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作者:棗莊快報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一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一部經典的《鐵道遊擊隊》

讓鐵道遊擊隊的故事聞名遐迩

而老洪的名字

更是如雷貫耳

《鐵道遊擊隊》中的靈魂人物“劉洪”、“王強”等抗日英雄形象也被世人熟知。他們身懷絕技,縱橫數百裡的鐵路幹線上,與日軍鬥智鬥勇,創造了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傳奇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以魯南鐵道大隊為原型,幾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的故事,這其實是把真實曆史中的魯南鐵道大隊首任大隊長洪振海和繼任大隊長劉金山二人的事迹融合成了一個人物。“劉洪”名字是洪振海和劉金山二人的姓氏組合而來。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内雕塑

下面讓我們一起詳細了解真實生活中的魯南鐵道遊擊隊兩位大隊長。

洪振海出身貧苦,脾氣暴烈,為人俠肝義膽,人稱“洪哥”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魯南鐵道隊首任大隊長洪振海

洪振海,滕州羊莊大北塘村人,1910年出生于世代木匠家庭。3歲時,随做木工的父親到了棗莊火車站西側的陳莊。母親去世後,父親變賣家産輾轉到了安徽的淮南礦區謀生,10歲的振海就寄居在棗莊的七姐家,後來七姐全家也遷到了淮南。青年時期的洪振海孤身一人在棗莊生活,饑寒交迫,居無定所,流浪街頭。他經常與好友王志勝一起,靠拾破爛、撿煤渣換點煎餅充饑。這期間,他接觸了棗莊鐵路勞工并和他們混熟了,經常主動幫助火車頭司機、司爐幹活,學會了駕駛火車的技術。後來,由于生活所迫,經常和礦區的窮孩子們一起爬上火車搞煤炭。長期下來,練就了飛身爬火車的本領,被人稱為“飛毛腿”。長期的流浪生活,使洪振海形成了敢想敢幹、見義勇為的豪爽性格。

日軍占領棗莊不久,洪振海和王志勝等便跟随中共地下黨員參加了魯南抗日義勇隊。後上級決定讓他與戰友王志勝建立一個秘密情報站。1939年初冬,棗莊的一家炭場喜氣洋洋地開張營業了。事實上,這家新炭場就是洪振海負責的情報站。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這次回棗莊搞情報,他和王志勝重操舊業,聯絡從前一塊吃兩條線的弟兄,他為人豪爽義氣,愛打報不平,雖脾氣暴燥,但他的俠肝義膽卻折服了衆多夥伴的心,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洪哥”。

小說《鐵道遊擊隊》在創作後記中,劉知俠寫道,“從大家所提供的材料看,他們原來的大隊長洪振海,确實是個堅如鋼鐵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有許多驚人的成績。鐵道遊擊隊不少出色的戰鬥,都是他上司幹出來的。他扒車技術最高,特别快車也能上去。飛車搞機槍就是他幹的。老洪作戰勇敢,對朋友豪爽義氣,是以在隊上有極高的威信。他的性子特别暴躁,遇有不順意的事,往往暴跳如雷。鐵道遊擊隊有句口頭禅:"洪隊長講話,連噘帶罵。"老洪發起脾氣來是很厲害的,可是這些在對敵鬥争中舍身忘死的英雄,對他們發火的大隊長卻俯首帖耳,一點不敢頂撞。因為他們服自己的隊長,知道他發過脾氣以後,還會像親兄弟一樣對待他們。”

1940年7月,魯南軍區決定在抗日情報站的基礎上組建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在他的上司下,魯南鐵道大隊戰鬥在敵人嚴密控制的鐵路幹線。他們扒鐵軌、炸橋梁、撞火車、截物資、殺鬼子、懲漢奸、護群衆、保家鄉,像一把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心髒,打得日僞軍暈頭轉向、膽戰心驚。在敵人無數次搜捕、襲擊、掃蕩戰鬥中,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成為一支威名遠揚、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部隊。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魯南鐵道大隊組建地——原滕縣蔣集村舊址

31歲壯烈犧牲,被追認為中共黨員

1941年12月,日僞軍數百人到魯南鐵道大隊駐地黃埠莊“掃蕩”,洪振海在率部與敵作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1歲。魯南軍區政治部依據洪振海生前的要求,追認他為中共黨員。洪振海壯烈犧牲後,其靈柩被戰友們護送到他的家鄉——棗莊滕州市羊莊大北塘村。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黃埠莊戰鬥洪振海使用的機槍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洪振海犧牲地舊址(今微山黃埠莊)

了解到大隊長的故事,如今再走進這位英雄“身邊”,不禁讓人肅然起敬。在大北塘村洪振海烈士墓,隻見墓碑上镌刻着:“洪振海烈士紀念碑 ”由開國将軍楊廣立題寫碑名。墓碑下方鑲嵌着一塊由棗莊市民政局、棗莊鐵道遊擊隊 展覽館敬獻的銅牌:“鐵道遊擊隊首任大隊長 洪振海壯烈犧牲60周年紀念”。2015年,洪振海烈士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準許為山東省文物保護機關。整個墓地莊嚴而肅穆,令人十分敬仰。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劉金山臨危受命,繼任鐵道隊大隊長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魯南鐵道隊繼任大隊長劉金山

劉金山,1915年10月出生于市中區永安鎮蔡莊村,童年時父母雙亡;194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41年在大隊長洪振海犧牲後,繼任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金山是典型的山東大漢,個頭高大,面容憨厚。

1938年4月,劉金山得知共産黨上司的人民抗日武裝在滕峄地帶活動時,便毅然加入了這支隊伍。他在一次戰鬥中負傷後,與部隊失去聯系;1940年9月,他經人介紹加入了鐵道大隊,大隊長洪振海見他聰明能幹,便安排他在大隊部當通信員。劉金山進步很快,被提拔為鐵道大隊分隊長。1941年1月,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了鐵道大隊的骨幹力量。

智勇雙全,親手除掉特務頭子高崗茂一,帶隊護送劉少奇等幹部過鐵路線

駐臨城日軍為了對付魯南鐵道大隊,從濟南搬來特務頭子高崗茂一(小說《鐵道遊擊隊》中日軍特務隊長崗村的原型)。高崗茂一不但能說流利的中國話,而且對中國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也比較了解。他通過“拜把兄弟”、“認幹親”等手段籠絡人心。臨城附近的50多個僞鄉保長,有40多個同他拜了把兄弟。高崗茂一的種種計策使鐵道隊的活動陷入困境。

為擺脫困境,鐵道大隊在大隊長洪振海帶領下夜襲臨城,而打死高崗茂一的正是劉金山。

劉金山帶領隊員先設計除掉了高崗的重要耳目,接着化裝成鐵道勞工,深入到高崗辦公室附近偵察方位、配置及日軍崗哨情況。然後帶領精幹隊員,于夜間10點多鐘直撲高崗的辦公室。劉金山用力踢開門,正伏案的高崗見有變故,正要伸手摸槍,被劉金山一槍擊斃。睡眼惺忪的衛兵剛擡起頭,劉金山的槍口已頂住了他的腦門。整個戰鬥進行不到10分鐘,不僅鏟除了高崗,還繳獲了兩挺機槍、30餘支步槍、3支手槍及數千發子彈。這有效地打擊了日軍,更震懾了曾經和高崗茂一合作的那些鄉保長,高崗茂一苦心經營的諜報網,從此分崩瓦解。

1941年,大隊長洪振海犧牲後,劉金山即被全體隊員推舉為代理大隊長。與政委、副隊長一起帶領大家繼續戰鬥在鐵道線上。

1942年4月,劉少奇到山東濱海檢查指導完工作後準備傳回延安,魯南軍區把護送劉少奇跨越津浦鐵路的任務交給了鐵道大隊,并确定由劉金山帶領9名隊員具體執行護送任務。第二天晚上,化名“胡服”的劉少奇騎上一匹騾子,随劉金山等人出發了。他們從沙溝附近的一條幹沙河涵洞悄悄跨越津浦鐵路,在喬廟稍事休息後,将劉少奇送到了微山湖的船上。由于湖西敵人“掃蕩”,封鎖嚴密,他們又陪劉少奇在船上住了兩天才告别,由湖西軍區的部隊繼續送劉少奇西行,圓滿完成了任務。此後,鐵道大隊又相繼護送過陳毅、蕭華、羅榮桓、朱瑞等過路幹部千餘名,為主力部隊輸送了數百名骨幹力量。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1943年護送陳毅同志過鐵路

1942年5月,劉金山被魯南軍區正式任命為大隊長。

劉金山率領魯南鐵道大隊炸毀前後方鐵道,迫使日軍投降,為我軍遊擊部隊唯一一次受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駐棗莊一帶的1000多名日軍及家屬企圖乘一輛鐵甲列車南逃徐州。當鐵甲車開到沙溝附近時,前進或後退的路均已被鐵道大隊截斷。但此時日軍還想作最後的頑抗,拒絕向鐵道大隊投降。劉金山遵照魯南軍區的訓示,到沙溝向日軍鐵甲車大隊長太田義正詞嚴地申明我軍立場,并派代表到姬莊與日軍代表談判交涉,終于使日軍低頭認罪,交出武器投降。這次日軍共交出山炮兩門、重機槍8挺、輕機槍130多挺、步槍1400多支、手槍數十箱、子彈百餘箱。曆史表明,這是我軍戰史上僅有的一次日軍戰敗時向我黨上司的遊擊部隊繳械投降。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劉金山逝後歸葬棗莊,如今墓碑在薛城臨山公園

1946年3月,魯南鐵道大隊奉命撤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魯南鐵路局,劉金山被任命為副局長。1946年8月,為遲滞徐州地區國民黨軍向魯南解放區的集中進攻,魯南軍區又調集原魯南鐵道大隊部分骨幹,重新組建了有190餘名隊員的魯南鐵道大隊,劉金山再度出任大隊長。1946年11月,因對敵鬥争形勢發生變化,魯南鐵道大隊番号再次奉命撤銷,部隊被改編為魯南軍區特務團二營,劉金山任副團長兼二營營長。此後他随軍南下,參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任魯中南縱隊三O七團副團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劉金山曆任三十五軍三O七團團長、浙江金華軍分區參謀長、一O五師參謀長、公安十七師參謀長、江蘇省南通軍分區副司令員、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81年9月離職休養。他于1996年病逝。臨終前,劉金山囑其家人,死後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棗莊市薛城區臨山南麓鐵道遊擊隊紀念碑東側,以此來陪伴他曾經并肩戰鬥過的戰友們的英魂。

今日,記者來到薛城區臨山公園,找尋劉金山的墓園。幾經輾轉,終于在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東側找到了劉金山的墓園。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穿過一片小樹林,就可以看到劉金山的墓園,墓碑上寫着“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金山之墓”,落款時間1997年4月5日。在墓碑的後面詳細記載了劉金山的生平事迹。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墓園還有一個供遊客來此瞻仰休息的小亭子,墓園前是一棵棵松樹,郁郁蔥蔥。此時一片祥和、安靜。

與“芳林嫂”的愛情真有其事,不過真實的曆史是這樣的

《鐵道遊擊隊》劇中“劉洪”與“芳林嫂”之間的愛情是賞心悅目的一筆。當時雖戰火紛飛,卻是最溫馨甜蜜的一幕。其實真實生活中,是洪振海和時大嫂(芳林嫂原型之一)的愛情故事。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影視劇劇照

時大嫂近三十歲,有個叫小鳳的女兒,她的丈夫是鐵路勞工,被日本鬼子殺了,她守寡和女兒過日子,後來在幫助鐵道遊擊隊鬥争中和老洪有了愛情。可是老洪又犧牲了,是以她又二次守寡。

《鐵道遊擊隊》小說作者劉知俠曾表示,小說是對原生活的提煉綜合,并作了藝術加工,小說沒讓“老洪”犧牲,和後任大隊長劉金山合成一個人物來寫了,那麼芳林嫂和老洪這條愛情線索就繼續向前發展了。

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全國解放後,劉金山任南通軍分區副司令時,《鐵道遊擊隊》出版了,當時劉金山已經跟一位江蘇姑娘結婚成家。當南通的青年讀者知道他們的副司令就是書中的“劉洪”時,很多機關、學校要求他去作報告。每當他報告完從台上下來,就被青年人團團包圍,不住的問他芳林嫂的情況,“她現在怎麼樣了?”往往把劉金山問得滿臉通紅。最後他隻得說:“《鐵道遊擊隊》這部小說中寫的所有戰鬥都是真的,實有其事,我們就是那樣和鬼子幹的。至于說到芳林嫂,是作家的創造。”

「尋訪鐵道遊擊隊足迹」他,善爬飛車,親手擊斃高崗茂一!但他其實是兩個人的化身…

劉金山和妻子徐惠華

棗莊日報全媒體記者 種冰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