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陝西省特級教師李莉:“雙減”還孩子們一片明亮的天空

李莉,陝西省特級教師,西安市高中地理李莉“名師+”研修共同體主持人。目前任職于西安市閻良區教學研究室,擔任中學地理教研員。

2020年9月的一天,看到一部朋友郵來的兒童題材小說,立即被封面上孩子們拉的雪橇吸引住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我覺得很親切,及待看完整本書,一種溫暖和美的生活氣息感染了我,玩雪球、捉迷藏、捕麻雀、拉雪橇、溜河冰這分明就是我們童年生活的寫照,書中的小主人公就像當年的自己,在廣闊的天地裡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文學高于生活,小說中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而饒有趣味的,現實中農村孩子的生活卻是另一種景象。

記得前不久和一位堅守農村30多年的國小教師交談過這個話題。這位認真敬業又充滿責任感的鄉村教師談到,現在的農村孩子,很少有聚衆做遊戲或者玩的,因為孩子們彼此很難見面。他說,他們學校約有20%左右的孩子進城讀書;約有30%左右的孩子是家長(大部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接回家輔導完成作業;約有30%左右的孩子在校外托管班完成作業;約有5%左右的孩子在學校延點學習;約有15%左右的孩子放學後被家長送到城裡上興趣班。

孩子們的業餘時間都在學習和完成課外作業中,在農村很少看得到國小生的身影。這位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老師說,幾十年了,他隻在有一年的春節前,在一個比較偏遠的村子裡,看到4、5個孩子在一起玩耍,那都是很罕見的景象了。

談到這種現象,這位老師動情地說了一件事:學校附近有一個小村子,以前就十七八戶人家,現在隻有幾戶人家吧,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他去村子裡,還能看到孩子們在村子一起活動的情景,後來村子裡的孩子越來越少,最近幾年因為家訪他去過這個村子幾次,滿街看不到幾個孩子,40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看不到一個,這種景象讓他難過的甚至流出了眼淚。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村莊是個小社會,一個沒有青少年的小社會,它的荒涼自不可言說,它的未來更讓人擔憂。

他的擔憂還有一個方面:農村學校的國小生大部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照管,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比較多:自私自利,難以管教。而孩子的父母因為沒有參與孩子的養育過程,家庭觀念淡薄,離婚率很高,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生父母的離婚率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這又給這些家庭孩子的教育增添了難度。

農村的孩子雖然身處廣闊的天地,卻失去了自由和童趣,大部分都被家長安排在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中,而對于成效如何,有些家長很少思考和過問。

不得不說這種風氣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是由城市帶動了農村的。

近些年來,城市孩子的學習現狀更是令人堪憂。

一個孩子從學前班開始,就報各種各樣的校外輔導班,及至上學後,各種各樣的文化課補習班占據了孩子的所有業餘時間,除了學校的學習,課後繁重的作業和各類各項的教育訓練班把孩子的業餘時間壓榨為零。

前幾天,看到上初三的侄女寫的一篇新學期計劃書,字型工整的像印刷體一樣,下面是自己畫的一組動漫人物插圖。

陝西省特級教師李莉:“雙減”還孩子們一片明亮的天空

初看時很驚喜,很快一種莫名的心疼襲來:我知道,孩子把字練到這個程度,她私下用了多少功夫、犧牲了多少業餘時間,才練就了這種像機子列印出來一樣的“書法”!而這也隻是她九年來所學的四、五個“技能”之一,更是她利用繁重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學習的“技能”。

其實,現在的中國小生中,有各種各樣“技能”的孩子很多:棋琴書畫達到專業水準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真正選擇藝術道路的學生卻很少,大部分選擇走藝術院校的學生是考名校無望之下的無奈之舉,而不是因為興趣和特長所至。大部分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成龍成鳳,而不是在藝術上。這種選擇與最初讓孩子刻苦學藝是相悖的,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很贊賞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的“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是的,教育本應該是因地制宜,自由播種、自由生長的農業生産,農民種莊稼,是按照它本身的特點和規律去引導它、順應它,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應該是各有所長、各成其才, 而不應該像工廠裡面的模具生産一樣,是整齊劃一的工業品。

現代社會的學生,個人潛能被發揮到極大程度的同時,思想品質、勞動技能和心理健康卻成了短闆,學生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荒蕪了。

我們期望這種現狀得以改善,而不是愈演愈烈。我們呼籲不要壓榨孩子的時間了,還孩子以童趣,還孩子以朝氣,讓孩子在比較寬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藝術,在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技能。讓适合教育之花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展現,讓德智體美勞并舉的素質教育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得到真正的落實。

今年的“雙減”政策為孩子們松了綁,為孩子們未來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是一場及時雨,消除了上文這位有擔當的農村老教師的擔憂,也糾正了義務教育中的一些誤區。相信雨過之後将是晴天,孩子們在晴朗的天空下跑的更遠,飛得更高。

編輯:劉昕

陝西教育報刊社是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直屬教育宣傳職能部門,編輯出版《教師報》《自學考試報》《陝西教育》等報刊。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