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關注我,幸運女神天天陪伴!點贊評論,開啟你的幸運旅程!

有人說,世間最殘忍的美,莫過于絢爛之後的飄零,就像盛放的花朵,最終逃不過凋零的命運,在曹雪芹的筆下,《紅樓夢》裡的落花,不僅是傷春悲秋的哀歎,更藏着人物命運的暗示,也映射出不同的人,對待生命和情感的不同态度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黛玉葬花”可謂是家喻戶曉的橋段,大家閨秀憐惜落花,以葬花寄托哀思,這似乎是符合我們認知的“文藝範兒”,但你是否想過,同樣是面對落花,寶玉的選擇卻截然不同甚至還被黛玉批評“做錯了”?

寶玉對落花的态度,其實就藏在他和黛玉的一場“花語”之争裡,一個認為落花應該回歸流水,一個覺得應該埋葬于塵土,看似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背後卻隐藏着他們對生命、對情感,乃至對自身命運的不同了解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故事要從沁芳閘邊那場飄落的桃花雨說起,寶玉正沉浸在書卷中,一陣春風拂過,粉色的花瓣紛紛揚揚,落了他滿身滿書,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花瓣雨”,寶玉的第一反應卻是擔心花瓣被踐踏

他小心翼翼地将花瓣收集起來,走到水邊,輕輕地将它們放入水中,任由花瓣随着流水飄向遠方,在寶玉看來,清澈的流水就如同生命的起點,讓落花回歸流水,也是讓它們回歸最初的純淨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一幕看似詩情畫意,卻引來了黛玉的不同意見,黛玉認為,水流雖然清澈,但最終會流向渾濁的地方,落花也會随之沾染污穢,與其讓它們在漂泊中失去美麗,不如将它們妥善安葬,讓它們在泥土中化作春泥,滋養新的生命

黛玉葬花的舉動,其實是她内心深處對自身命運的投射,她自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對未來充滿了不安和,在她的眼中,大觀園就如同一方淨土,而她就像這園中的花朵,注定要經曆盛放和凋零,與其在風雨飄搖中失去自我,不如選擇一種有尊嚴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旅程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寶玉和黛玉,一個選擇“水葬”,一個選擇“土葬”,看似是對待落花的不同方式,實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和愛情觀的碰撞,寶玉天性浪漫,富有同情心,他将落花視為有靈性的生命,希望它們能回歸自然,獲得另一種形式的“重生”,而黛玉則更為敏感,她将落花與自身命運聯系在一起,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守護住那份的美好

有網友評論說,寶玉的做法太理想化,現實中的流水并非總是清澈,落花最終難逃被污染的命運,而黛玉則顯得過于悲觀,将自己困在命運的牢籠裡,看不到希望和未來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其實,寶玉和黛玉的選擇并沒有對錯之分,他們隻是站在各自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生命和愛情,寶玉的“水葬”代表着他對自由和美好的向往,他希望愛情能夠像流水一樣,不受世俗的束縛,永遠保持純淨和熱烈

而黛玉的“土葬”則展現了她對愛情的執着和守護,她明白現實的殘酷,但依然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呵護那份珍貴的情感,即使最終會化作塵埃,也要留下最美的姿态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寫寶玉将花葬在水裡?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兩種不同的選擇,也暗示了寶黛愛情的最終走向,寶玉像一團熱烈的火焰,想要融化黛玉心中的冰冷,而黛玉則像一株的蘭花,需要悉心的呵護和關愛,他們彼此吸引,卻又互相傷害,最終走向悲劇的結局

有網友感慨,寶黛的愛情就像那飄落的桃花,美麗而短暫,讓人惋惜,卻又回味無窮,或許,這正是曹雪芹想要表達的主題,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即使是再美好的愛情,也難以逃脫命運的捉弄

有意思的是,關于寶玉葬花的這段描寫,在紅學界也引發了不少争議,有人認為,這段情節是曹雪芹有意為之,借落花之喻,暗示寶玉和黛玉的性格差異,以及他們愛情的最終走向,也有人認為,這隻是作者随手拈來的一個細節描寫,不必過度解讀

但無論如何,寶玉葬花和黛玉葬花,都成為了《紅樓夢》中經典的場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卻蘊含着豐富的人物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引發了後世無數的解讀和思考

或許,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能夠跨越時空,與不同時代的讀者産生共鳴,引發我們對生命、愛情、命運等永恒主題的思考,而寶玉和黛玉,這對在桃花雨中留下身影的少年男女,也将永遠活在讀者的心中,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動人的愛情傳奇之一

你對寶玉和黛玉對待落花的不同态度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不良引導,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