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紅樓夢》第五十回裡,李纨率領諸位小姐,在廬雪庵賞雪賦詩。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邢岫煙與李紋、薛寶琴各賦一首《詠紅梅花》。

我們先來看李紋的《詠紅梅花》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曹雪芹開篇就說,懶得贊美歌頌白梅花,隻對紅梅花情有獨鐘。賦過《紅梅詩》的,比較著名的詩人,就有北宋名相王安石。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李紋一句“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與邢岫煙的“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都是曹雪芹對敢為人先的改革派急先鋒王安石的褒揚肯定。

接下來又用薛寶琴的“前身定是瑤台種,無複相疑‘色’相差。”進行加持。

是說不要懷疑王安石的革新主張。這裡的“相”就是象征的丞相宰相。

衆所周知王安石不光是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還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

王安石寫過很多令人驚豔的梅花詩。五言絕句 七律 等等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紅梅》

春半花才發,多應不奈寒。 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這首《紅梅》,就是王安石借物言志的代表作。

抒發他革新路上阻力重重,“北人”都把紅梅誤當成了杏花,開啟民智之艱辛。

不光群眾質疑他的主張,很多暮氣橫秋,思想守舊的同僚們,也是一邊說風涼話,一邊拆台。導緻王安石舉步維艱。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好在還有個新派的陽光青年宋神宗力挺他,要不然連昙花一現的機會也沒有。

然而,強力支援王安石的宋神宗,畢竟太年輕,不久後又在太後哭訴下,把王安石罷相。

罷免之後,又開始後悔,就再次啟任。太後又去哭訴“王安石亂國。”

就這樣“大老闆”宋神宗,憑着陰晴不定的心情,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拜相、罷相,如同過家家一樣。

反複幾次。

一把年紀秉性剛毅的王安石,成了提線木偶,也被折騰的夠嗆。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曹雪芹了解王安石,在那個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創新的艱難。

用“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來形容王安石為了推行“富國強兵”新政,撞的頭破血流,依然矢志不改的頑強精神意志。

王安石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突出貢獻,創“荊公新學”、“五行說”、“王荊公體”,故名列唐宋八大家。

不畏流俗,胸懷天下的王安石,也主張文道合一。由來英雄惺惺相惜,曹雪芹無疑就是王安石的粉寶寶一枚。

曹雪芹用三首《詠紅梅花》,告訴我們,他就是王安石的忠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