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好姻緣!鶴壁一對堂兄弟迎娶新疆一對親姐妹

人間好姻緣!鶴壁一對堂兄弟迎娶新疆一對親姐妹

兄弟姐妹,兩對新人。

人間好姻緣!鶴壁一對堂兄弟迎娶新疆一對親姐妹

一家人幸福的合影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谷武民通訊員高飛 文圖

近日,在新疆工作的鶴壁一對堂兄弟經當地人介紹,與新疆的維吾爾族親姐妹相識、相戀,并成功迎娶這對親姐妹,得到同僚、家人和當地人的很多祝福,也讓不少人羨慕。

鶴壁堂兄弟和維吾爾族親姐妹喜結良緣

11月20日,回憶起一個月前自己和堂弟結婚典禮的幸福場面,老家鶴壁市山城區的小夥子張曉朋在長途電話裡語氣顯得依然激動。

10月1日,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大宛其鄉豪瑪宴會廳異常熱鬧,樂聲陣陣,歌聲飛揚,讓這個普通的宴會廳變成了一個美好的婚禮殿堂。桌上擺滿了維吾爾族特色糕點、瓜果等美食。男女老少們聚集在一起,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與平常婚禮不同的是兩對新人中,迎親的是兩位漢族堂兄弟,新娘是兩位維吾爾族的親姐妹。

吐爾遜·艾西丁老人是兩位新娘的父親,四親八鄰聽說他的兩個女兒同時嫁給漢族小夥兒的事兒紛紛前來祝福。“兩個孩子老實、善良,工作穩定,女兒嫁給他們,我很放心……”大女兒買熱亞木·吐爾遜幫不太會說漢語的父親翻譯着。

老人說的兩個讓人放心的女婿分别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衆維煤業24歲的職工張曉朋和衆泰煤焦化的職工龐龍偉(因為随母親姓龐),他們倆是一對堂兄弟,大女兒買熱亞木24歲,嫁給了堂哥張曉朋,小女兒古麗紮旦木20歲,嫁給了22歲的堂弟龐龍偉,兩位河南小夥兒用樸實、厚重的性格打動了吐爾遜·艾西丁老人。

張曉朋:第一次相識便埋下愛情的種子

張曉朋和龐龍偉的叔叔老張是河南能源2008年第一批入疆的老員工,在新疆工作多年,一直感覺新疆的風土人情很好。

2017年7月,畢業離開校門的張曉朋和龐龍偉一對兄弟正為找工作發愁時,他們叔叔建議他們考到新疆去。

“當時也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态,沒想到我們倆都順利通過了招聘,去了新疆。”張曉朋說,他在衆維煤業工作,堂弟在衆泰煤焦化工作,剛開始他們有點不太适應,但是叔叔和嬸嬸一直很關心他們的生活,經常請他們到家中吃飯,聊聊家常。

了解到堂兄弟倆都是單身時,張曉朋的嬸嬸耿愛嬌便開始留意身邊的女孩,買熱亞木是耿愛嬌上班的服裝店的同僚,是個開朗的維吾爾族姑娘,漢語說得好,耿愛嬌特别喜歡她,于是就把她介紹給張曉朋認識。

兩人第一次相見就無話不談,像是許久未見的摯友,愛意在他們心中萌生。“最愛看她跳舞,隻要音樂一響,她就可以翩翩起舞,像個美麗的天使。”張曉朋覺得他和買熱亞木是命中注定的姻緣。張曉朋和買熱亞木互相傾慕着對方,他們倆進入了熱戀狀态,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可是,當買熱亞木把與漢族小夥張曉朋戀愛的情況并要跟他結婚的決定告訴家人時,卻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買熱亞木頂着壓力向父母耐心地講張曉朋對自己的點點滴滴,并發動周圍的朋友對父母勸說,張曉朋誠實、幽默、樸實的性格最終打動了買熱亞木的父母,同意了這門婚事。

龐龍偉:用細心和真誠打動夫妻

剛得到幸福的買熱亞木還不忘親妹妹古麗紮旦木的未來,丈夫的堂弟龐龍偉便是最佳人選,買熱亞木和嬸嬸耿愛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成一門婚事,豈不是“親上加親”,當時就得到了耿愛嬌的支援。

龐龍偉第一次與古麗紮旦木·吐爾遜見面,便喜歡上了這個維吾爾族的女孩,一雙大眼,高高的鼻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之後,隻要龐龍偉一有時間就主動打電話、發微信,噓寒問暖,古麗紮旦木·吐爾遜漢語不好,是以龐龍偉每次發微信就盡量用語音。

龐龍偉的細心周到、熱情主動,讓古麗紮旦木更加感動,雖說他們語言上還有一些障礙,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兩個年輕人相識、相知、相戀的步伐。

“為了我,他改變了自己20多年的吃飯習慣,我現在也正在學習漢語……”古麗紮旦木·吐爾遜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道,他們彼此喜愛,互相謙讓。有了姐姐買熱亞木的先例,妹妹古麗紮旦木跟父母說完自己和龐龍偉的故事,也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我純粹是沾了公司的光,阿塔(爸爸)說知道我的機關,不愛與人交流的他還專門找人打聽新疆公司和河南能源的情況,現在他對我和堂哥都特别滿意。”龐龍偉說。

“我兩個女婿真誠、樸實的人品打動了我,所在的公司經常給我們當地做貢獻,是我們這裡了不起的企業。”吐爾遜·艾西丁老人一說起自己的這兩個女婿,臉上滿滿自豪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