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在熱播劇《突圍》中,男主角齊本安回憶了一段中福集團的開創史,中福集團的創始人名叫朱昌平,1935年,朱昌平夫婦為了營救中共漢東書記劉必成,不惜賤價賣掉朱家祖屋換了五根金條,托付李喬治去打通關系,李代桃僵換出劉必成,不料,最後營救失敗,五根金條也沒使出去,李喬治感念朱昌平夫婦的忠義,把五根金條還了回去。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後來,朱昌平夫婦在黨的訓示下,拿着這五根金條在上海開辦了福記中西貨貿易公司,負責為黨籌措經費和物資,這福記中西貨貿易公司便是中福集團的前身。

中福集團創始人朱昌平在曆史上是有原型的,他便是華潤集團的創始人秦邦禮,化名楊廉安、楊琳。略有不同的是中福集團是創辦于上海,而華潤集團則是創辦于香港。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秦邦禮是無錫人,據說祖上曾是當地的望族,值得一提的是秦邦禮的胞兄便是博古,1930年,博古從蘇聯回國,陳雲與他談及到組織上在上海以商店為掩護的聯絡站還急需人手,博古便推薦了自己的弟弟秦邦禮。

秦邦禮雖說此時還不是黨員,但卻是位進步人士,早年曾參加過由我黨上司的無錫勞工運動,更為難得的是秦邦禮早在1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錢莊當學徒,還曾在商店做過一段時間店員,可以說的确非常适合這份工作。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為了掩護身份,秦邦禮化名楊廉安開始以生意人的身份從事地下工作,不久,在嚴樸的介紹下加入我黨,1935年,又被組織派往蘇聯學習,直到37年才回國。

1938年,進入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工作,不久就被錢之光派往香港創辦秘密組織,秦邦禮拿着組織提供的資金來到香港,創辦了一間名叫“聯和行”的商号,這便是華潤集團的前身。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當時由于經費不足,聯合行的規模其實很小,聯合行成立之初,表面上是經營港粵地區的土特産,但實際上是為組織秘密采購根據地急需的物品,比如藥品、電台等。除此之外還要負責部分華僑捐贈物資的接收和轉運工作。

特别是在38年底,粵華茶葉公司被查封後,捐贈物資的接收和轉運工作基本都落到了秦邦禮一個人身上,為了分擔他的工作壓力,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女士特意介紹了黃美娴做了他的得力助手,除此以外,組織也給他派了張唯一負責會計工作,最初的“聯和行”也就隻有這3人。

而後在組織的訓示下,秦邦禮又在香港先後創辦了5家商号,生意是越做越好,也以僑商的身份結交了大量的人脈,這為根據地購買藥品以及将愛國華僑捐贈給我黨的捐款兌換成法币大大提供了便利。

1941年,香港淪陷後,秦邦禮在組織的安排下,在華南一帶開辦商店,負責為延安采辦所需要的物資。

随着生意逐漸做大,聯合出口公司也搬出了原來的小閣樓,租了一間100多平米的大廳。公司也由原來的秦邦禮夫婦二人發展到了20多人,秦邦禮便主動提出将公司名稱由“聯和公司”改為“華潤公司”,“華”代表中華,“潤”取自毛主席的字,意指公司是由中央直接上司,此提議得到了公司全體成員的一緻贊同。

不久,秦邦禮将此事彙報給中共香港工委書記,得到了準許之後,1948年12月18日,華潤公司正式挂牌。華潤公司除了負責物資的買賣,還承擔了護送民主人士北上的任務。

熱門電視劇突圍(人民的财産)中福集團原型華潤集團的發展史

當時在香港有很多民主人士,比如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等都在香港,如何秘密護送這些民主人士北上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周總理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利用中華貿易總公司與華潤公司打通的海上航運通道來秘密護送民主人士。

自1948年8,9月至1949年3月,秦邦禮利用打通的海上航運通道秘密護送了300多民主人士北上,圓滿地完成了護送任務随着我軍的節節勝利,華潤公司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考慮到一直租借蘇聯貨輪也不是事,經組織準許,華潤公司購置了一艘挂着巴拿馬旗子的三千噸的貨輪。當時沿海還尚未完全解放,外籍貨輪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有了自己的貨輪,不久華潤公司名下又成立了華夏船務公司,這更加友善了華潤公司的進出口業務。1947年,根據組織訓示,為了打開從解放區到香港之間的海上通道,秦邦禮化名“楊琳”又再次來到香港,在香港德輔道中交易行大樓的二層開辦了一家名叫“聯和進口公司”的公司,重建立立起了對外貿易據點。此時,秦邦禮與黃美娴因共事多年,二人漸生情愫,早已在組織的同意下結為了夫妻。創辦之初,這家公司也就隻有秦邦禮夫婦二人,由于組織上經費有限,整個公司的辦公場地也隻不過是個七八平的閣樓。

一開始時,公司營運一度需要依靠黃美娴父親留給黃美娴的洋房出租維持,而後,秦邦禮憑借着早先在香港積累的人脈漸漸辦生意做了起來,不久,組織上又給秦邦禮派了兩位得力助手。聯和進口公司當時主要的業務是将從解放區海運過來的物品賣出以購置軍需品,解放區當時隻有大連港唯一一個通往海外的港口,為了友善運輸貨物,組織特意在大連設立了中華貿易總公司。

就這樣秦邦禮将從東北解放區運過來的大豆以及中藥材賣掉,然後購置我軍急需的藥品、真空管等再運往解放區。一開始,負責海運的輪船是從北韓的朝蘇輪船公司租借過來的蘇聯貨輪。

1952年,中央經過商量決定把華潤公司移交到了外貿部管轄,秦邦禮也被調往北京擔任外貿部計劃局局長。1983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