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鐵原,扭轉乾坤的13天,抗美援朝最危險一戰!「三八線9」

作者:江湖棄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研究北韓戰争的棄子。

兄弟們或多或少應該聽過“鐵在燒”這個詞,【三八線】系列第9期,我們就回到這個詞的出處,1951年北韓半島的鐵原城,回顧那場堪稱志願軍戰史上最慘烈的一場阻擊戰,金主爸爸們扣8上車。

一、形勢大好!可敵人有點不對頭哇

1951年4月底,北北韓,北韓戰争第五次戰役戰場。

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一動不動地伫立在指揮部瞭望台前,一臉平靜地用望遠鏡審視前方,呈現在他面前的是戰士們一波又一波的沖擊人浪,子彈炮彈撕裂天空的聲音和戰士們的喊殺聲交織在一起。

這是北韓戰争開戰以來志願軍最大規模的進攻。

第四次戰役,彭德懷在和李奇微較量中打成了平手。雖然以志願軍放棄漢城、撤退到三八線以北宣告結束,但“聯合國軍”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尤其是在我們講過的橫城。

李奇微一上台就遭如此羞辱,心情自然不爽,但彭德懷不打算就此收手。

陳赓、王近山第三兵團和楊得志第十九兵團的增援,給志願軍注入一針強心劑,宋時輪第九兵團也早已休整完畢,馬上可以投入戰鬥。更不用說後續還有從蘇聯購買的可以裝備三十多個師的槍炮彈藥。

最重要的是,春天來了,嚴寒對志願軍的debuff消失了。

如此大好形勢,彭總覺得見真章的時候到了,發動第五次戰役的時機成熟了!

作戰指令下達後,三個兵團十二個軍共20萬人向南全面推進,戰役目标也是前所未有的豪橫——殲滅“聯合國軍”五個整師!

彭德懷現在還記得那個被稱為“王瘋子”的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在剛入朝時的豪言壯語:“他們‘聯合國軍’有多少兵?還抵不上我們一個軍區!北韓才多大點地方,我看在三八線上撒泡尿都能把他們滋到釜山去!”

他們甚至還笑着說,隻要用完從國内帶過來的牙膏就可以勝利班師了!

彭總不禁警覺,因為這和麥克阿瑟的“回家過聖誕節”言論如出一轍。

盲目樂觀的情緒中往往孕育着巨大的危機。

從4月22日戰役打響至今,志願軍各部隊順利推進的電訊接連不斷地傳到志司:

宋時輪率領滿血複活的九兵團推進至敵縱深20公裡,殲滅美軍24師和韓軍第6師各一部;

第三十九軍在漢江以東成功阻擋住了老對手陸戰一師的增援;

第四十軍強勢突入敵縱深30公裡,從正面割裂其陣線,美第九軍遭到慘重打擊;

王近山帶着第三兵團擊潰美3師和土耳其旅;

楊得志第十九兵團趁着夜色強渡臨津江,重創英軍29旅,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格洛斯特營”被全殲;

......

雖然捷報頻傳,但這并沒有舒緩彭德懷緊繃的神經。

在第四次戰役中,“聯合國軍”的拼死抵抗讓鄧華沒能按時攻下砥平裡,後來敵人的反撲異常兇猛,彭德懷覺得志願軍能成功撤到三八線以北實屬萬幸,為什麼這次“聯合國軍”這麼不扛揍了呢?

就在開戰前一天,美軍一個叫範佛裡特的家夥在日本《朝日新聞》上釋出了一條簡單到隻有一句話的消息:歡迎共軍進攻。

言語輕佻,姿态嚣張,不得不令人生疑。

這時,一個閃念突然劃過彭德懷的腦海:“難道美軍是故意撤退的?他們想學我們玩誘敵深入?”

彭德懷放下望遠鏡,眼睛死死盯着地圖,臉上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

二、戰鬥狂人範佛裡特

現在,老狐狸李奇微手下來了一個比他更不要命的戰鬥狂人——詹姆斯·奧爾沃德·範佛裡特。

要說輩分,他還是李奇微的學長。

範佛裡特實乃美軍的一員虎将,此人戰鬥勇猛,敢打敢沖,諾曼底登陸時曾帶着一個團率先登上灘頭,曾在一天内榮獲3枚銅十字英勇勳章。他的軍階也是如火箭般蹿升,隻用了100天就從團長升到了第三軍軍長。

說到範佛裡特對軍事學的貢獻,也就一個名詞而已——範佛裡特彈藥量。

該名詞就足以讓人心驚膽寒了,因為這個猛人在戰鬥中通常要消耗比其他将領多出四五倍的彈藥。

用更強的暴力去戰勝暴力——這便是範佛裡特的軍事信條。

開戰之前,李奇微把他的“磁性戰術”向範佛裡特和盤托出:“詹姆斯,中國士兵隻能攜帶一周左右的補給。是以,我軍陣線不能出現任何突出部,要不然中國人的突擊部隊會分分鐘扯爛我們的防線。在他們發動進攻的時候,我們每天都要有步驟地後撤25公裡。天亮之後志願軍不敢進攻,我們便可利用火力優勢對志願軍實施猛烈打擊。如此反複,一周之後等他們耗盡了糧彈補給,我們再實施強勢反撲,中國人定會士氣全無,繼而大敗。”

範佛裡特聽後十分激動,他早就按耐不住要和名聲在外的人類最強輕步兵一較短長了。

面對彭德懷的全線進攻,範佛裡特将李奇微的戰術執行得相當徹底,他指令士兵白天狂轟濫炸,夜晚後撤布防,志願軍越深入“聯合國軍”陣線,範佛裡特的抵抗就越頑強。

幾天的戰鬥下來,美軍大部分按照計劃順利地撤到了三八線以南。

三、狠詐的敵人!180師之殇

1951年5月初,總司令彭德懷正靜靜地坐在軍事沙盤前,聽取着各部隊發來的戰況彙報。

第五次戰役已經進行了半個月,連續的戰鬥令前沿部隊已經有些疲憊,糧食彈藥也快耗光了,但他們還是向南推進了60公裡左右,殲滅“聯合國軍”23000餘人。

如此開門紅令全軍士氣大振,戰士們嚷嚷着要乘勝追擊,一舉收複漢城。但唯獨彭德懷臉上依舊沒有笑容,他隐隐感覺不對頭。

擔心敵人引誘我軍深入的念頭再一次萦繞在彭總的腦海裡,他要尋找一個新的戰機。

彭德懷猛然發現,為了防止漢城得而複失,“聯合國軍”把主力部隊盡數集結于西線漢城一帶,而且陣線齊整毫無縫隙;把實力較弱的韓軍部署在東線,兵力也隻有六個師。

于是彭總立刻來了一招避實擊虛,指令第十九兵團繼續在正面對西線“聯合國軍”施加壓力,三兵團和九兵團則迅速揮軍東進,去狠揍南韓二鬼子。

在發起進攻前,志願軍光是炮火準備就進行了一個小時。戰鬥打響後,他們恨不得把剩下所有的彈藥全扔到南韓人頭上去。

結果不用多說,韓軍第3師,5師,7師,9師全被打的鬼哭狼嚎,整個東部戰線也向後縮了将近20公裡,美軍西線部隊的側翼眼看就要暴露。

怒不可遏的李奇微一邊用髒話問候着南韓人的祖宗,一邊火速飛到前線,抽調美軍第3師和第十軍一部立馬去東線堵窟窿。

範佛裡特也吓了一大跳,如果不是因為美軍機動性強,彭德懷的這波操作他們根本沒法防。

一場場反複拉鋸的激烈攻防戰後,志願軍的糧食彈藥幾乎要用光了,後勤補給也快要到達極限。戰至五月中旬,美軍終于靠着兇悍的火力又把志願軍頂了回去,戰線再一次被拉平。

彭德懷當機立斷,指令各部隊停止進攻,退至三八線休整,構築防禦工事,準備應對“聯合國軍”可能到來的反撲。

除此之外,彭總還特别訓示,各兵團撤退時要留下一個師到一個軍的兵力斷後,以遲滞敵人的進攻。

李奇微和範佛裡特明白,向志願軍發起反擊的時刻來了!

1951年5月22日,按照李奇微的計劃,第八集團集結了所有主力部隊共13個師,在範佛裡特的一聲令下向志願軍發起了全面反攻。

“聯合國軍”不再僞裝,終于像一頭露出鋒利獠牙的饑餓野獸,朝着撤退的志願軍猛撲過去。

幾乎被憋瘋的範佛裡特一上來就是一頓毀天滅地的炮火大餐。

然後他又發揮美軍機動性優勢,在志願軍還沒反應過來時就快速突破穿插,企圖分割包圍志願軍。

美軍坦克部隊的推進速度極為驚人,他們隻用了三天就向志願軍縱深推進了50多公裡。撤退中的九兵團被攔腰斬斷,第六十五軍的阻擊陣地也被美軍強勢突破,志願軍斷後部隊的側翼幾乎完全暴露。

戰場局勢千鈞一發,對志願軍極其不利!

負責為三兵團斷後的六十軍180師情況最為兇險,一個師的官兵竟要面對美7師、陸戰1師和韓6師的集團進攻。

經過一番死鬥過後,180師的三面陣地全部失陷,背後的漢江所有渡口也被“聯合國軍”悉數占領。在缺糧少彈的情況下,全師陷入苦戰:

538團2營的一個排的戰士死戰不退,竟堅守陣地長達6個小時,擊毀坦克20多輛,戰士們無一生還;

539團2營迎着美軍凝固汽油彈的熊熊大火打退了一個團整整八次的集團沖鋒,傷亡大半;

540團1營3連一直打到彈盡糧絕,和美軍爆發殘酷肉搏戰,全連戰士血灑疆場;

直到24日夜晚,180師才收到撤退指令。

但是,一切都晚了。

180師最後的希望在敵人猙獰的面目前逐漸消亡,年輕指戰員們終于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分散突圍”成了這個英雄之師下達給戰士們的最後一道指令。

很遺憾,六十軍180師成了北韓戰争志願軍唯一一支成建制被敵人打散的師級部隊。

根據戰後統計,180師陣亡、負傷、失蹤7644人,全師原本10000多人的部隊,最後隻剩下不到5000人。

請大家把“180師烈士永垂不朽”打在公屏上。

四、鐵原!鐵原!

5月26日,正在指揮部督戰的範弗利特收到了一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聯合國軍”已經越過三八線。

範佛裡特的嘴角浮起一絲高傲的冷笑,在他看來,志願軍這是完全害怕了自己的大炮狂轟主義,中國人也就不過如此嘛!

于是他一面雄心勃勃地醞釀着飲馬鴨綠江的大計,一面叫來副官聯系新聞記者,準備為即将到來的重大勝利好好炒作一番。

三八線的另一邊,憂心忡忡的的彭德懷一邊撤退一邊眉頭緊鎖地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動計劃,180師的悲劇是個慘痛的教訓,但現在他這個全軍主帥必須振作起來,因為敵人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彭德懷和範佛裡特就好像兩個正在對弈的頂尖棋手,雙方嘴上保持沉默,大腦卻在飛速運轉着。突然,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盯上了三八線以南的一座小城——鐵原。

彭德懷對着地圖上的鐵原城,堅定地說道:“就是這裡,成敗在此一舉!”

鐵原北接平壤,南接漢城,是北韓半島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這裡不僅是美軍北上進攻的必經之路,也是志願軍囤積糧草、向北轉移的必經之路。

如果鐵原失守,美軍北上将一馬平川。

是以,鐵原必須死守不退!這個小城的得失直接關乎北韓整盤棋的生死。

然而,個性高傲的範佛裡特根本沒把鐵原這塊巴掌大的小地方放在眼裡,隻要一頓炮火襲擊就可以轟它個雞犬不留。

範佛裡特說幹就幹,他在鐵原正面擺開六個師的兵力,1600門火炮,300多輛坦克,外加美軍作戰标準五倍以上的彈藥量,這還不算空中支援。

卯足全力的範佛利特這是打算一點兒機會都不留給志願軍!

志願軍在鐵原一帶駐守的隻有第十九兵團,而且他們根本不可能全兵團投入戰鬥,其下轄的六十四軍正在西線與北上的“聯合國軍”糾纏,六十五軍在之前的戰鬥中遭到重創,無力再戰。

于是,防守鐵原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六十三軍頭上。

但志願軍總部的參謀們對此卻提出懷疑,六十三軍經過一系列的連續作戰,人困馬乏,彈藥糧食短缺,能投入戰鬥的戰士隻有不到25000人,外加一百多門火炮,而且大部分是六零迫。

更糟糕的是,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積勞成疾,還被人用擔架擡着。

最後大家得出結論,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彭德懷力排衆議,一紙指令很快出現在了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的桌上——“就是把六十三軍打光,也要堅守鐵原十五至二十天!”

彭德懷需要至少十五天将鐵原的所有傷員物資轉移出去,然後在後方構築三道防線,等到聯合國軍深入後再給予其沉重一擊。

傅崇碧——這個十六歲就參加紅軍的四川漢子,面對困難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帶領部隊前往鐵原迎戰美軍大将範佛裡特!

1951年6月1日,南韓鐵原以南的漣川一帶志願軍陣地突遭炮火襲擊,“聯合國軍”一千多門重炮和大規模裝甲部隊把這塊巴掌大點的小地方變成了血肉橫飛的修羅場。

霎時間,日月失去顔色,房屋灰飛煙滅,鐵軌枕木漫天飛舞,大地也在劇烈地顫抖,好似随時都要塌陷下去。

一般的美軍炮兵部隊一天最多也就三十多輪叢集射擊,而範佛裡特要達到一天兩百六十輪射擊!

僅僅一個小時,美軍就向志願軍陣地上傾瀉了4500噸炮彈,六十三軍陣地被這極其逆天的火力襲擊撕扯得七零八落。

鐵原阻擊戰正式打響!

戰鬥第一天,範佛裡特就在正面擺開四個師的兵力向鐵原城猛撲過去!

與此同時,傅崇碧正躺在擔架上看着地圖上的态勢,任憑前方炮聲陣陣,他仍是氣定神閑。

鐵原城南方是漣川公路和鐵路,傅崇碧之前經過深思熟慮,把六十軍的三個師按照“品”字形進行布陣。

187師負責鎮守漣川公路東面的陣地;189師負責鎮守漣川公路以西的種子山陣地,兩個師形成犄角之勢,互為策應。

188師則為預備隊,由傅崇碧親自率領,在鐵原待命。

在187師的防守正面,美軍兩個主力師在空中和炮火支援下輪番進攻,漣川山口的戰鬥極為慘烈,187師的戰士們用火網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鋼鐵長城,誓死不後退。

而在189師的正面,美軍每天都會派三到四個團輪番進攻,不進攻的時候就是炮彈炸彈不停地扔,反正沒有一刻停歇,連口氣也不讓我們喘。

雖然“聯合國軍”的進攻頗為兇悍,但陣地還是牢牢地掌握在我軍手裡。

況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戰鬥,傅崇碧早就發現“磁性戰術”有一個緻命的弱點。

五、傅崇碧智破磁性戰術!

所有戰術都是有缺點的,李奇微極具創造性的“磁性戰術”也不例外。傅崇碧之前早有洞悉,經過清川江、長津湖和橫城的幾次教訓之後,美軍是徹底怕了志願軍的穿插包圍打法。要知道,志願軍哪怕一個班都敢穿插到後面打遊擊陰美軍一手。是以,為了保護側翼和背後,李奇微的“磁性戰術”要求所有士兵必須齊頭并進,戰線不能留縫隙,更不可輕敵冒進。這也就意味着,“聯合國軍”必須要把面前的志願軍陣地全部拔掉才能繼續前進。

于是,傅崇碧指令阻擊部隊化整為零,将一個師的士兵分散開來,構築成很多連級陣地甚至班排級陣地。你們美國佬不是要把所有陣地全部攻克才能前進嗎?那好啊,那就來一個一個拔釘子吧。

不止如此,六十三軍所有陣地都是遙相呼應的,隻要美軍朝其中一處陣地發起進攻,其他的陣地就會立刻組成交叉火力一齊向美軍發起攻擊。

如此一來,傅崇碧成功地把簡單的陣地攻防戰,變成了由無數個小據點組成的“分布式去中心化”攻防戰。可謂人類軍事史上最早把區塊鍊技術應用到戰争實踐中的人了。

古人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傅崇碧就是要借助鐵原和漣川的崇山峻嶺層層設防,把美軍一點一點耗死。看明白其中妙處的兄弟,請把“用兵如神”打在公屏上!

這套戰術果然奏效,63軍561團3營在漣川山口抵擋了美軍10餘次集團沖鋒,擊斃擊傷美軍官兵1300餘人,堅守陣地四天三夜;

189師負責防守的種子山陣地戰況最為激烈,美軍士兵面對志願軍星羅棋布的防守陣地,隻能離開坦克的掩護徒步進攻,但迎接他們的是志願軍從四面八方射來的精準彈雨。面對無處不在的志願軍,美軍都打絕望了,一個個都敗退下來。

同時,189師也在美軍的反複沖擊下損失慘重,營一級部隊幾乎沒有完整建制的了。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因為傅崇碧給他們的指令是堅守種子山六天。隻要時間沒到,就是打剩下最後一個人也得接着打下去!

六、鐵在燒!巅峰對決

1951年6月7日,美第八集團軍陣地,範弗利特心灰意冷地望着北方鐵原方向,他面前堆積如山的炮彈彈殼,仿佛在嘲笑他黔驢技窮。範弗利特知道,鐵原這支部隊是在給志願軍主力後撤争取時間,一旦彭德懷站穩腳跟,美軍即使攻下鐵原也失去了北上推進的戰機。

他不甘心!無能的怒火讓他爆發出歇斯底裡的最後力量,他拿起步話機,向炮兵指揮官大聲吼叫道:給老子沒日沒夜不要命地發射!就是用炮彈轟,也要把鐵原這個該死的地方炸平!誰敢停炮,老子把誰當炮彈打出去!

此時,189師在種子山已經堅持六天時間了,當他們接到傅崇碧的撤退指令時,全師傷亡已達三分之二,幸存的戰士們隻能編成一個團。

傅崇碧當機立斷換下了189師,把預備隊188師派到了鐵原第二道防線——高台山陣地。

188師的戰士們一進入陣地,範佛裡特的火力打擊就如雨點一般傾瀉下來了。

炮火的硝煙散去後,美軍部隊再一次如同潮水一般撲了過來,志願軍們漸漸看清了沖在最前面的美軍标志——是騎兵第一師!

範佛裡特打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張王牌!

但任憑範佛裡特如何死催活催,美國大兵如何奮勇前進,始終不能突破63軍188師陣地半步。

美軍被這種沒完沒了的煎熬徹底激怒了,既然裝甲部隊的路被封死了,那就用空中力量徹底摧毀他們!

于是,美軍飛機呼嘯着就是一頓狂轟濫炸,仿佛要削平整個山頭,但,還是沒有用。

美軍完全低估了志願軍的戰鬥意志,他們甯死不退,無數班排全體拼光,仍舊牢牢地釘死在陣地上。

188師在高台山堅守了六七天,全師戰損過半。563團傷亡尤為慘重,原本1600多名年輕精幹的小夥子,最後隻剩不到300人。

1951年6月11日,也就是鐵原阻擊戰進行到第十三天的時候,六十三軍指揮部接到了彭德懷的電報:“鐵原的物資和傷員已經基本運完,三兵團已經撤離,你軍任務已經完成,現在由40軍接替,63軍可以撤出陣地。”

這說明,彭德懷的三道防線已全部設定完畢,此時美軍再越過鐵原那就是自投羅網。

趁着“聯合國軍”攻擊的間隙,六十三軍最後的3000名士兵全部撤離陣地。而後,“聯合國軍”占領了空空如也的鐵原,為了這片廢墟,他們付出了15000人的慘重代價。

範佛裡特徹底輸了,他和李奇微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任務完成後,當六十三軍的戰士們渾身鮮血走下戰場時,彭德懷親自走上前線去迎接他們。一趕到六十三軍陣地,彭德懷看見滿身鮮血的戰士後,再也忍不住自己悲傷的情緒,飽含熱淚地面對英雄們說:“祖國感謝你們!”

話音剛落,士兵們全部失聲痛哭起來。

英勇的六十三軍萬歲!請大家把“緻敬”打在公屏上。

軍長傅崇碧在戰鬥中重傷昏迷,經過了四天的手術才蘇醒過來。

傅崇碧醒來的第一句話是對彭德懷說的:“我要兵。”

彭德懷說:“給你補兩萬。”

一個星期之後,兩萬新兵補充進了六十三軍。

志願軍六十三軍在鐵原一戰封神,創造了志願軍阻擊戰持續時間最長的記錄,整個鐵原城被十三天的兇猛攻防戰打成了一片荒涼至今的廢墟。

彭德懷和李奇微,範弗利特和傅崇碧,名将之間的對決在很多年後的今天總能被人們津津樂道,但對那些真正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卻是不堪回首的。

随着鐵原阻擊戰的重大勝利,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也宣告結束。此次戰役持續了将近兩個月,中朝軍隊共殲敵82000餘人,是五次戰役中殲敵最多的一次!

當初何等意氣風發的“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戰後像個洩了氣的皮球,因為鐵原戰敗,他和範佛裡特受到了國内的各種抨擊。

北韓戰争目前為止已讓美國付出了上百億美元的軍費和數萬軍人的傷亡,杜魯門政府在北韓投入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戰前預估。北韓半島正像一個黑洞,将美利堅拖向無盡的深淵。

遠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的杜魯門,終于準許了主和派的和談提議。

于是,北韓戰争的第一次和談拉開了帷幕。

關注棄子,共懷烈士,【三八線】系列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