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近日

葉培建院士

接受央視《魯健訪談》時

講述了“嫦娥四号”登月背後

一段有驚無險的故事

而這段“内幕”

是首次在媒體上公開

與這個故事相關的一張照片

當年曾在網上熱傳

感動了無數網友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成功登陸月背

在嫦娥四号平穩落月的一刻

嫦娥四号探測器

項目執行總監張熇

激動地掩面而泣

葉培建院士走到張熇身邊

緊緊握住她的手

這個感人瞬間

被攝影師記錄了下來

一時間相關照片引發全民熱議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就是這張照片。兩代航天人緊握的雙手、含淚的雙眸,不知飽含了多少快慰與辛酸。

葉培建院士的講述

看似不動聲色

當時的實際情況卻步步驚心

“嫦娥四号”發射升空時

從業人員

突然發現發動機狀況不對

不該開的兩個閥門開了

導緻大量燃料洩露

雖然立即關上閥門

但僅20秒的時間

一二十公斤燃料沒了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少了那麼多燃料

“嫦娥四号”還能不能

飛到月亮并且落下去

葉培建院士稱

當時所有人心裡都在打鼓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後來

在一系列搶救措施下

經過千難萬險

到最後落月的時候

還有一點燃料剩下

項目執行總監張熇的眼淚

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真是劫後餘生

有驚無險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即便是此刻

聽葉院士還原當時情況

依舊令人手心出汗

彼時彼刻 現場所有人

内心的緊張與焦灼可想而知

航天事業是一項

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的宏大工程

類似驚心動魄的瞬間

其實并不鮮見

當事人的真實心理狀态

比之“高空走鋼絲”

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生死26秒

2003年10月15日

這是載入中華民族史冊的一天

航天員楊利偉駕乘神舟五号飛船

首飛成功

人們通過電視螢幕看到的是

楊利偉神情自如的英雄形象

然而這背後是

楊利偉剛剛經曆了

一場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生死考驗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在飛船發射的上升階段

當楊利偉正承受

數倍于自己身體重量的

巨大過載壓力的時候

火箭與飛船産生了低頻共振

二者疊加在了一起

共振的過程持續了26秒

地面的從業人員也陷入了空前的緊張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航天英雄楊利偉

後來在自傳《天地九重》中回憶

就在剛才短短的一刹那

我真的以為我要犧牲了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直到整流罩打開後

楊利偉的眼睛眨了一下

這時指揮大廳

有人大聲喊道

“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進入太空後

完成一系列動作和指令後

當看到外面的地球

楊利偉的内心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哪怕犧牲也要展示國旗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如今聽來

依然讓人熱血沸騰、自豪感爆棚

“感覺良好”背後

卻充滿難以想象的風險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2008年9月27日

神舟七号航天員翟志剛

準備打開飛船艙門

進行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

不料,意外發生了

翟志剛用盡

全身的力氣也沒能打開艙門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決不能讓全國人民失望

決不能辜負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迅即啟動預案

用輔助工具連續撬了3次

終于打開了中國人信步蒼穹的大門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就在此時

“意外”接踵而至

軌道艙突然響起火災語音預警

緊急關頭

翟志剛和劉伯明

臨時改變出艙程式

翟志剛毫不猶豫果斷出艙

劉伯明調整步驟

先将國旗遞給了翟志剛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終于

翟志剛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密切配合下

邁出了中國人在浩瀚太空的第一步

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驚心動魄的三小時

長征五号

一個“出生”就注定不平凡的火箭

它寄托了

太多人的夢想和夙願

而長征五号首飛成功背後

也有“有驚無險”的插曲

2016年11月3日17時30分

文昌航天發射場測發大廳

氣氛突然緊張起來

火箭芯一級出現故障

此時距離原定發射時間

隻剩半個小時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經過短暫的思考

01指揮員胡旭東

得到任務指揮部的同意

下達了“暫不進入-1小時程式”密碼

立即指揮展開應急處置

4名應急搶險隊員傳回活動發射平台

現場手動排除故障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然而

險情再次發生

火箭的一個連接配接器

未按密碼正常脫落

發射時間再次推遲1分鐘

發射時間一再推遲

即将點火之際

甚至出現重新讀秒的狀況

胡旭東果斷下達

“中止發射”密碼

經過緊張排查,故障排除

發射程式繼續進行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由18點推遲到19點01分

再推遲到20點40分

最終在視窗期的最後時刻

又延遲了三分鐘

終于在20時43分04秒

随着巨大的轟鳴聲

我國新一代最大推力的運載火箭

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航天再一次創造了奇迹

5倍遙控指令換回“最美地月合影”

2019年

《科學》雜志第674頁

刊登了一幅由“龍江二号”微衛星

拍攝的地月同框照片

這張照片在國際上廣泛傳播

被外媒譽為“最美地月合影”

而這張合影背後

也有着一個“驚險”的故事

2018年5月21日

我國成功發射“鵲橋”中繼星

一起升空的還有兩顆微衛星

“龍江一号”和“龍江二号”

這是我國首次發射

環繞月球軌道的微衛星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5月22日淩晨

“龍江一号”衛星信号突然消失

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反複進行應急搜尋

但再也沒有能夠跟蹤到

“龍江一号”的丢失

讓大家痛心不已

是以,科技人員

對待“龍江二号”慎之又慎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5月23日

“龍江二号”第一次中途修正開始

14分鐘後

衛星突然出現姿态失穩的情況

正在跟蹤的青島測控站

跟蹤信号随即中斷

北京飛行控制中心李劍主任

擔當起了排程角色

他當機立斷

及時調動佳木斯站大天線

在兩分鐘内鎖定“龍江二号”

随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發送的密碼是日常指令5倍之多

經過約3小時緊急處置

“龍江二号”終于轉危為安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2019年5月25日22時

在飛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

“龍江二号”成功實施近月制動

進入預定的環月軌道

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

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

一場曆時16天的“搶救”

2017年

一顆被網友稱為“星堅強”的衛星

火遍全網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這是一顆名叫“中星9A”的國産衛星

2017年6月19日0時11分

搭乘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

衛星剛随火箭飛出地球不久

就因火箭出現異常

被遺落在1.6萬公裡的太空

而它離預定軌道還有2萬多公裡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就在所有人都不抱希望之時

一個積極的信号鼓舞了所有人

衛星太陽帆闆、天線順利展開

工況正常

而且衛星上的一個關鍵裝置

地球敏感器可以正常使用

隻要有一絲希望就決不放棄

經過緊急研判

專家們決定盡全力挽救這顆星

在燈火通明的西安衛星測控大廳

一支衛星搶救小組臨危受命

他們根據任務前制定的故障預案

又經過一番論證

最終決定放手一搏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7月5日21時

在綜合調用陸海基航天測控資源後

衛星成功定點于

東經101.4度赤道上空的預定軌道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這次長達16天的“太空自救”

圓滿完成

“星堅強”的愛稱從此走紅

中國航天又一次“圈粉”無數

有一種奇迹,叫中國航天

自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建立至今

常常伴随着很多“驚險”瞬間

但航天人總能

在一次次應急處置中

打了一場場漂亮仗

60多年的追夢奮鬥充分證明

中國航天善于創造奇迹

更敢于創造奇迹

展望未來

中國航天人

必将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途中

走得更穩、更遠

來源: 我們的太空微信公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