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漢中興之主:漢質帝(三)

作者:o你好舊時光o

公元146年閏六月,年僅9歲(8周歲)的漢質帝被權臣梁冀毒死。這位以聰慧著稱的小皇帝早早的逝去,标志着東漢再無中興的希望。

東漢中興之主:漢質帝(三)

接替漢質帝的皇帝,就是著名的漢桓帝,漢靈帝,漢獻帝,真可謂是一代不如一代。

下面我們就走進漢質帝的一生,看一看東漢最聰明的皇帝:漢質帝

被害身亡

漢質帝劉缵的身亡過程,正史已經有了詳細的記載。我們在這裡先複述一下。

公元146年閏六月,漢質帝劉缵朝見群臣,指着梁冀說“這真是個跋扈的将軍呀”。梁冀内心深感不安,覺得劉缵小盆友已經越來越難以控制了,雖然他才8歲,但因為特别聰慧,已經對自己構成了威脅。于是,該想辦法除掉這個小皇帝了。

閏六月十一日,梁冀授意劉缵小盆友的貼身宦官,在小盆友的晚飯:煮餅(就是現在的面條)中下毒。劉缵小盆友吃完煮餅後,腹痛難忍,急忙召梁冀和李固進宮。李固匆忙進宮,看到劉缵小盆友躺在玉堂殿的床上,手捂着腹部,不停的呻吟,趕忙上前去關心。

東漢中興之主:漢質帝(三)

劉缵小盆友對李固說:剛剛吃了煮餅,腹痛難忍,如果喝一些水,也許還能夠活命。

李固正準備去找水,梁冀攔住他說:不可以喝水,萬一皇帝嘔吐了怎麼辦。

李固隻好作罷,讓太醫給皇帝診治。不一會,劉缵小盆友就咽氣身亡了。

東漢中興之主:漢質帝(三)

看到這裡,我們會為劉缵小盆友的痛苦身亡而難過,也為東漢失去了最後一位中興之主而傷心。不過如果有細心的朋友,也會發現漢質帝劉缵之死的幾大疑點。

疑點一:

劉缵知不知道梁冀要害自己。答案是:知道。

漢代重視星象,前面已經說過了,五月出現了太白犯熒惑的天象,就預示着有人想要弑君。聰明如劉缵,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梁冀。梁冀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做一個言聽計從的傀儡,如果這個目的達不到,梁冀是絕對不容許他活下去的,害他隻是早晚的事情。

于是,劉缵趕快在生命結束之前,最後一次大赦天下,希望能夠為百姓多辦一些事情。如果劉缵像後來的劉禅一樣,做個傻皇帝,自然能夠活下去,但劉缵看着大漢日益衰敗,看着天下受苦的百姓,他不忍心做一個傻皇帝,他要盡可能的多為百姓做好事,盡管這會危及性命。

漢代的毒藥,還沒有後世那樣發達,比如砒霜,現在還沒有發現。漢代常用的毒藥,一般是從植物中提取的烏頭堿和馬錢子。烏頭堿會讓人麻醉,出現幻覺,就像酒精中毒一樣。馬錢子會讓人腹痛劇烈,呼吸困難。最重要的是,這兩種毒藥,都不是無色無味的,都是極苦的。是以這時候的毒藥,都會下在酒裡,用酒的辛辣味道去掩蓋藥物的苦味。比如王莽毒害14歲的漢平帝時候,就是将毒藥放入椒酒中,漢平帝喝下後,腹中劇痛,折騰了好幾天,最終咽氣。

但是漢質帝劉缵是個才八歲的小盆友,還不會喝酒,也沒有喝酒的習慣,這可愁壞了梁冀。如果把毒藥下在飯菜裡,會導緻飯菜味道發苦,很容易就能發現問題。而且毒藥馬錢子是粉末狀的,需要溶解在液體中。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關鍵的人物:曹騰。說起他的後代,那可是鼎鼎大名的曹操。隻不過曹騰是個太監,現任中常侍,就是貼身服侍皇帝的。他熟悉漢質帝劉缵的生活規律。劉缵的晚飯,喜歡吃一碗煮餅(面條),漢代沒有炒菜,當時的面條,就像我們現在的湯面一樣。把毒藥下在湯裡,就可以溶解了。

不過馬錢子的味道極苦,隻有烈酒才可以掩蓋這種苦味,湯面怎麼能掩蓋住呢。是以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出,漢質帝劉缵在吃着這碗煮餅時,是能夠感覺到苦澀的。

但他還是硬着頭皮吃完了,因為他知道,既然梁冀已經容不下他,那即使這次沒有加害成功,也會有下次,下下次。不如就這樣吧,反正自己該做的都做完了,這人間也沒什麼留戀了。

疑點二:

梁冀為什麼要毒害漢質帝

一般人往往認為,漢質帝因為一句“跋扈将軍”而送命。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梁冀這種手腕老辣的權臣,他能夠掌握大權幾十年,是那種聽到一句“跋扈将軍”就頭腦發熱的人嗎。

是以說,“跋扈将軍”事件,隻是對梁冀起到了一個推動的作用,讓他下決心立即毒害漢質帝。

梁冀會加害漢質帝的深層次原因,是漢質帝對梁冀專權的限制,以及二人的政見不合。

梁冀立漢沖帝,漢質帝,漢桓帝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能夠專權,是以他需要的是皇帝成為傀儡。

本來他覺得2歲的漢沖帝是個合格的傀儡,但他姐姐梁太後卻不喜歡這個孩子,想辦法讓他早夭。沒辦法,梁冀隻好立8歲的漢質帝。但漢質帝卻異常聰慧,不肯做一個傀儡。那就隻好除掉漢質帝,立相對聽話的漢桓帝劉志。

因為14歲的漢桓帝劉志的能力,不如8歲的漢質帝劉缵,是以梁冀才會選擇年齡更大的漢桓帝,而不是年齡更小的漢質帝。

更重要的是,梁冀專權,希望将天下的利益都歸于梁家,但漢質帝劉缵卻是個施行仁政的皇帝,積極赈濟百姓,心懷天下。這種政見不合,使得梁冀意識到,如果不馬上殺害漢質帝,自己專權的日子很快就會結束了。

而此時,天象異變,太白犯熒惑,漢質帝有稱呼自己是“跋扈将軍”,這一切都促使他做出毒害皇帝的決定。

疑點三:

漢質帝劉缵中毒後,李固為什麼會被召見?

漢質帝中毒後,腹痛難忍,告訴李固,如果喝水,就可以活下來。梁冀連忙制止,漢質帝最終身亡。

那麼問題來了:劉缵小盆友中毒後,是喊太監給自己喝水容易?還是喊太監跑去宮外召見李固容易?

梁冀能夠阻止劉缵喝水,卻不能阻止劉缵召見李固?按理說,當時梁冀在行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李固進來吧。

而且大臣的府邸都在宮外,古代又沒有電話,皇帝臨時召見大臣,要派太監去傳話,這一來一回,大臣還要沐浴更衣,才能面見皇帝,至少要三四個小時吧。這期間梁冀不能阻止皇帝召見李固嗎

我們可以推測出,劉缵讓太監去召見李固,恰恰是在他吃面條之前。他早就知道梁冀安排曹騰給他下毒,是以趁曹騰去給膳食下毒的時候,安排身邊的太監去傳召李固。

這樣,即使曹騰回來,注意力也集中在自己吃面條上,會忽略即将到來的李固。等到曹騰發現,為時已晚。

疑點四:

漢質帝劉缵中毒後,梁冀為什麼會在旁邊?

梁冀作為幕後主使,這時候自然是應該躲得越遠越好,洗脫嫌疑。這時候他主動出現在皇帝的寝殿,不是明擺着告訴世人,皇帝是自己害死的嗎。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梁冀必須要在這時候,前往皇帝的寝殿呢。唯一的原因,就是阻擋李固。李固作為太尉,如果皇帝死前和他單獨相處,保不準二人會謀劃什麼對他梁家不利的事情。而且李固位高權重,能阻擋他的,隻有自己親自出馬。

于是,梁冀隻好冒着弑君行為曝光的危險,前往皇帝寝殿,去阻擋李固。

但梁冀為什麼會比李固先到達呢?按理說,應該是宮中的曹騰發現少了一個太監,盤問之下,其他太監交代,剛才皇帝讓人去傳召李固了。曹騰馬上去告知梁冀,梁冀進宮阻擋李固。但這樣一定是來不及的。

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漢質帝劉缵趁曹騰去投毒的時候,既派人去傳召李固,又派人去告知梁冀,自己已經傳召了李固。梁冀聽聞後大驚,立即進宮,發現李固還沒到。

梁冀這才醒悟過來,看着床上躺着的劉缵,一邊忍痛呻吟,一邊在朝他壞笑,邊笑邊說:大将軍,這弑君的罪名,你逃不掉了。

梁冀發現自己中了劉缵的圈套,正要一不做,二不休,痛下殺手。李固趕到,于是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其實劉缵心裡清楚,喝水怎麼可能解毒,但他既然那樣說,梁冀為了確定毒藥百分百發作,絕對會阻止他喝水。這樣,他的目的也就達成了。自己付出了生命,也就值得了。

李固是儒生的領袖,讓李固目睹了自己身亡的全過程,李固一定會将此事宣揚出去,梁冀弑君的事情才會敗露。自己才不會像漢沖帝,漢殇帝,漢平帝那樣不明不白的死去。

這就是漢質帝劉缵的真正智慧

繼續閱讀