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周吃幾次魚?研究稱,多吃魚有益腦血管健康,65-69歲最為顯著

作者:上觀新聞

編譯 |公子欣

來源 |英國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

腦血管性疾病涉及大腦血管的損傷,是血管性癡呆和中風的危險因素。近日,法國研究人員發現,多吃魚與降低腦血管性疾病風險之間存在聯系。研究在《神經病學》雜志上發表。

每周吃幾次魚?研究稱,多吃魚有益腦血管健康,65-69歲最為顯著

來自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三城研究”(Three City Study)的資料(“三城研究”是一項關于血管性疾病和癡呆症關系的大型研究。)

研究涉及1623名65歲以上(平均年齡 72.3 歲,63% 為女性),沒有中風、心血管疾病或癡呆症病史的參與者,研究人員分析了他們的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結果,包括腦白質高信号、視覺檢測隐性梗塞,并對擴張的血管周圍空間進行分級。參與者還填寫了一份關于飲食習慣的問卷。

根據吃魚的頻率,參與者被分為四組:每周吃魚<1次,大約每周吃1次,每周吃2-3次,以及每周吃>4次或更多。研究人員比較了每組人群中血管疾病症狀的數量。

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中,報告吃魚更多的參與者比吃魚較少的參與者的大腦損傷的迹象更少。

與研究中的老年人相比,65-69歲人群中魚的攝入量與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更強,而在75歲以上人群中,兩者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每周吃幾次魚?研究稱,多吃魚有益腦血管健康,65-69歲最為顯著

英國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的負責人Rosa Sancho博士表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患癡呆症的風險取決于多種遺傳和環境因素的複雜互相作用。了解我們生活方式的哪些方面對大腦健康影響最大,這是讓人們在知情的情況下決定如何生活的關鍵。

像這樣的觀察性研究無法确定因果關系。雖然研究人員試圖控制其他可能導緻腦血管性疾病迹象差異的因素,但很難确定這些因素與人們飲食中的魚類數量有關。由于參與者進行了一次大腦掃描,并報告了他們在某個時間點的飲食習慣,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發現與長期大腦健康有何關聯。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建議每周吃2份魚,這是均衡飲食的一部分。我們知道,富含油脂的魚類是重要的脂肪酸來源,但任何特定的食物或補充劑都不可能是保持大腦健康的關鍵。

“研究表明,對心髒有益的東西往往也有利于大腦,采取措施控制血壓和膽固醇,不吸煙,隻在建議的範圍内飲酒,以及積極的生活方式,這些都與随着年齡增長的大腦更健康有關。”

參考來源: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21/11/03/WNL.0000000000012916

6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