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的一名作家阿蘭·德波頓寫了一篇令人驚歎的、關于婚姻的文章《為什麼會和錯誤的人結婚的九個原因》,我讀了以後覺得非常贊同。這個婚姻/關系的套路,要是早知道,真的就不用吃那麼多苦頭了。
這九個原因我列在下面,括弧裡我用一句話在後面做解釋,還想了解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為什麼你會和錯的人結婚?
1.我們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以及自己會被惹“不爽”的點在哪裡)。 2.我們更不了解别人(我們需要去了解,将要結婚的那個人的内心是如何運作的)。 3.我們不習慣真正的快樂(熟悉感可能更重要,是以,如果你和父母關系很差……可想而知)。 4.單身是個很糟糕的體驗(為了脫離單身而結婚)。 5.本能被過譽了(決定結婚與否,本能、直覺式的浪漫概念取代了理性)。 6.學校裡不教愛情(愛情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 7.我們希望快樂永駐(以為婚前的一切美好都能延續到婚後,持續不變)。 8.我們錯誤地以為自己很特殊(以為自己運氣好,不必面對婚姻中的挑戰) 9.我們想要停止為愛情操心(沒想到結婚以後麻煩更多)。
看了這些非常有道理的套路,我忍不住看看自己身邊擁有良好親密關系的人,是否都天生奇葩地完全掌握了這些技巧(因),才能有良好的親密關系(果)。
結果一看,真的不是這樣的。

我朋友的奶奶,個性孤僻、幼稚、刻薄,真的非常讨人厭,她死的時候,兒女沒有一個回來為她送終。但是她身邊的老伴,卻不離不棄地陪伴着她、愛着她、包容她。
朋友的爺爺是個非常善良、有智慧的老人,這一生唯一做的糊塗事大概就是寵讓這個不像話的老婆。
最後,自己死的時候,兒女也不來看他,因為太讨厭自己的母親了,而父親又一直向着母親,幹脆連父親都不要了。
這麼糟糕的一個女人,收獲了每個女人想要的愛情。上面的那些招式,她一個也不中用。
個人的際遇和命運,有多重要?
大家檢視一下身邊朋友的婚姻,是不是也是如此?上面的套路,都是婚姻出問題了,關系走不下去了,我們拿出來檢讨,覺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可是,有些人的美好姻緣,真的是完全沒有道理和套路可言的。我自己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有人來向我請教,如何寫書、出書才能暢銷。我真的說不出來,要說也是牽強附會。
我就是有靈感,寫了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就暢銷了。問我HOW(如何),我沒有套路可以傳授。
但如果問我親密關系的秘訣,我可以提供好多很棒的意見,為什麼?因為這是我失敗的地方,也是我研究最多的地方。
研究個人成長,我也觀察了各種關系之間的問題,我發現,每個人的确有自己的内建程式——看待人事物的态度、回應人事物的方法,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和各個關系戶之間的關系、互動和交流。
這裡的關系戶包括了:父母長輩、兒孫、金錢、事業、朋友、下屬、健康、名氣、人緣……等等。
但是,影響我們和這些關系戶的最大因素,排名第一位的永遠是個人的際遇和命運。
舉例來說,為什麼有些明星特别紅?比他長得好看、演技更好、更努力的大有人在,但,為什麼是他?
拿我自己來說,我很僥幸地在金錢、事業、父母、兒女、下屬關系上不錯,也可以說出一些相關的道理來,但是我必須承認,“好運氣”是最重要的因素。
為什麼我會碰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為什麼我天生就有“能力”去處理好和他們的關系?
吸引力法則,也分人
我的管家跟了我十幾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幫手,很多人非常羨慕,尤其在我孩子還小的時候。要問我,怎麼找到她的?又如何與她相處的?我可以有一些理論給你。
問題是,理論給了你,你也不一定會做到,因為我們天生的内建程式(對人事物的看法、态度、回應方式)是不同的,否則,每個人不是想要什麼都可以有了?
舉個最實際的例子——金錢,每個人都可能有興趣的話題。
我們都知道金錢是一種能量,你必須要真心地喜歡它,它自然會被你吸引來。
但是像我兒子,天生看到錢就會眉開眼笑的,錢自己會找上他,他根本不用去遵循什麼吸引力法則,自己就是渾然天成的吸金窟。果然,大學一畢業,就找了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收入很高。
而我有一個朋友,則是完全違反金錢法則——她的錢隻進不出,對待自己非常刻薄,很有錢又沒小孩,每次我們看到她都很無語。
但是,她命中注定有财,是以不缺錢,但她過的卻是處處缺錢的生活——出門從不打車,隻坐公交和地鐵;在家吃素,出門朋友請客就吃肉;愛泡澡,但是為了不想付水費,就不泡了。
是以什麼心想事成(她潛意識裡面一直覺得自己很窮)、吸引力法則(她對錢這麼匮乏,發散的振動頻率都是不好的),顯然對她不管用。
成長,就是修改自己的内建程式
是以,我覺得我們某個領域的成功不成功,就像能不能懷孕一樣。
不能懷孕的時候,問題全是問題:子宮後傾、子宮太寒、輸卵管不通、精子活力不夠…….一旦懷孕了,什麼都不是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他媽媽70歲的時候懷上他的。我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懷不上孩子,求遍了中西醫,這個不對、那裡有問題,但說不出具體的症結在哪裡。
離婚之後,我和前夫各自再婚,都順利生下了孩子,沒有任何障礙。
是以,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個人成長,就是要在自己命運不善的領域,去修改自己的内建程式——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入口處,靈魂需要進化的地方。
是以,當我們被痛苦、磨難逼到這裡的時候,就知道,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内建程式,而不是外面的人事物。
面對我們的人生功課,就像不能懷孕的人,有時候放棄了,還有峰回路轉的機會。
我一個朋友就是這樣,38的高齡,試了很多次懷不了孕,放棄了自己生的打算,領養了一個,結果居然懷孕了。有的朋友就放棄生孩子,把時間精力金錢花在自己其他的愛好上,也過得很好。
是以,如果金錢是你的功課,可能學習了解自己的匮乏和欲望,會比一味地追求金錢來得更實在有效。
把金錢當做是你的“對象”,看着它,感受自己内在是否有不配得的無價值感,感受自己對金錢是否有一些批判和抗拒,把這個感覺理順了,也許錢就來了。
大富在天,小富由人,我挺贊同的。
如果親密關系是你的功課,可能修自己的期望、德性,比一直在外面尋找“對”的人來得有成果。
期望過高、德性又不佳,加上天生親密關系“體質”不好的人,就一定會出問題。
也許學習過一個人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多彩多姿,那麼,親密關系出現的話,一定是好的,沒有的話,你一個人過得也開心,這是最穩妥的勝算。
至于怎麼修?看書、上課、内省、實踐,尤其是“實踐”非常重要,這樣你才可能成為人生全方位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