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作者:認真胡扯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群星并起,那樣的時代湧現出了不少傑出人物,而在這些亂世群雄之中,有兩個人堪稱“黃金搭檔”,如果他倆能夠同心協力,那麼很有可能扭轉乾坤,改變曆史。

隻是很遺憾,原本同陣營的這兩個人,卻最終分道揚镳,無限可能的最佳組合也就此結束。

這倆人就是大西軍餘部的孫可望和李定國,那麼,這倆人為什麼會被稱為最佳組合黃金搭檔呢?他們最後又為什麼反目成仇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件事。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孫可望和李定國都曾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的部下,據說倆人都是張獻忠義子,最初以孫可望為大。

滿清順治三年,八旗軍進攻四川,張獻忠兵敗憂憤而死,臨死前将餘部交給孫可望李定國等人。

孫可望帶領隻有千餘人的殘兵敗将一路南逃到雲南。當時南明永曆政權也逃到了雲南,雙方就此合作,聯合抗清。

孫可望是一位很有組織才能和經濟才能的人物,他掌握雲南期間,打擊豪強,抑制兼并,采取屯墾結合,寓軍于民,鼓勵發展商業貿易,選拔了一些有才能的基層官吏。

在他的梳理下,明末偏處西南一隅的雲南,被他打造成了抗清的大後方,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源送到前線,實作了一個不小的經濟奇迹。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而李定國則是一位運籌帷幄,指揮才能傑出的将領,在他的親自指揮下,滿清在湖南等人遭到慘敗。

尤其是他指揮的桂林和衡州兩次戰役,先後殲滅了滿清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謹親王尼堪。孔有德本是明朝東江軍的名将,後投降滿清,是漢人王爺中排名第一的人物,而尼堪更是如假包換的滿洲軍事貴族,其麾下多為八旗精銳部隊。

李定國“兩厥名王”威震天下,滿清朝廷為此大為震動。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按理說,此時如果孫可望繼續穩固後方,李定國在前線殺敵,倆人配合,則恢複南方,甚至反攻滿清都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這對黃金搭檔卻出現了沖突。

倆人沖突的根源是對于南明的态度,孫可望認為南明不可信,隻能利用。

而李定國卻認為滿清是仇敵,大家應該主動服從南明,不能内讧。

孫可望有野心,他雖然暫時同意了李定國的主張,但他暗中施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大權獨攬,想要架空永曆皇帝。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再加上李定國戰果輝煌,聲望俨然要壓過孫可望,孫可望是以心中不滿,便借機克扣李定國的軍需,導緻李定國作戰不力。

看到孫可望要當攝政王,李定國堅決不同意,于是和孫可望兵戎相見,曾經的異姓兄弟,如今大打出手。

這倆人的反目,無論是誰赢誰輸,最終得利的隻有滿清。

孫可望失敗,被迫投降滿清,當了清廷走狗,後被借故處死。

而李定國則死心塌地保永曆皇帝,他逃到雲南邊境,直到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死,李定國悲憤而死,其餘部甯死不降滿清,直到全軍覆沒。

明末最強二人組,倆人若齊心合力可能扭轉乾坤,現實卻悲慘

曆史上凡是前線作戰,必須有得力的後勤保障,否則就是“一錘子買賣”,無法持續作戰。

劉邦得天下有蕭何為他經營關中。曹操四處征伐有荀彧為他打理後方。劉備和曹操在漢中決戰,諸葛亮負責後勤物資,保證劉備足兵足食。李唐平天下,李世民在前線作戰,李淵李建成則穩定後方。

本來孫可望李定國也可以是這種組合,但可惜因為路線不同外加野心作祟,最終倆人分道揚镳,他們的事業也最終失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