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作者:景秀穎逸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遊曆南京後,寫下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南京,别稱金陵、江甯、健康、建業、石頭城等,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國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前期)、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在南京建都,是以南京有“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屬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水域面積達11%以上,是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将都城從武昌遷至有“鐘山龍盤,石頭虎踞”之稱的建業,開啟了南京的都城史。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西晉滅吳後,公元282年(太康三年)改建業為建邺,公元313年(建興元年)又改建康。西晉滅吳後僅三十年,就亡于永嘉之亂,

公元317年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北方人口紛紛南遷。在此後約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時期,建康成為華夏的正朔所在。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後,宋、齊、梁、陳四朝相繼在建康建都,與東吳、東晉合稱六朝。六朝時的建康相當繁盛,據說梁武帝時城中戶口達到28萬戶 ,是南京曆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公元548年(太清二年)侯景之亂爆發,建康遭到沉重的打擊,陳朝建立後建康重新恢複。

公元589年,隋軍滅陳後将建康城全部平毀為農田,僅在石頭城設蔣州,南京曆史上的第一次繁榮到此結束。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争中戰敗,被迫與陳兵江甯江面的英國簽訂《江甯條約》(史稱“《南京條約》”)。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1853年,太平軍攻陷江甯後在南京定都,建立第一支農民階級政權,并改号“天京”。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27年至1937年定都南京的這十年被稱作中國的“黃金十年”,期間南京進行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奠定了南京現代城市發展的良好基礎。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40多天的大規模屠殺,史稱南京大屠殺。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三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1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南京古代教育繁盛,有記載的最早的學校由丹陽太守建立于公元30年(東漢建武六年)。258年,東吳皇帝孫休下诏設立國學。宋代江甯府茅山書院是當時六大書院之一。明代,南京設國子監,是當時中國的國立最高學府。南京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之稱,明清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眺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反映六朝時期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系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南京是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 。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吸引了衆多的文人。李白曾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其所作詩歌關于南京的近20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幹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别》。

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 。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著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緻入微的描寫。《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命名為“金陵十二钗”。

南京: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複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一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xiǎn]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南京被視為漢族的複興之地,在中國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xiè]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