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小半夏湯,僅兩味藥,可治慢性胃炎

作者:中醫非遺傳承人買建修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給你聊張仲景的經方吧。

張仲景記載于《傷寒論》、《金匮要略》裡面的經方,就好似一顆顆燦爛的明珠,輝映在祖國傳統醫學的浩瀚星空之中。

每一張經方,都很耀眼,都蘊藏着巨大的能量。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小半夏湯,僅兩味藥,可治慢性胃炎

比如我現在說的這個——小半夏湯,就是代表之作。

小半夏湯,最初載于《金匮要略》,配伍是半夏,生姜,水煎服。

它能幹什麼呢?化痰散飲。

來,我們看一個經典病例吧。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患者,年53歲。什麼毛病呢?迷糊、吐!這個症狀當時已經持續3天了。她躺在床上,不敢睜眼睛。

一睜眼睛,就感覺天旋地轉,眩暈不止。與此同時,她還會吐,有食物就吐食物,沒食物就吐清水,一盆一盆地吐。患者這個毛病,每年都要發作幾次,每次最長達一個月。

她到醫院檢查過,說是“内耳眩暈症”,但是經過治療效果一般。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小半夏湯,僅兩味藥,可治慢性胃炎

後來,無奈之下,她轉到中醫院來。醫家是我國著名的中醫臨床家,姓陳,用經方的高手。他一看這個患者,舌苔白膩,身體肥胖,脈象沉軟而滑,心裡面就有數了。遣方制半夏,生姜。多少劑呢?2劑。

兩味藥,就這麼點,而且隻是2劑,這能行嗎?病家将信将疑,但還是嘗試了一下。結果,2劑之後,眩暈、嘔吐皆止。

病人大呼神奇,而醫家卻搖頭笑笑,表示這沒什麼。

其實,這個患者的問題,就是有痰飲聚于胃脘所緻。

怎麼知道她有痰飲啊?你看啊,她身材偏胖,舌苔白膩,脈象沉軟而滑,這就是典型的有痰飲的表現。痰飲阻于脾胃,則胃氣失和,于是胃氣上逆,她就總嘔吐。

她吐出來的清水,其實就是痰飲的表現了。痰飲上泛于清陽之地,瘀阻于耳竅,于是我們就會眩暈迷糊。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小半夏湯,僅兩味藥,可治慢性胃炎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化散痰飲就好了。張仲景的經方裡面,半夏化痰燥濕止嘔,生姜散飲溫中而止嘔。這就是基本的方義。

适用的主要表現,就是嘔吐、眩暈、苔白滑、脈沉滑。它現在主要就應用于慢性胃炎、内耳眩暈症等疾病的治療上。

問題是,說到這似乎就沒什麼用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就這樣的一個小方子,現在臨床運用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人們對他的體會越來越淺薄。

比如說對于胃病帶來的嘔吐,或者說内耳眩暈症,現代醫學正常治療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也有很多思路可以選擇,但是真正從中醫痰飲嘔逆的角度去考慮,實在太少了。

張仲景治痰的小方子:小半夏湯,僅兩味藥,可治慢性胃炎

這也難怪,半夏和生姜,兩種中藥配在一起,多簡單啊,多廉價啊,多粗陋啊!它的确難入當代人的法眼了。

可是,廉價也好,簡單也好,粗陋也好,它難道不是有效的嗎?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這個配伍确實對中樞性嘔吐有抑制作用。

是以,既然有效,合理,我們就該用心揣摩。我始終認為,老祖宗們的東西,如果真的沒有半點道理,不可能流傳至今。你說對不對?

全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