得為大。在你和旁人的一切交接中,特别是和最親近的與最心愛的,極重要而不常容易辦到的事,是要記住:他們看人生時所用的,是他們的角度和與他們有關的立場,而非你的角度和與你有關的立場。你對誰都不能希望他為了别人之故而破壞他生活的主要動向。有時候,可能有一種強烈的溫情,使最大的犧牲也出之于自然,但當犧牲非出之于自然的辰光,就不該作此犧牲,而且誰也不該是以而受責備。人家所抱怨的别人的行為,很多隻是一個人天然的自私自利,對另一人超出了界限的貪得無厭,表示健全的反應罷了。

第四條格言是,要明白别人想到你的時間,沒有你想到你的時間多。被虐狂患者以為各式各種的人,日夜不息的想法來替一個可憐的狂人羅織災難;其實他們自有他們的事情,他們的興趣。被虐狂症較淺的人,在類似的情形中看到人家的各種行為都與自己有關,而其實并不然。這個念頭,當然使他的虛榮心感到滿足。倘他是一個相當偉大的人物,這也許是真的。

不列颠政府的行動,許多年中都為挫敗拿破侖而發。但當一個并不特别重要的人妄想人家不斷地想着他的時候,定是走上了瘋狂的路。譬如,你在什麼公共宴會上發表了一篇演說。别的演說家中,有幾人的照片在畫報上披露了,而你的并不在内。這将如何解釋呢?顯而易見不是因為旁的演說家被認為比你重要;一定是報紙編輯的吩咐,特意不讓你露面的。可是他們為何要這樣吩咐呢?顯而易見因為他們為了你的重要而怕你。在這種思想方式之下,你的相片的未被刊布,從藐視一變而為微妙的恭維了。

但這一類的自欺,不能使你走向穩固可靠的快樂。你心底裡明明知道事實完全相反,為要把這一點真理盡量瞞住你自己起計,你将不得不發明一串越來越荒唐的臆說。強使自己相信這些臆說,結果要費很大的氣力。并且,因為上述的信念中間還含有另一信念,以為整個社會仇視你,是以你為保全自尊心計,不得不忍受另一種痛苦的感覺,認為你與社會不睦。建築在自欺之上的滿足,沒有一種是可靠的;而真理,不管是如何的不愉快,最好還是一勞永逸的加以正視,使自己與之熟習,然後依照了真理把你的生活建造起來。

微課推薦

01 20位哲學家醍醐灌頂的生命政策

普通人學習哲學,并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比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進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将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裡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缪、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生命政策。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松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内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内容。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03 100+部文藝作品的哲思與啟示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衆更輕松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着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羅素:别以為多數人在密切留神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