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剛過去數日,朔風起,地始凍,水始冰,冬天真的來了。寒冷的冬季,唯有那熱氣騰騰的飯桌,才能安放人們穿越寒冷冬日的心。冒着熱氣白煙的羊肉湯,沸騰翻滾的餃子,剛出鍋的熱湯面,還有幾個人圍坐一圈的火鍋,成為了寒冷冬日裡的溫暖所在。

進入寒冷的冬季之後,有補冬的習俗。在古代,勞動人民忙了一年,到了冬天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這時候可以做一些好吃的犒勞自己了。有的地方要熬制草根湯,用草根湯來煮雞肉、鴨肉、兔肉等,以達到補益身體的目的。正如現代的人們在煲湯的時候,會加入一些補益的藥材,如人參、黨參、枸杞、當歸等,這樣吃起來會更有營養。
中原地區的老習俗,是在入冬時節做一頓蘿蔔肉餡的餃子,講究的話要炖一鍋蘿蔔羊肉湯,或者是山藥香菇炖大鵝。從養生角度來講,這些都是溫補食物,滋補禦寒,強身健體。從時令上而言,蘿蔔大蔥香菇山藥都是這個時候上市,味道和口感都是上乘的。“當時當食,不時不食”,節令飲食迎合了時令蔬菜的特性,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飲食哲學的一種獨特展現。
寒冬養生,除了“食補”外,人們通常還會适當地喝點小酒。常言道“酒越飲越暖”,冬天飲酒可以暖身。可謂是,天寒地凍需保暖,适量飲酒為上乘!
冬天的飯桌上,有一杯誘人的佳釀不可或缺,那就是擁有數千曆史的杜康酒。杜康酒精選高粱為釀酒原料,以優質小麥采制,高中溫混合使用,采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入槽,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釀出來的瓊漿一般呈微黃或無色透明狀,清澈透亮。酒一入口,酒香直沖鼻腔,餘味舒适持久,且飲後不上頭。
更重要的是,秉承“一生隻為釀造一壇好酒”理念的杜康酒,數千年來,堅守着杜康始釀秫酒并世傳千年“三蒸三釀,五齊六法”的釀造技藝,冬抱翁,夏必藏,陰陽相諧,道法自然,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循古訓,一絲不苟,使杜康酒在歲月的變遷中曆久彌香。盡管歲月不動聲色,但味道卻能留住醇厚美好,讓寒冷的冬日依然溫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