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1981年,中國香港。一位23歲的小夥守護在姨媽的病床旁,此時躺在病床上的姨媽俨然是奄奄一息。在彌留之際,小夥噙着淚,俯下身,将耳朵湊到姨媽跟前,姨媽說起了家族的一個秘密:“在英國家家裡有一處莊園,裡面藏了家族幾代流傳下來的寶藏,現在該輪到你來守護它了。”并給小夥留了一張手繪的藏寶圖,不久後就撒手人寰,離開了人世。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趙泰來

小夥傷心之餘,聽到這麼一個秘密,也驚訝不已。姨媽所說的這張藏寶圖上藏着的就是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從圓明園盜走的大批中國文物。數量多達6萬多件,可謂是價值連城。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多的文物是怎麼被這家人儲存了數十年一直到如今的?繼承這些文物的小夥是誰?之後他又是如何處理這些文物的呢?

幾代人的守護

小夥子名叫趙泰來,是這批文物的第四代守護人。關于這批文物的來源則要追溯到他的曾祖父——伍廷芳。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伍廷芳

伍廷芳1842年出生于在新加坡一個富貴家庭,後随家人回國居住在廣州。當時的晚清政府已是積弱多年,昔日的天朝上國,早已千瘡百孔,之後更是被列強不斷欺壓,簽下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

伍廷芳是一個極具愛國情懷的熱血少年,長大後投身于法律學習,試圖在法律上抵抗外強對中國的欺壓。32歲的時候,他考入倫敦學院攻讀法學,後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首位法學博士,屬于法學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學成後毅然回到中國,在香港立法局出任議員,也是當時第一位華人議員。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李鴻章

洋務運動掀起後,伍廷芳成為了李鴻章幕府的法律顧問,先後參與了中法、中日談判。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深深刺痛這國人的神經。很多群眾更是直言:“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晚清政府毅然選擇委曲求全,履行條約,割讓土地。伍廷芳等愛國人士雖極力支援毀約,卻權小位卑,也無可奈何。

直到1896年,在伍廷芳等人的努力下,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平等條約《中墨通商條約》。這也讓伍廷芳在律師界占有一席之地,國外的大使也是對其表示贊歎。

之後伍廷芳對我國的法律體系進行改革,建立新的律師制度,法制方面取得進步。但晚清國勢已衰,列強的馬蹄肆意在我國疆土上踐踏。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北京圓明園被燒毀,無數中國的文物流于外寇,不僅是财富的流失,更是世界文明的一次損失。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圓明園遺址

大量的文物流失,無疑令國人痛心。伍廷芳當時身為外交總長,亦感悲憤,但也無計可施。為了彌補中國文物的損失,伍廷芳在出使各國的時候,竭力地收集散落在國外的中國文物,并将這些文物一直藏在了英國一處宅院裡。

在幾年的努力下,他收集了數以萬計的文物,并且将這些文物默默地守護起來。在病逝前,他将守護文物作為了一個家族的使命傳承了下去。

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伍家世代守護文物的使命一直在家族裡傳承着,一直到伍廷芳的兒子這一代。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但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動蕩,趙泰來的父母雙雙不幸去世,隻留下了15歲的趙泰來。而守護文物的重任就傳遞到了趙泰來的姨媽手上,趙泰來之後被姨媽接到了香港生活。

趙泰來的姨媽在香港也算是富貴家庭,據說人長得極為漂亮,當時在香港有不少權貴人士對其傾慕,但是她卻終身未嫁,選擇了一個人孤獨終老。身邊的人都無法了解她的行為,就連當時的趙泰來也對于姨媽的行為頗感不解。

直到1977年,趙泰來才知曉了遺産的事情。當時姨媽把趙泰來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很嚴肅地對趙泰來說:“咱們家在海外還有一筆遺産,需要你來繼承。”趙泰來十分疑惑,但見姨媽的表情并不是拿自己取笑,也就隻是表示知道了,而後姨媽又對他說到一定要保密。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1981年,趙泰來的姨媽去世了,臨死前告知了趙泰來的自己守護多年的秘密,那就是家族儲存下來的文物,趙泰來這才明白姨媽的用心良苦。她一輩子選擇未婚,孤獨終老,其實就是為了守護這些文物。

“螞蟻搬家”讓文物回家

就這樣趙泰來帶着姨媽的遺願來到了英國,找到了姨媽所說的那個莊園。再通過那個手繪的藏寶圖,好不容易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找到了一個地窖。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當趙泰來進入地窖後,借助着手電筒的光亮,發現了地窖裡鋪滿了稻草和棉花,箱子雜亂無章地堆放着。箱子十分陳舊,上面甚至還有蟲子在蠕動着。

趙泰來慢慢走近面前的幾個大木箱,小心翼翼地撬開,裡面擺着或大或小的物件,作為有着豐富鑒賞經驗的趙泰來一眼就看出了,這就是姨媽嘴裡說的文物。

拿着手電筒掃過,自己還是感到了驚訝,大大小小的箱子堆滿了整個地窖,還有一些文物直接就堆放在了稻草上。感到驚訝之餘,他更多的是對這些塵封在地窖裡,幾十年不見天日的文物感到憐惜。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之後的十年,趙泰來就一直在這座莊園裡清洗整理這些文物。為了避免引人注目,他不惜把自己的國籍改為了英國籍。在整理清點這些文物的時候,他也沒有雇傭任何幫手,甚至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告知。

十年如一日,他對每件珍寶細緻地處理着,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生活。甚至有的時候被大的瓷器磕掉了牙,被大的青銅器砸碎了腳趾頭,依舊沒有放棄。其背後是對這些中國文物的愛惜以及家族的使命,也是對這些中國文明的藝術品的一種敬畏。

與此同時,面對着被清點出來的數以萬計的文物,趙泰來也是如履薄冰。生怕這些被家族幾代人守護的文物出現差池,在不能請安保人員的時候,自己特意養了四條兇悍的獵犬來幫助看家護院。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在這十年間趙泰來回憶說:“自己的生活極為單調,幾乎除了吃飯就是在地窖整理文物。然而每次看到一件文物被整理好後,放出異樣光彩時,自己就感到很有成就感。”

因為包裝文物的材料,需要防濕防潮,而且還要堅固,要求十分高。配備高達數萬件的包裝材料,花費了不少錢,而趙泰來并沒有依靠賣文物來進行籌資,趙泰來後來曾開玩笑地說道:“自己那段時間,就是一個住在豪宅裡的窮人。”

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堅持下,在趙泰來十年的努力下,整理完了所有的藏品。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說起這批文物運回國内的經曆,趙泰來也是極為感慨,他說:“多虧了自己在英國居住的這十多年,一直都很低調,否則不僅這些文物不能順利運到中國,恐怕連自己也很難再回來了。”

當年他在清點完這些文物後,便将文物的事情告知了家人和朋友,并提出了要将文物運回國内的想法。趙泰來的嶽父得知他的想法後表示了支援。為了不引起注意,趙泰來的嶽父特意在倫敦給趙泰來注冊了一家藝術品收藏公司。

之後以藝術品收藏公司作為掩護,再加上當時英國常年出口屬于逆差狀态,對于出口方面的管理也比較寬松。在之後的兩年時間内,趙泰來像一隻勤勞的螞蟻,帶着“重物”一批一批地回到祖國。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讓文物回歸國家

就在這些文物慢慢都回到了祖國的土地,在家人和朋友都認為趙泰來即将成為一個超級富豪的時候,他卻選擇将這些文物歸還祖國。他說:“這些藏品本就是國家的,它們應該擺在博物館裡,供世人欣賞,瞻仰文物背後中國的文明曆史。”字字句句,都是愛國之心,實在令人感佩。

趙泰來先後将這些文物捐贈給了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美術館以及廣州番禺寶墨園等機關。

2000年的時候,又先後向中國曆史博物館、江蘇鹽城博物館捐贈了數千件文物。其中被評為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有150件之多,涉及有商周、戰國等文物。有人說:“如果對比國外拍賣行所拍賣的價格,這些年趙泰來捐出的藏品總價多達十幾億。”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當然趙泰來在繼承守護這批文物時,也是整日憂心忡忡,他在采訪中說道:“自己本就會代國家保管,當自己把這些文物全部都捐給國家的時候,心裡也算是踏實了,就像完成了家族的使命。”

伍家四代人一直守護着這批國家文物幾十年,其所付出的精力和犧牲也不言而喻。雖然到了趙泰來這一代,他沒能和為了守護文物犧牲了一生幸福的姨媽商量,在天有靈的姨媽定然是感到欣慰的。2005年,趙泰來被評為“世界傑出華人”,中國政府也極力稱贊了他的無私奉獻。

趙泰來:繼承姨媽英國房産,内藏6萬件中國文物,全部捐給國家

趙泰來 右

頒獎典禮上,被風霜爬滿鬓角的趙泰來依舊表示:“自己的貢獻并不大,隻盡了一點為國家守護文化遺産的責任。”簡簡單單幾句話的背後,卻是幾代人無私奉獻,滿滿的愛國情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