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作者:史學觀察員

相信多數人都曾聽說過“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名句,然而真正擁有卧龍鳳雛的劉備卻并未能順利奪取天下,難道真的是因為鳳雛龐統早亡的緣故嗎?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龐統的死是因為跟諸葛亮争功,帶兵經過落鳳坡被射殺,然而實際上,龐統确實死在了攻打四川的路上,但并非像小說中所言,與劉備兵分兩路。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正史《三國志》中,龐統跟劉備合力攻打雒縣,當時龐統充當陣前統帥,在雒縣城前帶兵指揮攻堅戰,在這場作戰中,龐統不幸被亂箭射中,斃于陣前,享年36歲。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龐統死後,被劉備安葬在了落鳳坡,其父親和兄弟都被封了官職。

縱觀劉備攻取西川的計劃中,幾乎都是龐統在為其出謀劃策,是以從另一方面講,龐統的軍事才能堪稱整個三國時期一流的存在,而他的離世也讓不少人感到惋惜,那麼龐統如果一直活到最後,會幫助劉備建立怎樣的基業呢?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雖然曆史無法假設也無法改寫,但是憑借對個人能力的判斷和對已發生事件的猜測,如果有了龐統在,劉備兼并曹魏和孫吳的機率會非常大,原因如下。

首先我們來看失去了龐統後劉備集團内部的格局變更,當時諸葛亮和龐統商定的發展戰略是,諸葛亮帶領關羽、張飛和趙雲鎮守荊州,北拒曹魏,東和孫吳,然後讓龐統帶領黃忠、魏延、關平和劉封等人,協助劉備進取西川。

而随着龐統的死,進攻西川的小分隊沒有了主要的軍事指揮,這就迫使諸葛亮放棄荊州,前往西川幫扶劉備。

諸葛亮雖然幫助劉備一舉拿下了西川,但是他走後也釀成了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慘劇,此後一系列惡果不言而喻。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那麼如果龐統沒有死,諸葛亮就可以安心駐守荊州,那麼呂蒙白衣渡江就會是自投羅網,東吳就會損失一個大都督。

此後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後,諸葛亮就會帶領張飛和趙雲,北上連同關羽攻取樊城,而一旦拿下了樊城,洛陽等地就将出現在荊州兵團的眼前,對曹魏政權是一個莫大的隐患。

再看西面,有龐統和黃忠、魏延等人在,平定南蠻孟獲,北上定軍山,斬殺夏侯淵都将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兵出祁山的次數将會銳減,曹魏關右地區的防護也會大大削弱。

而且彼時的司馬懿和郭淮等人尚未得到重用,這就意味着曹魏将會陷入強敵目前,而國中無得力幹将的困境。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至于東南的孫吳,失去了呂蒙,陸遜又無力借助地形重制夷陵業火,整個東吳請降稱臣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

一旦江東平定,南下交州,北上江淮就不成問題了,屆時諸葛亮帶領的荊州兵團,以及龐統帶領的川蜀大軍,一路進攻洛陽,一路夾擊長安,整個北方将會陷入雙線作戰的境地,曹魏焉能不敗?

若龐統未死在雒縣,與孔明同輔劉備,三國局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然而然而,是非成敗轉頭空,曆史沒有那麼多假設,龐統也沒有那麼好命,自他死後,諸葛亮開始遠赴西川,蜀漢開始隐隐埋下了衰敗的種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